山阳县丰阳塔之新姿,——传说中的丰阳塔

余乐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避暑漫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情系“第二故乡”之山阳县</b></p> <p class="ql-block">  话说“第二故乡”——山阳县的丰阳塔,不得不引人追思过往。</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1974年初从“第一故乡”凤凰镇转学来到山阳县城时,承载丰阳塔的苍龙山,因属于子母岩类地质结构,所以山上草木甚少,而给人以光秃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登上苍龙山远眺,那时的县城除了一条老街,和一条还未完全竣工而与之平行的北新街外,其余区域差不多就是片连着片的农田了;除了县政府、服务楼是仅有的多层楼房外,其余千篇一律都是人字形结构屋顶的瓦房了。</p> <p class="ql-block">  基于上述,傲立于苍龙山之龙首上的丰阳塔,则雄伟高大得令人感叹不已!然而,我以为,丰阳塔在一览众山小中却有一不为人知的幸福烦恼,即饱受孤苦伶仃、寂寞难耐之困惑。正因为如此,才就有了苍龙山的传说。如丰阳塔奉南海的观世音菩萨之命,为造福于山阳县黎民百姓,而上千年来仍孑然一身、一丝不苟的屹立在苍龙山的龙首上!</p> <p class="ql-block">  记忆犹新,1974年,母亲曾带我攀上了苍龙山。饶有兴致的我,随从丰阳塔之底层门洞进入到塔之腹部及中央空心地带,还尝试着踏着上行脚窝徒手攀高两米多而被母亲叫停。而后,于丰阳塔之北侧,即在当时山阳县到商县的那条公路边,以丰阳塔为背景拍了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然而,大致在1974.3~1996.4我于山阳县学习、工作及生活之这一时期的后半段起,在县政府高瞻远瞩的规划及推动下,开启了年复一年的大规模种植。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苍龙山便悄然的由原来光不溜秋的山脊,而变成了一条绿色的巨龙,随之被命名为“苍龙山”公园,继而成为人们休闲及健身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在我于1996.5~2017.3离开“第二故乡”而来到西安工作的21年里,虽每年都会再回来一两趟,但往往都是围着父母转,故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也就无暇光顾丰阳塔了。</p> <p class="ql-block">  因山阳县城之夏季气温通常要比西安低6度左右;加之,忘不了“第二故乡”之山阳县的山山水水曾滋养了我22年之恩,所以我怀着留恋之情,自2018年夏于此城购买了一套休闲住房后,每年都要来山阳县城避暑个把月。期间,以习作图文并茂的“美篇”来抒发情怀、宣传“第二故乡”,以期为扩大“第二故乡”旅游业贡献点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我以“第二故乡”为题材,曾先后习作了题为《“故乡”行(2):山阳县西河“长沟”见闻》《“故乡”行(4•末篇):巨变——山阳县之城区随拍》《故乡“天蓬山寨”一日游》《重逢——造纸厂岁月逸事及联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天哥携妻逛山阳县之“影集”(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天哥携妻逛山阳县之“影集”(5末篇)》《30个年头后又聚首——昔日山阳人保公司老同事联谊纪实》《“第二故乡”喜迎旅友山阳风光悦然纸上》等“美篇”。</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我与丰阳塔似乎有缘,即我所居住的丰泽园小区正好与丰阳塔隔河相望。不经意间迎窗远望,昨日及8月10日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后,本就洁净的空气而今天显得更加清新。心念电转之间‌,我发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位于苍龙山之青松翠柏中的丰阳塔,正腼腆的微笑着向我展示妖娆的风姿。</p> <p class="ql-block">  一时情不自禁、心潮澎拜的我,便三步并作两步,急切的想登上苍龙山会会这尊久违的丰阳塔。喔噻!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此时苍龙山上的自然景象与往年大相径庭,甚至颠覆了我的认知——真乃旧貌换新颜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负丰阳塔之厚望,我欣然围着塔身前后、上下走了几趟,随精选了诸多角度为之拍了一套景观照。连同当日晚拍照的一张夜景随本“美篇”刊出。以期让爱好者分享的同时,提示凡来我之“第二故乡”旅游的客人,可别忘了一睹丰阳塔的真容哟!</p> <p class="ql-block">  让我感慨万千的是,如今的苍龙山已不再是昔日几乎寸草不生的山脊了、丰阳塔也不再形单影只了!如以丰阳塔而居中,其之东南向龙脊上不仅有了秀人的绿植;而且其之西南侧山脚下兴建起了苍龙山博物院、与之约百余米远的龙首上还扩建了“菩提寺”(观音殿、大雄宝殿、僧舍、罗汉洞)、东南侧山脚下又兴建起了仿古建筑群。它们与丰阳塔遥相呼应,而把山阳县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目前的丰阳塔之顶端有明显的修复痕迹,而塔之层数也不再是历史记载的6层,或传说中曾经由9层变为了6层(左图为早期无塔尖照片),而当下却是实实在在的大于6层,且有塔尖了(右图为现在的照片)。因这一变化暂无据可考,则给人以又是传说中的祖师派雷神二次操弄的遐想!对此,请美友们关注我跟进考证。</p> <p class="ql-block">  需要说明的是,我发现社会上流传的“丰阳塔传说”有多个版本,但遗憾其在描述苍龙山与云台山相会之处时,竟均与二山坐落位置与河流不相符,或存在着某些差异。如因云台山位于距苍龙山之龙首以东约2000余米的县河以南,而苍龙山则在县河以北,所以无论是苍龙山主动出击相会,还是云台山主动上前亲昵,二者相拥的最短路径都是越过县河。这样,造成河水堵塞自然是县河而非西河了。此外,其传说中的州河查无实据,准确的说就是现在的西河。至此,这里所讲述传说中的丰阳塔是我修正后的文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丰阳塔简介</b></p> <p class="ql-block">  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城的西北角之苍龙山上矗立着一座千年古塔——丰阳塔。据记载,这座塔始建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高21米,底围15.26米,呈六棱橄榄状,腹部空心,属于密檐式砖塔。丰阳塔以红泥烧砖垒成,工艺独特,现存6层,但塔顶部分已经缺失。</p> <p class="ql-block">  丰阳塔不仅是山阳县最早的古建筑物,也是商洛市现存比较完整的古塔之一。它已被列入《陕西名胜古迹》和《陕西省重点文物分布图》。塔身底层较高,正面设有券门;以上隔层相间设有券门或隐作假门、窗,这些设计既增加了塔的美观性,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p> <p class="ql-block">  丰阳塔雄踞于县河与西河交汇之处,登塔远眺,可以看到古城山阳的全貌,周围20千米的风景尽收眼底,因此有“塔乃丰阳图画”之美誉。总的来说,丰阳塔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也是山阳县的文化象征和重要的旅游景点。它的存在不仅见证了山阳乃至商洛地区的历史变迁,也为后人提供了一处了解古代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丰阳塔之谜一样的传说</b></p> <p class="ql-block">  山阳县城西北角的苍龙山之龙首上,有一座雄伟挺拔的六楞空心塔,原为九层,共六丈多高,现有六层,高四丈八尺,此塔形体协调,花纹别致,通体用红泥焊砖垒成,在塔林艺术中显的很独特。世代相传,此塔是神修的。</p> <p class="ql-block">  很早很早以前,苍龙山欲和云台山媾和(下图),由于隔着宽阔的县河,只能翘首眺望。后经中间的媒山撮合,云台山也动了情,两山于夜间跑到河边拥抱,以致堵住了河水,次晨分手时,积水倾泻而下,浪高数丈,吞没房田树木无数。</p> <p class="ql-block">  此事惊动了南海的观世音菩萨,她驾云来此,劝告两山不要为所欲为,残害生灵。云台山接受忠告,不再到河这厢来了,苍龙山却出尔反尔,它在媒山的唆使下,居然把头再次伸长到县河去。天神知道了,带领天兵天将,用黑幔罩住阳光,霎时天昏地暗,约摸过了六七天,太阳出来了,苍龙山之龙首上出现了这座精巧玲珑的宝塔,把苍龙山给镇住了。</p> <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镇安县的母猪潭里有一母猪成精,经常摄食过路行人。祖师派雷神把丰阳塔上部的三层取到母猪潭去镇压了母猪精,故现存塔身残缺,而潭中可见三层塔影。‌‌</p> <p class="ql-block">  祖师取塔时,担心媒山复于二山撮合,再度造成劫难,抽剑割裂了媒山的嘴,以示对唆使者的惩罚。媒山的嘴上还留有三道剑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塔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塔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塔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塔旁景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苍龙山博物院</b></p> <p class="ql-block">院落</p> <p class="ql-block">院落大门</p> <p class="ql-block">门头标识</p> <p class="ql-block">石雕“丰阳颂”</p> <p class="ql-block">石雕青龙图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菩提寺院</b></p> <p class="ql-block">苍龙山头上建造的菩提寺院</p> <p class="ql-block">丰阳塔通往菩提寺院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仿古建筑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