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

原始森林

<p class="ql-block">“认真”这两个字其实是挺“吓人”的,因为无论干什么事,说什么话,一跟“认真”挂钩,你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了,因为“认真”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能开玩笑的也就不是认真了。其实,做人还是要认真点才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人不认真,这个社会还真的是会乱成一锅粥的,你试想,连最普通的过马路,如果大家都不认真点去看红绿灯,那这条马路不乱才怪了,所以,我们既然有幸生活在这个有规矩的社会里,当然就要认真点才行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我骨子里是一个很不想认真的人,但苦于被各种条条框框像“紧窟咒”一样绑的紧紧的,想不认真也都不行了,但一旦把我“马放南山”,我“甩绳马骝”(脱绳的猴子)的“顽性”又会暴露无遗了,像退休后,俺就整天不好好认真的在家呆着,像个“老顽童”似的到处“乱窜”,还美其名为去旅游,出门在外,也经常不好好的认真说话,总是张口就“夸夸其谈”,还美其名为吹水侃大山。这不,俺那口子,就经常因为说我跟她聊天“不认真”“口无遮拦”,说我说话不知轻重,词不达意,歪曲事实而跟我吵架。哎,有时一句善意的玩笑,她竟然也“上纲上线”,与其说是我说话“不认真”,倒不如说是“讲者无心听者有意”惹的祸了。吵多了,我也“学乖”了,跟她聊天,我也只能认认真真的对待,认认真真的说话了,不认真的话绝对不说,不认真的玩笑,绝对不开。慢慢的“海湾战争”也就因为“认真”而“风平浪静”了。</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也都不能矫枉过正,“认真”也不例外,我们在要认真的场合当然是要认真的,像上班上学,开车开船开飞机甚至走路,都要认认真真的对待,不认真就会出问题,这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但在一些不太需要认真的场合,也许就可以不太认真点了,如果一个人24小时分分钟都要绷紧“认真”这跟弦,估计再多的精神病院都不够用了。什么叫松弛有度,为什么要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实行双休日带薪假期等应该也是这个道理了吧,比如休息在家了,我们就没必要像上班那样认真的“西装革履”了,比如去KTV,去酒吧,在“猪朋狗友”的酒桌上喝起酒来也就不用太“认真”了吧,不管是喝茶喝酒吃饭或微信上网等,跟一些比较“滚瓜烂熟”的朋友之间的闲聊,我认为也没必要太过认真的咬文嚼字了,如果连普通的聊天也把“认真”二字渗进去,说一个字一句话都要认认真真的斟酌半天,不小心“说错”一个字,一句话,就要“较真”半天,那这个“天”不“聊死”才怪了,到头来一定会弄的一个不欢而散的“悲惨下场”了。所以,我文章开头说“认真”挺吓人的就是这个意思了。</p><p class="ql-block">昨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据说是70多岁,白须飘飘的老大爷在公园里翩翩起舞,他跳的是那么的认真,他的舞姿是那么的美妙潇洒,旁边的老头老太太看的是如痴如醉。据说老大爷退休前是在公安局工作的,从公安局那么严肃认真的单位,到现在在那么“随便”的地方翩翩起舞,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所以,我认为,人的“认真”也是要随着环境和“身份”的转变而转变的,该认真该“板脸”时,你就得认真,就得“板脸”。但在一些歌舞升平,大快朵颐的轻松场合,你再“认真”的“装腔作势”就好像不太合时宜了吧。就像这位在公园里翩翩起舞的老大爷一样,如果他总是惦记着自己曾经是警察,放不下“身段”,在人前应时时刻刻保持“认真”的姿势,那他的舞蹈肯定是跳不起来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该认真时候你不认真,不该认真的时候,你又“讲认真”“认死理”,这就有点麻烦了,轻者会有人说你“扮细嘢”(装模作样),重者,可能就会应了那句著名的歇后语“床底下劈柴撞大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