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入画,锦绣可期》

把酒临风

<p class="ql-block">时维八月,序属立秋,万物竞秀。达河之畔,稻浪起伏,远山如画,蛙声如鼓,禾穗初齐。松水浩渺,一衣带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绘就一幅天成画卷。木兰城的稻田,润泽一方水土,更承载岁月的深情与时代使命。</p><p class="ql-block">美丽的鱼米之乡,满含乡亲愿景,温润而深沉。这里有良田美池,俊采星池。恰如《滕王阁序》所言:“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此地此景,展自然之秀美,蕴精神之传承。</p><p class="ql-block">木兰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根据地,无数英雄在此浴血奋战,用生命守护这片热土。其中,鸡冠山抗联小队长王玉珊英勇无畏,忠诚坚定;第三军军长赵尚志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英烈;第三军总指挥李兆麟;第三军六师师长王子阳;第三军总参谋长许亨植;第三军第十二支队长张瑞麟 ;政治委员朴吉松;抗联交通员赵福恩、 刘玉珍、 隋铎等等。他们如一面面不倒的旗帜,在历史的风烟中高高飘扬,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大自然以稻为笔,绘出岁月长卷。稻禾为墨,书写耕耘与汗水;稻穗为骨,镌刻红色基因之坚韧;稻香为韵,飘逸鱼米之乡之魂。这片土地,经战火洗礼,愈加丰饶。谷粒中藏不屈风骨,挺拔稻杆,象征民族脊梁。</p><p class="ql-block">这片红色沃土,山原辽阔盈目,川泽蜿蜒骇瞩。一切生命之孕育,一切事物之崛起,皆需蜕变。历史的温度与新时代变革承前启后,稻田画中,传统与现代交织,信仰与希望共舞。</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影响一座城。一个女大学生,放弃了都市发展的机会,毅然返乡创业,进而拉动了木兰大米畅销的经济。赞叹!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青年志士,挥斥方遒。一望无际的田野,一群淳朴善良的农民,一代代深爱这片黑土地的乡亲,齐聚达河之畔,酝酿崭新故事。时代的步伐,在一个人的影响下愈加铿锵。</p><p class="ql-block">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人之一生,不可无梦想。北海虽远,扶摇可接。此志不渝,何惧前路漫漫?</p><p class="ql-block">丹青晕染,锦绣可期。愿美丽的家乡,如岁月长河中的一颗明珠,闪耀于达河之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