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抗战为什么赢》笔记(一)

冬外婆

<p class="ql-block">冬外婆/11385841</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 class="ql-block"> 本书通过史实揭示抗战为什么能赢与怎么赢。 中国人民抗战能够赢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两条: 在内部,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屈不挠;在外部,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抗日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1894年,日本通过甲午海战打败中国,利用《马关条约》,向中国勒索了巨额赔款,大力扩张军备。以后多年又不断在中国东北华北滋事,甚至惭暴杀害中国地方官员和外交官员。</p> 皇姑屯事件 <p class="ql-block">  1928年6月3号,精心设计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东北王张作霖。背负父仇家恨的张学良接管东北政权,愿意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南京政府允许张学良在东北有一定的军政特权,中国完成了现实上的统一。</p> 九.一八事变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在沈阳中国驻军北大营炸毁了一段南满铁路,并向北大营进攻。此为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长达14年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虽然对日不抵抗的命令是张学良下达的,但因蒋介石曾留学日本,知道中日之间军事实力的悬殊,在相当长的时间,他对日本的挑衅均妥协退让,济南惨案也可视为蒋不抵抗主义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对日思想也传递给了张学良。张的不抵抗政策,付出了巨大代价: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彻底失去了家乡。仅仅4个月零18天东三省就全部沦陷。中国军队在其他中心城市的守军,不是弃城而逃,就是不战而降。即使这样,仍有部分东北军民进行了殊死抵抗。</p> 抗战的星星之火 <p class="ql-block">  北大营第七旅六二0团团长王铁汉,在敌人前来攻击时,果断自卫反击,击毙日军20余人。王铁汉部的反击,打响了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第一枪,具有历史意义。除了王铁汉部的对日反击外,东北讲武堂的部分学员和沈阳城内的警察部队也对日展开了最坚决的抵抗。虽然这些抵抗,终因实力悬殊而败或撤退,但他们是令国人骄傲的最早抗日力量,是星星之火,必将发展为燎原之势。</p> <p class="ql-block">  其后,一部分东北军、警察部队的爱国官兵和各阶层的抗日民众力量汇合在一起,组成了义勇军、救国会、自卫军等等各种武装抗日力量,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义勇军设备简陋,武器不精良。在艰苦的条件下,不畏牺牲,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成为日军统治“满州国”的最大威胁。也因此遭到了日伪军的疯狂镇压。到1932年,各地分散的抗日武装被相继剿灭。</p><p class="ql-block"> </p> 抗日联军 <p class="ql-block">  抗日义勇军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战力量,由游击队到东北人民军,再到东北抗日联军。这支部队独立坚持东北抗战14年。东北抗联先后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3万多人,坚持在东北广阔的土地上打击日伪军。面对日伪军调集大量部队,一次又一次的“讨伐”,经常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行军作战。抗联抵御着难以想象的严寒和饥饿,挑战人类生存极限。每与敌人交火一次,都要连续不停地奔走百余公里,以摆脱敌人的追击。即使是为了吃一顿饭,都要付出血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  东北抗联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对日伪作战几百次,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民族英雄,如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等,均为其杰出代表。1940年2月22日,杨靖宇孤身一人,饥寒交迫,伤病缠身,向村民买食物,被人出卖,遭日军围攻,23日壮烈牺牲,年仅35岁。杀害杨靖宇的岸谷隆一郎充满疑惑:在断粮半个多月,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下,杨靖宇靠什么坚持战斗这么长时间?他划开杨靖宇的胃,里面只有树皮和棉絮。岸谷感慨道:“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p> <p class="ql-block">所有照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请您指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