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万达影城,观看了由申奥执导创作的反映抗战题材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影片以拍照片、洗照片、传递照片为主线,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后,一群普通百姓在照相馆中避难,并与日军斗智斗勇的故事。正如文艺评论家、作家沉石所说:“在众多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中,《南京照相馆》是一部少有的优秀军事题材电影,以其别具一格的视角和叙事方式,打动观众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这部电影用小空间折射出大事件,将南京大屠杀的血泪历史重新拉回大众视野。影片中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血腥的残酷战场、没有猛烈的枪炮声,而是将镜头聚焦于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作者以独特的叙事视角,让观众认识了照相馆老板老金、邮差阿昌、演员林毓秀等一群原本只想求生的普通人。起初,他们只是想活命来到照相馆,当看到冲洗底片的显影液中逐渐浮现出日军的残酷暴行,让他们大彻大悟,这不是日军侵华的罪恶证据吗!这样的大事件不能放过。于是,他们经历了恐惧、挣扎、觉醒后,便冒着生命危险将照片底片缝进衣服里,设法将“日军罪证”送出去。这种坚定而朴素的守护,彰显出至暗时刻人性的光辉与抉择。</p> <p class="ql-block">这部电影以小事物衬托了大寓意,让观众从微观视角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残酷。影片中的照相馆、照相机以及胶卷底片,这些看似普通的事物,可在影片中却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战火中的特殊“孤岛”照相馆,是金陵古城的残酷缩影;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相机,是记录历史的影像工具;铁证如山的胶卷底片,是难以毁掉的历史罪恶。通过这些小事物,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黑暗时代,亲眼见证平民们在屠刀下的挣扎与抗争的真相。</p> <p class="ql-block">这部电影把小人物塑造成大形象,尽显出战争年代人性的复杂与光辉。影片对人物群像的刻画真实而立体,体现了小人物的高大形象。片中的主要代表人物阿昌起初为求生来到照相馆,有着普通人的恐惧与自私,但在冲洗日军屠杀百姓底片的过程中,大吃一惊,逐渐觉醒,最终为保存罪证挺身而出;林毓秀从一个怀揣电影梦想的演员,在苦难中与众人并肩作战,完成了从个人梦想到为民族而战的升华;老金作为照相馆老板,老实本分,只想安稳度日,却在面对日军暴行时,坚守正义,用生命捍卫尊严。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呈现日军暴行时采用了克制而深刻的方式,通过日军摄影师的轻描淡写却令人毛骨悚然的台词等细节设定,将侵略者残酷无情的侵略方式暴露无遗。而平民们的抗争,则传递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p> <p class="ql-block">走出电影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镜头里的南京,浸着血与泪;影片外的我们,扛着责任与担当。有些记忆关乎的,不仅是过去的生存,更是未来的尊严。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