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贵阳民生路美食街

海韵

<p class="ql-block">到了贵阳没去民生路打望过,会留遗憾。此次贵阳之行,必须终结这个遗憾。</p><p class="ql-block">九点出门,乘地铁一号线在贵阳最繁华地段之一的喷水池站下车,开始随意闲逛。</p><p class="ql-block">喷水池,顾名思义是有喷水池的。左看右看不见喷水池在哪里,一问才知仅是一座银色喷泉雕塑而已。不过,这里是有过喷水池的。1952 年,贵阳市政府在民国时期留下的铜像台遗址上修建了一座圆形喷水池,“喷水池” 的名字由此而来;1966 年,喷水池石质水柱被替换为不锈钢雕塑,主题为 “工农兵”;1999 年,为缓解交通压力,喷水池被改建为地下通道与地面环岛结合的形式,原有的不锈钢雕塑迁至黔灵公园;2003 年,环岛中央矗立起 “四方汇聚” 主题雕塑,传统意义上的喷水池渐渐隐入尘烟。</p><p class="ql-block">民生路,一听就与民国沾边,加之旁边的民权路,更加确定它的名字取自孙中山先生“民族、民权、民生”的主张,这赋予它厚重的历史内涵。</p><p class="ql-block">民生路尽管只有二百多米长,却是“好吃”贵阳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中心,网络上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的贵阳“美食地图”,民生路从来都居于C位,挡不住的“泼天富贵”让民生路从贵阳人生活市集走入外地客密集打卡的“网红时代”。</p><p class="ql-block">从路口到街角,各种招牌老店从里向外飘散着美食香气,无论是24小时营业的但家香酥鸭,还是家喻户晓的丁家脆哨,清爽的鹅肉粉、腊香的排骨、糯弹的碗耳糕、各种口味的洋芋片等,都是民生路上的美食代表,然而这些店铺门前大多人头攒动,不少特色小店门口竟然排着长队……</p><p class="ql-block">想吃的东西太多,排队的耐心太少,无奈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尝了号称民生路第一家的锅巴糍粑,吃了排长队才买到的价格美丽(8元一碗)的贵阳老冰粉和丝娃娃,最后还唆了一碗鹅肉粉(此番贵阳之行已经唆过牛肉粉、鸡杂粉),虽然鹅肉屈指可数,但在民生路最繁华地段的店铺只卖13元一碗且份量十足,着实令人满意。</p><p class="ql-block">民生路确乎与“民生”息息相关,从昔日的民生商埠到如今的网红街道,始终在为民生服务着。和所有城市的网红打卡地一样,它虽不是贵阳百姓的人头好,却是外地游客的万金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