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报有感】周六中午,抽空去省图书馆一趟,专门到报刊阅览室翻阅了近期的一些外埠报纸,出自上海的《文汇报》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对我来说,喜欢《文汇报》可谓久矣,至今差不多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只可惜近年来居无定所,阅读环境和条件受限,也就很少看报了。偶然发现报架上放置有该报近期的一大摞报纸,便急不可待地翻阅起来。阅读之余,甚感惬意舒心,几乎每一天每一页的版面上都有吸引人的新闻消息、采访报道、世情评论、文史专版等等,足显该报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形式多样,编辑水平较高,难怪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从中挑选拍摄了几页版面(见下图),借斑窥豹,可以说利用有限时间而知晓了不少发生在上海的新消息、新面貌、新作品,让人大开眼界,解馋解渴,获益良多。(2025.8.4.)</p> <p class="ql-block">【读书笔记】据网络媒体报道,著名的美籍华人作家和历史学家许倬云,以95岁的高龄,8月4日在美国匹兹堡逝世。他著述颇丰,声誉遍及海内外。闻讯不禁唏嘘感叹,因为我最近刚好阅读了他的学术收官之作《经纬华夏》。在此,谨写几句自己的读后感,表达对许老先生的敬仰和遥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部著作出版于2023年,称得上是他最新问世的著作,也无疑成了他离世前留給世人的珍贵遗产。在该书封面的夹套上,印着这样几句话:“历史学家许倬云超越昨日之我的托付之作”;“天地之间应该有如此的中国”;“拳拳此心,以告国人”。此时此刻,再读此言,我觉得更加醒目警心,发人深思。不论是许宏所写的推荐序,还是作者本人发表的《致读者书》,字里行间,无不充满对泱泱华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追寻和传承,以及许先生对此孜孜以求的研究和卓见,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学界所做出的建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我读了这本书,如醍醐灌顶,获益匪浅,对华夏历史和中华文明的传承路线、发展经纬,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和感受。面临当下世界和平以及“全球化”进程遭遇的严重挑战,中国倡导建立的“以和为贵,和平发展,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许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我们应该努力为之争取实现的愿望。(2025.8.7.)</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