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长春伪皇宫

星明

2025年8月10日上午,我们全家来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的伪满洲国皇宫(伪满皇宫博物院)游览。这里曾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它见证了特殊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1932 年,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操纵下,出任 “满洲国执政”,将原吉黑榷运局办公楼改建为 “执政府”。1934 年,伪满洲国 “称帝”,这里又被改作 “皇宫”。从 1932 年到 1945 年,这里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的伪满洲国政治中心。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长春的著名旅游景点,正值暑期、假期,是北方城市的旅游旺季,我们只能随着人流,走马观花的游览参观。长春伪皇宫是由内廷、外廷和‌‌‌附属设施等部分组成。‌内廷(生活区)‌:包括缉熙楼(溥仪及后妃居所)、同德殿(日式风格居所与娱乐设施)、御花园、书画楼等;‌外廷(政务区)‌:以勤民楼(办公场所)、怀远楼(祭祖与典礼)、嘉乐殿(宴会)为核心,辅以宫内府等机构‌。此外,还有御用汽车库、马厩、跑马场、花窖、禁卫军营房、铁路专用线、建国神庙、祭祀府、近卫军营房等附属设施。 伪满皇宫建筑虽然从外面看并不起眼,但里面的装饰极为豪华。使用了很多现代的建筑材料,其风格和以前看到的中国传统样式的皇宫完全不同。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中西杂糅,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宫廷建筑主体部分保留了一些中式传统建筑特色,如勤民楼,它是溥仪处理政务、举行典礼的场所,外观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彰显出庄重与威严。然而,在建筑细节和内部装饰上,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如欧式的门窗、精美的雕刻等,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 伪满皇宫还有众多风格各异的附属建筑。同德殿是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居所,建筑风格充满了日本特色。宫殿外观简洁大方,内部装饰精致,采用了大量日本传统的榻榻米、拉门等元素,又融入了一些西方的装饰细节,如彩色玻璃、吊灯等,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日式西洋风格。怀远楼、嘉乐殿等建筑也各具特色,它们在建筑风格上既有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又有因特殊历史背景而产生的变异,这些建筑共同构成了伪满皇宫独特的建筑风貌。 同德殿与勤民楼、怀远楼和嘉乐殿等连在一起,出入方便,这些都属于溥仪处理政务的地方。他最初也误以为可以借此机会恢复大清的祖业,后来慢慢明白,自己就是个傀儡,所谓的办公已没有什么意义。印象最深的是宫里面的电影院,偌大的大厅只有两把椅子。另外,赐宴殿内的大西餐桌,还有旁边用于宴会奏乐的音乐室,也让人感受到皇家的气派。 东御花园是皇宫中最大的花园,建于1938年。这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五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向人们展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花园在呈现着夏日风采的同时,也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园中的假山,据说仿照了长白山脉形状。花园里有一座防空洞,可以下到里面参观。防空洞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加上厚厚的钢门,看起来十分坚固。洞口有一座游泳池,看起来很现代,是溥仪和宫廷学生们游玩的场所。 博物院拥有丰富的文物藏品,这些文物是那段历史的直接见证者。馆内收藏了大量溥仪及其眷属在伪满宫廷使用的物品,包括服饰、餐具、书画、珠宝等。其中,溥仪的龙袍、皇冠等服饰,工艺精湛,用料考究,从侧面反映了伪满洲国宫廷的奢华生活。此外,还有许多与伪满洲国历史相关的文件、档案等文物,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研究伪满洲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br> 博物院通过一系列主题展览,生动地还原了伪满洲国的历史。深刻揭露了日本武力侵占中国、炮制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行。 “从皇帝到公民 —— 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 展览,以溥仪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大量的文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全面展现了溥仪从清朝末代皇帝到伪满洲国傀儡皇帝,再到新中国普通公民的跌宕起伏的一生。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重要的爱国主义警示地,也是一座历史的宝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推行殖民统治的产物,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血腥与残暴。通过参观博物院,看到的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伤痛,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侵略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