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历经宋、明、清多次扩建与重修。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遭火灾焚毁,后历经11年重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风格。</p><p class="ql-block"> 解州关帝庙是中国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宇,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p><p class="ql-block"> 1957年,解州关帝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义炳乾坤雕塑</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按“前朝后寝”中轴线对称布局,仿帝王宫殿形制,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中轴线上,端门、稚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等依次排列,九进院落、层层递进,气势恢宏。两侧辅以精美的木坊、石坊、碑亭、钟亭及长廊,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端门</p><p class="ql-block"> 又称山门,是关帝庙的正南门,为明代少见的砖结构宫门,重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5年),是进入正庙的第一道门。门楣正中镌刻“关帝庙”三个大字,东西两端门洞上分别刻有“精忠贯日”、“大义参天”的横额;正中门洞背面上方则为“扶汉人物”的匾额。端门比例协调,造型雅致,古朴雄伟,堪称明代砖枸门庑中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 端门后的琉璃影壁,四条蟠龙腾云驾雾,栩栩如生,周边凤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兽点缀其间,更加彰显关帝庙的神圣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稚门</p><p class="ql-block"> 稚门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是解州关帝庙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仿照古代帝王宫门规制建造。其名称源自《周礼》中天子五门之一的“稚门”,象征尊贵地位。稚门北面与乐楼连为一体,平时作为甬道,庙会时关闭门扇并搭设木板即成为戏台,实现“一门两用”的的巧妙设计。</p> <p class="ql-block">午门</p><p class="ql-block"> 午门是解州关帝庙的第三道门,一般是帝王宫殿的正门。普通庙宇不设午门,因明代神宗皇帝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因此增建此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午门曾毁于火灾,民国九年(1920年)在原址重建。</p><p class="ql-block"> 午门面阔五间,谨慎三间,采用尊贵的庑殿顶设计,高13米,屹立在台阶之上,其宏伟的规模与开阔的气势位列关帝庙众门之首。</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p><p class="ql-block"> 御书楼始建于北宋元佑七年(1092年),原名八卦楼,与道教文化有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为纪念康熙帝谒庙,悬挂其“义炳乾坤”匾额后更名为“御书楼”。乾隆二十年(1755年),再次确认名称并保留匾额,成为彰显皇权与关羽信仰融合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御书楼高17.4米,二层三檐歇山式屋顶,外形秀丽壮观、恢弘大气。</p> <p class="ql-block">崇宁殿</p><p class="ql-block"> 崇宁殿是解州关帝庙的主殿,始建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因宋徽宗赵佶追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以重檐歇山顶,琉璃瓦覆盖和精湛雕塑而著称。檐下悬挂乾隆御匾“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殿周围回廊有是26根盘龙石柱,柱上龙雕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内木雕神龛供奉关羽帝王装坐像,龛外云龙金柱盘绕,悬挂康熙御书“义炳乾坤”匾额。</p> <p class="ql-block">春秋楼</p><p class="ql-block"> 春秋楼是关帝庙中极具特色的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的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整体建筑采取重檐歇山顶设计,檐角飞翘如大鹏展翅,气势恢宏。楼高2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暗含“七政五常”传统理念。楼内设有有关羽夜读春秋的塑像,故名春秋楼。</p> <p class="ql-block">结义园</p><p class="ql-block"> 结义园是为了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而修建的古典园林,位于关帝庙南部,占地约50亩,由牌坊、君子亭、结义亭等建筑组成,以桃林景观和三国文化意境为特色。</p><p class="ql-block"> 结义园明万历四十八年(1920年),由解州知府张起龙主持修建。清乾隆 二十七年(1762年),言如泗主持重修并题写“结义园”匾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