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博物馆

冰火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在南京,有一座六百余年的城墙,依山傍水而建,蜿蜒起伏,气势恢宏。它是国内历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墙,全长35公里,耗时21年,动用民工20余万,其工程之艰巨,令人慨叹之不易。这城墙,既是军事遗迹,又是“时光记录员”。作为一名跑者,我喜欢用脚步丈量,用心去感受六朝古都的沧桑变迁和现代南京都市的蓬勃活力‌。于是,我决定要认真详实地开启了解南京城墙的前世今生,第一站,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公元1366年的南京城墙,其自身便是南京城墙博物馆最大、最重要的展品。博物馆毗邻中华门,二者合二为一,是实体与资料的共同“呈墙”。</p> <p class="ql-block">  毗邻中华门瓮城,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南京城墙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门东边营1号,于2021年12月28日开放试运营,2024年5月就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它专注于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展示,同时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平台。以“呈墙”为设计理念,将现代建筑与明城墙本体高度融合,形成地上地下各两层的L形结构,展览面积达872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以“旷世城垣”为主题,展示2000余件文物,包括明代城砖、火炮、城墙模型等,重点呈现南京城墙的建造技术、军事防御及文化遗产价值。‌‌</p> <p class="ql-block">  传言南京六朝皆短命王超,可看资料,东晋不也超过百年历史吗?</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个四重城垣沙盘:1:700比例还原明代南京城格局,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城墙形状,它不是圆的,是弯弯曲曲的。‌‌也是第一次看到古南京的模样。老师讲解了古代城门的运作方式,各种货物只能通过固定的城门进出,眼前瞬间浮现车水马龙,繁荣热闹的那个时代场景。</p> <p class="ql-block">  走进城砖铭文矩阵,给我好大的震撼:近700块铭文砖展示“物勒工名”制度,记录逾1.87万个人名。‌‌仿佛穿越远古,和祖先近距离接触,每一个制砖细节,他们设计巧妙,古代工匠们又辛勤,又有智慧。</p> <p class="ql-block">  砖有严格尺寸和重量要求,这样,不管本地和外地烧出来的砖才能统一使用。假若砖出现质量问题,也能追责。</p> <p class="ql-block"> 你看,砖上刻有产地(省市村镇)、制作者、烧制者、监督者等,责任到人。这次参观,我才知道建造城墙,举八方之力,砖的来源有官窑、军窑、寺窑,有江苏、安徽、湖南、湖北……</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叫“刘德华”的明星转,前段时间还被人借走展示,出差数月呢?</p> <p class="ql-block">  “福东海”、“寿南山”的古语砖。</p> <p class="ql-block">  老师让我们猜砖一侧的四个字,我们拍照,放大,连蒙带猜,三个臭皮匠才凑出来:湖广行省。</p> <p class="ql-block">  要求标准高,但实际各地操作会有差别,有阴刻有阳刻,有复杂的,有简单的,据老师说还有两个手写的呢?当看到名字框起来时,我们以为是过世了的,可老师笑着解释说是卡印章时的边。</p> <p class="ql-block">  最后,老师又给我们讲了城门名字的变迁史,根源于统治者的理念,以及宣传导向,真没想到如今城门名字之前还有诸多历史呢?</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学习,我看到了城墙保护与破坏的双重面孔。对这座古老城墙的命运有惋惜,更有保护欲。那些城墙老照片和科普视频,深深刻在脑海里,这里不仅是了解历史的好去处,也是一个感受南京文化底蕴的绝佳场所。特别是看到我们还在走在艰难持久的申遗路上时,光荣与责任并存,更增加了我的使命感!如果你走过南京明城墙,那只是触摸到它的体温,到城墙博物馆里来了解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才是感受心灵。来吧,朋友,南京欢迎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