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2日我跟团开启了北欧四国+冰岛之行,这次我还是和发小濛青结伴同行。</p><p class="ql-block">去年11月我和濛青同去了澳洲旅游,那时我问她欧洲你还有哪些国家想去?她回答说北欧和冰岛,这也恰好是我一直向往去旅游的地方,于是我们就约好看看今年可否有机会一起去。一想到冰岛,就感到那里都是冰天雪地很寒冷,所以我提议夏天去,那应该是冰岛最暖和的时候。今年我看到有夏天去北欧冰岛的旅游团,所以我俩一商量,选了7月22日出发的团,这时北京正值暑热,还图个避暑。</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7月22日 北京飞斯德哥尔摩</font></b></div>乘坐北京至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国航航班,下午2点起飞。全程飞行9小时20分钟,第一次全程都是白天。 当地时间下午5点多到达斯德哥尔摩机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斯德哥尔摩机场下飞机</h3> 出机场后去吃晚饭,然后入住酒店休息。<div>晚上9点,看到房间窗外的晚霞</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落下</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7月23日 斯德哥尔摩</font></b></div>时差的关系,我和濛青清晨4点多就醒了,5点就起来了。早上7点半早餐,6点多我俩决定去附近走走。<br><div>早上酒店大堂还没有人</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店大堂的一角</h3> 街道上人很少,几乎没有见到几个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街头</h3> 斯德哥尔摩,瑞典的首都,是一个历史悠久、气候宜人且充满活力的城市。<br>8点半出发开始了这一天的行程。先去斯德哥尔摩地铁。<br>斯德哥尔摩地铁始建于1950年,以其艺术装饰闻名,号称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每座站台、墙壁及大厅的风格设计都无一相同,各有特色,人们能欣赏到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被称之为流动的视觉盛宴。<br>我们去了3个地铁站,从奥林匹克体育场站进入地铁。这个站以音乐为主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铁墙壁上的装饰是音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个站的人很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彩虹通道</h3> 乘车去中心站 这一站的主题是地铁建设者 再乘车到了市政厅站,可以说斯德哥尔摩地铁是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体验了瑞典人的浪漫,天马行空。<br>从地铁的市政厅站出来,因为到了我们预约的时间,参观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斯德哥尔摩市政厅</h3> <b><font color="#ff8a00">斯德哥尔摩市政厅</font></b><div>始建于1911年,历时12年完成,是斯德哥尔摩的地标性建筑。它共使用了800万块红砖和1900万块马赛克瓷砖,规模相当的宏大。<br>市政厅内有巨大的宴会厅--“蓝厅”,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在此颁发,并且瑞典国王和王后会在宴会厅为诺贝尔奖奖金获得者举行隆重盛大的宴会。<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厅</h3> 这个宴会厅是褐红色的,为什么称作“蓝厅”?原来这个厅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用蓝色马赛克装饰四壁。然而,当蓝厅主体竣工时,建筑师拉格纳尔・奥斯特伯格被褐红色砖墙在阳光下呈现出的温暖、古朴美感所打动,决定保留砖墙本色,放弃蓝色装饰。但 “蓝厅” 这个名字在建筑过程中已被广泛使用,所以即便实际外观与名字不符,也依然沿用至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市政厅内的会议厅</h3> 金厅:纵深约 25 米,四壁用 1800 万块约一厘米见方的金子镶贴成,在明亮的灯光映射下,无数光环笼罩,金碧辉煌。其间还镶嵌有用各种彩色小块玻璃组合成的一幅幅壁画,正中墙上大幅壁画上方,是端坐着的梅拉伦湖女神,这幅镶嵌壁画象征着梅伦湖与波罗的海结合而诞生的斯德哥尔摩,是市政厅的 “镇厅之宝”<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厅</h3> 市政厅南面是一个较宽阔的花园,隔水和骑士岛相望 <b><font color="#ff8a00">斯塔万根大街</font></b><br>当地人称之为“海滨大道”有名的富人区。 <b><font color="#ff8a00">斯德哥尔摩老城区</font></b><br>始建于13世纪,有700多年历史,城内保留着中世纪小巷、圆石街道和古式建筑,深受北日耳曼式风格影响,同时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等不同时期的建筑元素,建筑外观色彩丰富,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古朴而温馨的感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城区广场</h3> 广场上的诺贝尔博物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b><font color="#ff8a00">斯德哥尔摩大教堂</font></b><div>正式名称:圣尼古拉教堂,是斯德哥尔摩老城最古老的教堂,也是瑞典砖砌哥特式建筑的重要例证。教堂的钟楼高高耸立,从城区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钟楼的尖顶,教堂前方有一座方尖碑,还有一尊青铜雕像。</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斯德哥尔摩大教堂</h3> <b><font color="#ff8a00">瑞典王宫</font></b><div>这里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我们去时赶上王宫卫队换岗。<br><br></div> 濛青拍的瑞典皇家卫队的一段视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瑞典王宫</h3> 瑞典王宫的对面是相当于我们的国宾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瑞典国家议会大厦</h3> <b><font color="#ff8a00">瓦萨博物馆</font></b>是瑞典一座独具特色的博物馆<br>1628年下手,200名工程师3年打造,下水不到1300米就下沉了,瓦萨号战舰博物馆是北欧历年来游客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是瑞典国家级博物馆,展出的是世界上最古老和保存最完整的一艘橡木战舰,极具观赏性和文物价值,瑞典人视之为国家瑰宝。<br> 这艘船上装饰非常豪华,如果不是那些大炮,的确让人很难与战船联想在一起,不得不惊叹十七世纪瑞典人造船技术与雕饰工艺的高超。 在斯德哥尔摩的行程结束,丰富多彩的一天。<br><br>下午4点半我们登上了Baltic Queen 即波罗的海女王号豪华游轮,开往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5点开船,行程约16小时,要第二天上午10点50分到达塔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轮的头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轮的尾部</h3> 波罗的海女王号是塔林客诗丽雅游轮公司(Tallink Silja Line)旗下的一艘豪华游轮,由芬兰 Akeryards 船厂建造,2009 年 4 月 24 日首航。船长 212 米,宽度 29 米,排水量 5.84 万吨,航速 24.5 节,破冰等级 1А super。该船共 12 层甲板,载客量 2800 人,客舱数 927 个。<br> 这是我们的船舱 开船了,从船舱窗户看到的沿岸景色 开船后在餐厅享用了丰富的海鲜自助餐。<br>晚上9点半日落,我们在到10层甲板上拍照日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7月24日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font></b></div>塔林是爱沙尼亚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是爱沙尼亚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br>塔林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芬兰湾,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春季凉爽少雨,夏秋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是波罗的海沿岸唯一的一个不冻港。<br>塔林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北欧唯一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br><br> 在塔林下船,这是我们坐的游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ff8a00">塔林老城区</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塔林的老城区是全市历史最悠久的地区,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中世纪的建筑,并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span></div></h3> 亚历⼭⼤•涅夫斯基主教座堂<br>最塔林⼤、最⾼的圆顶东正教堂,其整体外观是典型的俄罗斯⻛格,兴建于 1900 年,由来⾃圣彼得堡的建筑师设计。 丹麦花园<div>建于12世纪,世界上第一面旗帜,丹麦国旗诞生地</div> 1219 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二世率领军队攻打爱沙尼亚时曾驻扎于此。相传当时丹麦军队在与爱沙尼亚人的战斗中濒临失败,突然一面红底白十字的旗帜从天而降,丹麦人受此鼓舞取得了胜利,这面旗帜后来成为丹麦国旗 “丹尼布洛”,这里也因此被认为是丹麦国旗的诞生地。 这是塔林的网红打卡地,墙壁上有塔林的名称,这个地方可以俯瞰塔林老城的美景,来到塔林的人几乎都到这来,这个位置很抢手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拍照时,这只鸽子总是凑过来,一点都不怕人,大大方方的让人给它拍照 这个网红打卡地在长脚街上 这条通道连接着上城区与下城区 这条街道很漂亮,五彩缤纷的 塔林中心是市政厅广场,现如今这里的一圈建筑已经变成了饭店和咖啡店等餐饮消费场所。<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市政厅广场</h3> 广场上最古老的建筑是市政厅,该建筑起建于13世纪,成型于15世纪初, 也成为了北欧地区最古老的市政厅。<div>市政厅塔顶夏季对公众有偿开放,是老城区最好的观景点之一。我提议登塔顶,濛青同意了,每人4欧元。塔上只能容纳8人,楼梯旋转而上,石头台阶又窄又陡,只能前后单人上行或下行,快到塔顶时濛青感到膝盖有些不适了,还是坚持到了塔顶。<br></div> 塔顶上有面向四周的8扇窗户,可以俯视塔林老城全景。 当我们将塔林老城的景色尽收眼底时,刚才攀爬的劳累都值得了。 站在观景平台上一览老城风貌,红顶白墙,美不胜收! 这个方向可以看到塔林的港口,我们就是在那里下游轮的 我们登上的就是那个地方 老城的一个大门 游览结束后,16:30乘坐摆渡游轮2小时前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7月25日 赫尔辛基</font></b></div>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位于芬兰湾北岸的维洛尼埃米半岛上,三面被波罗的海包围,海岸线长 131 千米,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隔海相望。 上午我们来到距离赫尔辛基约50公里的波尔沃<br>波尔沃是芬兰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古镇,坐落在波尔沃河河口,濒临芬兰湾。<br>河畔红仓房:坐落在波尔沃河沿岸,是波尔沃航运史的见证,也是波尔沃的地标建筑。<br> 因为是上午,逆光,河畔红仓房的色彩发暗了。 <b><font color="#ff8a00">波尔沃大教堂</font></b><div>波尔沃大教堂:建于 15 世纪初期,是一座尖拱顶式的大教堂,也是 1809 年芬兰第一届议会的所在地。</div> 波尔沃市政厅 波尔沃老城:是芬兰唯一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城区建筑,被称为 “木制建筑博物馆”。弯曲的街道、狭窄的小巷和低矮的木屋,是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缩影。这里的建筑多为瑞典帝国时期修建的木板结构房屋,色彩斑斓。 从波尔沃回到赫尔辛基,我们先去了颂歌Oodi图书馆<br>颂歌图书馆是赫尔辛基的新地标建筑。 2018年最新落成,形似海盗船,分为三层,老百姓自由出入,可以喝咖啡,打棋牌,打电脑游戏,可以看书学习,还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是真正的人民图书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外观如同一艘巨大的邮轮,以玻璃钢铁为骨架,表面覆以大面积的芬兰云杉 图书馆内的旋转楼梯,这是从下往上看 这是从上往下看 木桶(马桶)教堂<br>从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走10分钟,我们看到了一个外观像“马桶”或“木桶的”建筑物,走近看原来是座教堂,被许多游客调侃为“木桶(马桶)”教堂。这个木桶教堂实际上是叫静默教堂,这座教堂是赫尔辛基现代宗教建筑的标志性作品,这种现代极简风格与传统教堂的尖顶、彩窗形成强烈反差,是专为都市人提供冥想与静默的空间。 <b><font color="#ff8a00">岩石教堂</font></b><div>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坦佩利岩石广场,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岩石中的教堂。1969年打破了传统教堂建筑理念,在掏空岩体上设计建造,入口走廊为隧道状,顶部的玻璃屋顶以铜网架支撑,直径24米,外部墙壁以铜片镶饰,内壁则完全保持了天然的花岗岩原始的岩石风味、石壁纹理,教堂顶部是一个直径达24米的铜制圆形拱顶,仿佛是岩石中破壳而出的飞碟,充满了科幻与神秘的气息<br></div> <b><font color="#ff8a00">乌斯彭斯基大教堂</font></b><div>始建于1868年,历时6年完工,有“红教堂”之称,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大的东正教堂,13座显眼的金绿相间圆顶和红砖外墙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是俄罗斯风情渗入芬兰历史的见证。</div> 从红教堂可以望到远处的白教堂 <b><font color="#ff8a00">赫尔辛基大教堂(也称为白教堂)</font></b><div>矗立于参议院广场中心,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一眼望去,希腊廊柱支撑的乳白色教堂主体和淡绿色青铜圆顶的钟楼十分醒目,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结构使其成为芬兰建筑史上的经典,也成为赫尔辛基市的地标性建筑。</div> 这天白教堂在举行婚礼,不开放。碰巧婚礼结束,一行人从教堂里面出来。 参议院广场(白教堂,德国人恩格尔设计,为希腊式建筑,气势磅礴。 参议院广场一端的赫尔辛基大学,世界百强大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赫尔辛基大学</h3> 参议院广场另一端的参议院,1917.12.6.独立宣言在此发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议院</h3> <b><font color="#ff8a00">西贝柳斯公园</font></b><div>西贝柳斯是芬兰的聂耳,芬兰国歌之父,雕塑家西尔图宁,1967年做成巨大的管风琴钢管纪念他</div> 西贝柳斯公园的绿地上有好多大雁 在赫尔辛基看到了4个现代风格和传统风格的教堂:岩石教堂、红教堂、白教堂和木桶教堂,感受了赫尔辛基教堂文化的多元哲学。 后面就要去我此次旅游最为期待的冰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