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王岩——德国最险固的城堡”特展2025年6月22日~11月9日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国王岩城堡,坐落于德国萨克森州,是一座雄伟的山顶要塞,俯瞰易北河谷,登上城堡可以观赏到极为壮丽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特展馆门口陈列的古炮模型。</p> <p class="ql-block">国王岩城堡,其建造历史前后绵延几个世纪,是欧洲最险固的城堡。城堡结构复杂,包括防御工事、宫殿、物资仓库、人员居室和城堡花园等,它既是一座军事要塞,同时也是选帝侯的一座山区行宫。</p> <p class="ql-block">第一章堡垒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时期的国王岩。12世纪时,国王岩位于波西米亚统治者的势力范围内,岩上建有城堡用于安全防卫。在13和14世纪,波西米亚国王曾多次在此驻留。到15世纪初,经过反复争夺,国王岩落入迈森公爵手中。不久后,公爵获得了选帝侯资格。这意味着,迈森公爵有权利当选为德意志罗马帝国的国王和皇帝。从此国王岩归萨克森选帝侯公国所有。</p> <p class="ql-block">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1526-1586)想把国王岩扩建成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堡垒。由于安全的供水是建筑堡垒的前提,于是矿工们开凿了一口深达152.5米的深井,共挖出砂岩约3800吨。1569年,凿井工作完成,施工时间前后长达两年半。</p> <p class="ql-block">1589年,奥古斯特的儿子、继任者萨克森选帝侯克里斯蒂安一世(1560-1591)开始着手改建国王岩堡垒。该项目耗费巨资,也需要精心的组织工作。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多达50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员参与施工。五年之后,国王岩新城堡的主体建筑完工。</p> <p class="ql-block">在堡垒的西侧,门楼以及门楼前延伸出去的防御工事是进入堡垒的关口。门楼后面的防御工事是进入国王岩平顶区的唯一通道。从防御工事区里发射的火炮和火枪,射击范围可以覆盖堡垒整个入口区。城堡中有一座营房以及其他附属建筑,为大约40名士兵及其家人提供了居住地。此外,这里还建造了一个用于保存武器的兵器库、两座火药塔,面向易北河一侧还建有一座侧翼塔。由于侧翼塔上的视野非常好,这里同时也是选帝侯的休闲娱乐场地。环绕着堡垒的平顶区有一圈护墙,护墙带有胸墙和瞭望塔。国王岩的岩石峭壁高达约40米,有一些地段被削平直,就形成了天然屏障。在山坳的南段,石护墙与位于墙后的炮台连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17世纪的堡垒——王室的奢华以及战争时代。选帝侯约翰·格奥尔格一世(1585-1656)更想把国王岩当作能展示宫廷气派的场所。堡垒应该能给他的贵宾们提供与其地位相称的住所,也应该宜于举办各种庆典活动。因此,他下令将中世纪城堡改建成豪华的狩猎宫。几年以后,狩猎宫依照他的妻子和儿媳的名字马格达琳娜被命名为“马格达琳娜堡”。马格达琳娜堡同时也是储备粮仓。约翰尼斯大厅是为举办更大型庆典活动而修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17世纪30年代,当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波及到萨克森选帝侯公国时,许多人带着财物逃到堡垒以寻求保护,以免遭敌人的攻击。堡垒上的驻军尽管装备良好,却无法阻挡敌对者进入周边地区。1639年4月,瑞典军队掠夺并放火烧毁了堡垒下面的城镇。此后的几个月里,敌人的船只还能够不受任何阻拦地从国王岩畔的易北河上通行。战争结束后,约翰·格奥尔格一世的继任者们让受创的萨克森重新趋于稳定。他们继续出于军事目的而扩建国王岩堡垒,但也利用它的休闲功能,常常在这里举办宫廷庆典活动。</p> <p class="ql-block">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1500年左右被认为是转折点。美洲的发现(1492年)、印刷术的传播和宗教改革等重大事件,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和社会结构。</p> <p class="ql-block">在战争领域,这一时代也带来了一场革命。通过使用黑火药而发展了火器。在此之前,高墙环绕的城堡能够有效抵御冷兵器的入侵者。然而,火炮如今可以轻易摧毁这些城墙。因此,迫切需要新的防御策略。在意大利,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应运而生:厚重的倾斜墙体,由石材和泥土构成,以更好地减缓炮弹的冲击。此外,这些墙体还配备了棱堡——凸出于墙体的防御工事,提供更广阔的防御视野和射界。这种新型防御工事被称为堡垒。这种堡垒建筑从意大利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诸侯和统治者们纷纷对旧城堡进行现代化改造,或新建堡垒以保卫领土。</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奥古斯特选帝侯时代。奥古斯特选帝侯时代的国王岩堡垒。所谓的“奥古斯特时代”,包括了两位萨克森选帝侯的统治时期,他们同时也是波兰国王。其一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1670-1733),他也被称为“强大者”奥古斯特。其二是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1696-1763)。作为波兰国王,他们自称为奥古斯特二世和奥古斯特三世。在他们两位统治下,萨克森选侯国的艺术和庆典文化进入鼎盛时期,这也在国王岩上留下了许多痕迹。</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奥古斯特选帝侯时代,包含了两位萨克森选帝侯的统治时期,即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1670~1733)——也被称为“强大者”奥古斯特,以及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1696~1763)。在他们的统治下,萨克森的经济文化进入鼎盛时期,这一点也在国王岩城堡得到了反映。</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特三世委托著名的堡垒建筑师让·德·博德(1670-1745)对堡垒进行大规模扩建:建造了三处兵营、一座防炮击的新水井屋,以及六座火药库。一旦发生战争,这座防御工事就是他储藏珍宝的安全地。1759年,奥古斯特三世将大量艺术珍宝带到了国王岩。在持续七年的普鲁士与奥地利战争(1756-1763)期间,这些保存在国王岩堡垒中的珍宝几乎毫发无损。</p> <p class="ql-block">在马格达琳娜堡的地窖里,“强大者”奥古斯特让人建造了一个设计巧妙的巨型葡萄酒大木桶。在举办庆典活动时,“强大者”奥古斯特总是派出长长的车队,将大量食物、餐具以及家具摆设从德累斯顿的宫殿运到国王岩,贵宾们不应缺少任何所需之物。从1725年起,庆典上消费的葡萄酒被储存在马格达琳娜堡地窖中的这个巨型葡萄酒大木桶里。</p> <p class="ql-block">建造这个大酒桶的计划,出自德累斯顿茨温格宫的设计者、建筑大师马特修斯·丹尼尔·波佩尔曼之手。大酒桶由橡木制成,高10米,长度与高度大体相当,可容纳238,000升葡萄酒。桶头以希腊酒神巴克斯的坐立像和萨克森选侯国/波兰王国联盟徽章为装饰,沿桶身一侧的横架上摆放着用玻璃和贵金属制成的高脚杯,桶顶上面是一处可以漫步其上的大平台,建有华丽的围栏。1819年,大酒桶由于结构状况不佳而被拆除。曾经,大酒桶对来访者来说,是国王岩堡垒里极具吸引力的一个亮点。</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使用的精美瓷器餐具。</p> <p class="ql-block">玻璃器皿。</p> <p class="ql-block">在堡垒建筑方面,法国的影响也得到了体现。工程师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德·沃邦(1633-1707)开发了一种新的城市和堡垒防御系统。他设计的具有星形平面布局的防御工事,旨在尽可能早地阻止敌人的进攻。这种建筑风格长期影响了欧洲的堡垒建设。堡垒依然重要,因为这一时期,欧洲不断被激烈的战争所困扰。</p> <p class="ql-block">18世纪的欧洲——专制统治、战争与堡垒建造。在18世纪,国王和亲王们试图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并限制臣民的参与,以便国王能够掌握绝对的权力。法国成为了这一时期的典范:路易十四在凡尔赛的奢华宫廷生活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包括萨克森选侯国。法语成为几乎所有欧洲宫廷贵族的语言。然而,在统治者们维持奢侈宫廷生活的同时,贵族和中产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最终在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p> <p class="ql-block">1700年前后,欧洲文化受到巴洛克风格的深刻影响,这一风格在萨克森王国“强大者”奥古斯特时期达到了鼎盛。巴洛克是一个充满强烈情感、极尽奢华和动感的时代,既繁复又富有戏剧性。它将艺术、时尚、建筑与科学融合,形成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十九世纪。19世纪末的堡垒。到19世纪末,普鲁士在德国取得了霸主地位,萨克森王国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在军事领域,全德国都向普鲁士看齐。此前一直独立的萨克森军队,换上了普鲁士的武器、军服以及后来成为普鲁士/德国军队的象征的“钉盔”(Pickelhaube)。</p> <p class="ql-block">1870年,普鲁士向法国宣战。在取胜之后,普鲁士国王被加冕为整个德意志帝国的皇帝,称为威廉一世。</p> <p class="ql-block">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国王岩是萨克森区唯一被纳入全德防御系统并得到设备更新升级的堡垒。当时为保护士兵和火炮而修建的土质护墙,今天仍然可以见到、此外,在足以抗住炮未的地牢里 还修建了军营以及加工炮弹</p> <p class="ql-block">普鲁士/德国军队的象征——“钉盔”(Pickelhaube)。</p> <p class="ql-block">国王岩堡垒此番又变成由德意志帝国的萨克森人来驻守。它得到扩建,成为新帝国的“碉堡”。为实现全方位防御,堡垒里新修了多处带防护土墙的炮位。这些炮位要免于直接受到敌方炮火的攻击。此外,这里还新修建了多个地下室,用于制作炮弹。防御炮击的建筑材料以及厚厚的砂土层和土层,掩护着这些建在岩石里的弹药填装系统。</p> <p class="ql-block">采用同样方式完成的新建筑工程,还包括地下军营,一个战地医院,一处战时火药库以及防空洞。这是堡垒的最后一次大型现代化改造。国王岩堡垒在这一时期的建筑面貌,绝大部分都保留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欧洲的变革时代。19世纪是欧洲深刻变革的时代。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经济和社会。新技术和生产方式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尤其是中产阶层从中受益。然而,工业革命也创造了新的社会影响,如工人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化进程。</p> <p class="ql-block">由于经济上的成功,中产阶层开始要求参与政治,并挑战传统的贵族和君主的权力。对自由和民主的呼声愈加高涨,导致了紧张和冲突。同时,民族主义意识和帝国主义势力逐渐上升;欧洲各国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展开竞争。这些竞争导致了一系列战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p> <p class="ql-block">这一历史变革也对堡垒建筑产生了影响,火炮的发展和新建筑材料的引入导致了堡垒建筑风格的变化。堡垒现在被设计成能够抵御越来越强大的武器和攻击方法。</p> <p class="ql-block">19世纪的不安定时期。驻扎在堡垒的人员不仅包括指挥官、士官,还有医务人员和神职人员。驻扎在这里的许多士兵都从事某一种手工业。因此,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时期,国王岩都能不受外界影响地维持运转。</p> <p class="ql-block">在1848至1849年的德国革命期间,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通过了一部自由主义的国家宪法。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1797-1854)对此不予接受。为了让宪法得以实行,1849年5月,萨克森的首都德累斯顿大约有3000名市民拿起武器举行了起义。王室成员乘坐蒸汽船逃离,前往国王岩并安全抵达堡垒。与此同时,另一艘蒸汽船把火药从国王岩堡垒运往德累斯顿的军队。起义被军队镇压下去,起义的领导们遭到逮捕并被囚禁在国王岩上的监狱里。</p> <p class="ql-block">在外交方面,危险也在逼近:1866年,普鲁士向奥地利宣战。萨克森站队奥地利一边。因此,国王岩堡垒进入其历史上的最后一次防御状态。不过,这里没有发生真正的战斗。普鲁士胜利后,国王岩堡垒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外来者——普鲁士——所占领,听命于外来者的指挥。</p> <p class="ql-block">从两次世界大战到成立博物馆。1913年,国王岩失去了其军事堡垒的地位。然而,直到1945年它还一直在军队手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之后,这里的全部大炮都被运往前线。堡垒成为战俘营,接纳被俘的俄国、法国将军及其他军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王岩堡垒也被用作战俘营:从1939年起,开始关押被俘的波兰将军及其他军官;从1940年起,开始关押被俘的法国、荷兰、英国和美国将军及其他军官。</p> <p class="ql-block">1945年战争结束后,苏联军队占领了国王岩堡垒。直到1947年,它一直被用作战地医院。1955年5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化部将国王岩堡垒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由于建筑老化严重,开放的同时便开始进行必要的修缮工程。</p> <p class="ql-block">1991年1月,萨克森自由州接管了堡垒的管理,并成立州属运营机构。从那时起,展开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整修工作,直至今日仍在持续推进。</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设有多个展览,展示其军事历史和建筑演变。</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参观兵器陈列、历史文物以及关于堡垒在不同历史时期角色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堡垒的地下通道和储藏室也对外开放,提供独特的探险体验。堡垒内有咖啡馆和餐厅,提供当地特色美食,方便游客休息和享用餐点。</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有咖啡馆和餐厅,提供当地特色美食,方便游客休息和享用餐点。</p> <p class="ql-block">城堡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同样迷人,适合徒步旅行者来探索。游客可以沿着易北河谷的步道漫步,欣赏周边森林和山地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世界各地,一座座城墙与堡垒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建筑,在历史上守卫着城市与边境,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繁荣,也在今日成为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的重要遗产。德国的国王岩堡垒正是其中极具魅力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国王岩堡垒坐落于易北河山脉的岩石地貌中,位于易北河谷上方247米,占地95000平方米,有着近800年历史,由超过50座各个历史时期的壮丽建筑群组成。过去,这座堡垒是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现在,国王岩堡垒成为了开放的游览场所,也作为博物馆举办常设与特别展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2016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国王岩堡垒开启了展览合作。2017年4月至11月,在国王岩堡垒举办了“南京城墙——明代皇帝的防御工事”特展,将南京城墙带到了德国萨克森州。时隔八年,两座城墙与城堡再次合作,将国王岩这座德国最险固的堡垒带到了南京,开启一场跨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今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传播的浪潮中,城墙与堡垒作为人类文明的物质见证,作为全球范围内既具普世性、又各有独特性的文化遗产,为我们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如今,站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新起点上,南京城墙与德国国王岩堡垒将携手促进文明对话,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共同谱写文明互鉴的崭新篇章。图为从迈森到国王岩的一段易北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