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利的话题

城围惠(選民)

<h3>刘诗利的话题<br>北京图书大厦,举办了陈行甲老师的新书发布会。河南农民刘诗利也在现场,酷爱读书的他,因打工,经济收入不可能随意买书。主办方,媒体记者发现,作者陈行甲与他一起沟通,留念,他作为幸运观众受到赠书。<br>人民日报编辑记者连续追踪报道了刘诗利的情况,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北京打零工,偶有闲暇,便去图书大厦等地方看书,充实自己。脚踩泥泞依然仰望星空,想里依然是诗和远方。刘诗利在网络一下子走红,普普通通的农民,普普通通的事儿,至少生活生存会得到社会关注,会改观。也可以说,事情总是量变引起质变,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br>时下,网络信息发达。特别是网络视频,抖音、自媒体铺天盖地,全民参与,全民乐在其中,有点玩物丧志了。娱乐多于传递知识,它比作家精心创作的文章思想精神差多了。读书人群严重萎缩,从前人们息息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有的印刷数量不断减少,有的甚至停刊。<br>“读书,把自己弄的好一点”。普普通通的农民工的文章也可以上人民日报,基层的声音可以得到社会重视,提倡读书,克服浮躁的心理,提高民族整体的素质。<br>老人跌倒没人扶,地铁上抢占座位,不法商人唯利是图,辛辛苦苦工作拿不到工钱,借人钱变孙子,欠款人成大爷。如此这般,道德诚信滑坡,多读点书也许能改观。<br>经济疲软下行,内卷时有发生,世外桃源难找,抽空看看书或写点东西,让自己心静下来,把自己也弄的好一点。<br>读书明智,做个读书人,明哲保身,至少也受人敬重。<br></h3> <h3>河南濮阳农民工刘诗利,农闲了在北京打工,也是找零活儿。有时白天在工地扎钢筋,晚上该休息却去图书馆看书学习,吃的很简单,心理却强大。看着他的视频,自然想着我应该向刘诗利学习。</h3> <h3>这是刘诗利在人民日报的文章片段,分享一下。憨厚的刘诗利,脸上布满沧桑,早年还当过民办教师,举止言谈就有修养,生存难,慢慢向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