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深冬,我与十几个北京知青来到山西晋中太行山深处一个叫侯峪的小山村插队。抗战期间,这个一百来人的小村,先后有三十多人被日本鬼子屠杀,七户人家绝了户,老乡们一提到当年的日本鬼子就气得发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小山村位于一条山沟的中部,恰好在抗日根据地与敌占区的分界线上。如果侯峪村接受了日本人的“维持”,就严重威胁以北的抗日政府管辖区域的安全,而以南的村庄都已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成立了维持会,这样侯峪成为当地抗日的前线,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三天两头来扫荡,老想拔掉这颗扎在心口上的钉子。侯峪老乡为防备日寇,在村对面的涂山顶上设消息树,日夜看守,日本人从八里之外的北田炮楼一出动,就能被发现,消息树一倒,人们便逃出村庄,到大山深处躲避。严冬,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人们露宿山中,不能生火,忍饥挨饿、冻僵肢体,那罪过受得不能言表。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1942年严冬的一天,刺骨的北风加杂着雪花染白了群山。看消息树的小伙子李栓狗放松了警惕,认为这样的天气敌人不会出来了,就躲到山旮旯里烤火暖身。可日本鬼子在汉奸伪军的引导下,趁着刮风下雪的天气,悄悄摸上了山头,不出声响,一刀捅死李栓狗,然后像饿狼扑食似扑向村里。老乡们一点没防备,等发现日本鬼子进村时已经晚了!人们惊呼:“鬼子来啦!快跑啊!”他们奔出家门就往山上跑。日寇端枪向逃跑的人们射击,四、五个老乡当场被打死,鲜血染红了山坡。有一个叫李栓驴的小伙子,拼命往山上跑,一个日本兵向他开枪,射偏了点,子弹从右肩锁骨穿出,捡了条命,但从此右胳膊抬不起来了。知青们见他干活都用左胳膊,队里照顾他,不让他担担子,不过李栓驴终生未娶活到近90岁去世,享受了五保户待遇,成为小村里高寿老人,真应了那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名言。村里另一老乡,妻子那次被日本鬼子当场打死,后再未娶妻,只留下一女,每当提起这事,他就泪流满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没来得及逃跑的老乡被日本人赶到场院,绑起八个青壮年老乡,其中有一个名叫李锁全的。日本人说把这八人带到炮楼,并说如侯峪三天内接受日本人的“维持”,就放回人,否则全部杀掉。临走时,还放火烧了村子,窑洞烧掉门窗,因为其他部分是土或石头,烧不了,但窑洞没了门窗,就无法再住,那时老乡们生活十分困难,没钱再做门窗,只能用谷草堵住,凑合栖身,艰难可想而知。如是房子就连顶带门窗全烧了。至今村里还有一些当年被日本人烧毁的房子、窑洞的残墙断壁,是绝了户人家留下的,记录了日本鬼子的罪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天过去了,侯峪村没有接受“维持”。第四天,绑走的八个人只回来一人,就是李锁全。他说日本人昨天把和他一起带走的另外七人全用刺刀捅死,尸体扔到山坡喂了狼狗。他是因为认识炮楼里的伪军小队长,跟日本人面前说他是大大的良民,并做了担保,才保住命,放回来,伪军小队长还给了他一件皮袄披着回来。这次血案是小村历史上最大的血案,死了十几人,相当全村人数的十分之一多,还绝了几户人家。当时村民们见李锁全说的挺真切,就没多追究。但没想到,这件事折磨了他一辈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锁全有点文化,在小山村人才难得,解放后当了生产大队会计,算是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但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开展了“四清”运动,李锁全的历史被重提。有人怀疑抗战时期的那次血案单单他被放回来,有叛变嫌疑,但也没发现他出卖过什么人,而那次被日本人带走的八人中只有他是秘密中共党员。李锁全坚持以前的说法,就是炮楼的伪军小队长保了他。“四清”工作队去外调,当年的伪军小队长早死了,当年的日本人不可能再找到,这真成了死无对证的历史疑案。最后没办法,撤消了李锁全大队会计职务,开除党籍了事,一直到李锁全离世也没个说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抗战时期坚强的小山村,原有的100多人如今只有几个人长住了,面临着自然消亡的境况。但历史会铭记侯峪村抗战时期顶住日寇的扫荡,宁死不屈,不接受维持,为此付出了30多条人命,绝户7家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70年所摄的小山村全貌,由三张120照片连接而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今小山村已基本无人居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破旧不堪的窑洞,小山村即将自然消亡,但它的英雄事迹会被人们铭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