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我心依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68432</p><p class="ql-block">课文名称:《苏州园林》中学八年级上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编八年级上册有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未退休前不知教过这篇文章N次,以前也多次去过苏州,到访游览过好多苏州园林,如拙政园、虎丘、狮子林等。2024年10月2日再次来到苏州,走进留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踏入留园,便被其古朴典雅的氛围所吸引。园门虽小,却别有洞天。门楣上的“留园”二字,笔力遒劲,仿佛诉说着园子的沧桑历史。我不禁想起了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提到的:“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留园的门墙设计,正是这一特点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留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吴下名园”的匾额,这四个字不仅彰显了留园的历史地位,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园林之旅非常精彩。匾额下方是一幅精美的画屏,屏上的山水花鸟栩栩如生,为整个园林定下了一种高雅的艺术基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门厅,我步入了一条曲折的回廊。回廊的墙壁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砖雕和石刻,这些雕刻细腻生动,记录了古代文人的雅趣和生活场景。回廊的尽头,是“片雅爿臻”的匾额,意为园林中的每一片景色都如诗如画,精雅至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曲折的回廊前行,我仿佛步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回廊两侧,花木扶疏,绿意盎然。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园内景致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虽是不同的景致,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我来到了一梯云假山前。这座假山石峰峻峭,云雾缭绕,仿佛真的有一道阶梯通向云端。假山不仅是园林中的装饰,更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让人在观赏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绕过假山,便是五峰仙馆。这里原是园主的书房,建筑古朴典雅。五峰仙馆内部装饰精巧,纱隔屏风透光性好,楠木家具古朴典雅。墙壁有字画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学气息。置身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闲适与雅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应该是那时文人墨客所追求的居住环境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峰仙馆前有一池碧水,尽管过了荷花盛开期,但池中荷叶田田,一片碧绿。还是让人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池边的小径前行,我来到了石林小院。这里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像人,有的像兽,充满了自然的野趣。石林小院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石头的自然形态,创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正是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所提到的“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石林小院,我来到了楫峰轩。这里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留园的景色。站在楫峰轩前,远眺园中的山水亭台,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这里的景观设计,让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无限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穿过走廊来到东园,这里是留园的一部分,以庭院建筑为主,风格古朴典雅。东园的设计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感,通过走廊、门洞、窗框等元素,创造出一种“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让人在行走中不断发现新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以建筑为主,有着许多精美的亭台楼阁。其中,“冠云峰”是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这是一座高大的太湖石,造型奇特,宛如一位仙人屹立在园中。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诗人苏舜钦的诗句:“东武亭边石,曾闻苏子瞻。”虽然这里的石头并非东武亭边的那块,但那份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却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过去就是林泉耆硕之馆,这里原是园主的客厅,建筑宏伟,装饰华丽。馆内陈列着许多古代的书画和文物,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文化气息正是留园所特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走在留园中,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园林设计者的匠心独运。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传承与发扬。留园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和文化教科书,让人在游赏中不断学习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留园的游览即将结束时,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园林艺术。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园林艺术和历史文化的知识,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留园小筑,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离开留园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不舍。这座美丽的园林,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再次来到这里,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和韵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