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铭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传承爱国精神,蓝天志愿者协会以两场跨越时日的活动,串联起对历史的回溯与对英雄的致敬——我们先带着孩子走进《南京照相馆》的光影世界,再与志愿者一同奔赴曾宪邦烈士墓园,用不同时日的行动,让铭记与传承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愈发厚重。”</p> <p class="ql-block">"历史不是沉睡的尘埃,而是照进现实的明镜。"8月10日下午,蓝天志愿者协会组织小志愿者走进影院,屏息凝神,跟随影片《南京照相馆》的镜头穿越时空。本次活动以“铭记历史之痛,少年当立壮志”为宗旨,希望通过共同学习和体验,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在震撼与反思中种下和平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用一个普通家庭和一间小小照相馆,把大时代背景下的人性挣扎与民族伤痛拍得入木三分。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却用细腻镜头勾勒出平凡人的无助与坚韧。这就像家里老人讲述往事,不需要声嘶力竭,一句“那年冬天特别冷”,你就能感受到骨子里的寒意。</p> <p class="ql-block">这段历史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无数鲜活生命的消逝,是民族的伤痛记忆。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铭记历史。记住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让祖国有足够的实力捍卫和平。同时,也要将这段历史的真相传递给更多人,让那些在黑暗中守护正义的人们不被遗忘,让和平之光永远照耀大地。</p> <p class="ql-block">山间的雨,缠成思念的线。8月13日上午,志愿者沿着小路,走向曾宪邦烈士墓园。伞影晃动,思绪也飘远,带着对英雄的敬意,奔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相见”。</p> <p class="ql-block">在曾宪邦烈士墓园的追思中,我们也想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的大幕就此拉开。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惨烈战役里,无数像曾宪邦烈士一样的爱国将士,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用生命对抗侵略,打破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草一木都关情,一拔一扯是传承。孩子们用除草的方式纪念抗日烈士,让“铭记”不再是口号,而是能触摸到的行动,把爱国种子,悄悄种进心里。</p> <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的炮火轰鸣;今天,志愿者用描红致敬历史🇨🇳 一笔笔为碑文上色,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印记更清晰,就像把过去的热血与当下的传承,紧紧焊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站在烈士墓前,描红的不仅是碑文,更是对那段历史的回望:从淞沪会战的枪林弹雨,到南京城的苦难抗争,先烈们的牺牲从未褪色。他们用热血告诉我们,和平从不是偶然,而是一代代人用坚守与担当拼来的。这份记忆,该永远刻在心底,成为我们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蓝天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袁鑫巧表示,爱国主义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协会将持续开展红色观影、历史讲座、爱国主题实践等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从《南京照相馆》的光影回溯中,感受往昔岁月的血雨腥风;在曾宪邦烈士墓园里,以除草的专注、描红的赤诚,镌刻对先烈的缅怀。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那段烽火岁月中,无数先烈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用热血捍卫山河,粉碎了侵略者的妄言。蓝天志愿者协会的这些活动,正是对那段壮阔历史的深情回望——让“铭记历史”有了具象的模样,让“传承精神”化作少年们手中的行动。先烈的火炬在新一代手中传递,照亮民族前行之路,不负先辈热血与牺牲。</p> <p class="ql-block">主办单位:</p><p class="ql-block">桃江县蓝天志愿者协会</p><p class="ql-block">桃江县利剑护蕾项目组</p><p class="ql-block">编辑:文英</p><p class="ql-block">拍照:龚玉青 龚平</p><p class="ql-block">审核:袁鑫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