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国地域辽阔,面条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风格迥异,它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地域文化的符号。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兰州拉面、重庆小面、广州竹升面……</p><p class="ql-block"> 竹升面是广州的传统面食,“竹升”两字来源于“竹竿”,讲究意头的老广认为“竿”字发音不吉利,遂改为寓意吉祥的“升”字。2022年,竹升面制作技艺入选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p><p class="ql-block"> 竹升面的制作需要竹竿压面。竹竿的一端固定,人骑在竹竿的另一端,反复弹跳碾压案板上的面团。<span style="font-size:18px;">“竹竿压面”是竹升面制作技艺的核心,但现在很难觅见它的踪影,机器制面取而代之。今天,在荔湾区华西街意外发现竹升面的传统制作,十分惊喜!</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门口,师傅跨坐在竹竿上,利用身体的重量和腿部力量,一上一下地蹬踏,从右到左带动竹竿碾压面团,随后整理折叠面团,周而复始。</p> <p class="ql-block"> 师傅头戴耳机,边干活边听音乐,富有韵律地上下弹跳。旁边还架着一部手机,正在全程录像。</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一边饶有兴趣地观看、询问。师傅说一个面团要碾压1小时左右,直至把面团压得均匀、紧实、透薄。机器制面不仅难以达到这种细腻程度,而且还会过度破坏面筋结构,失去部分的麦香。</p> <p class="ql-block"> 师傅介绍,手工竹升面的原料只有高筋面粉、鸭蛋和碱水,而机器制面为了口感好,可能会有添加剂。(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切好后的面条细如银丝,散发出麦香和蛋香。(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现在还不到中午饭点,就餐人少。</p> <p class="ql-block"> 我点了小份的云吞面,尝一尝手工竹升面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端祥这碗面,亮黄的面条飘散在清汤中,云吞皮透出肉馅、韭黄点缀,看上去很有食欲。我按照压面师傅介绍的吃面顺序,先喝汤,再吃面,最后吃云吞。果然是汤色清澈鲜美、面条爽脆弹牙、云吞美味可口。</p> <p class="ql-block"> 竹升面的竹竿压面技术,不仅是制作美食的独特方法,更是凝结着智慧、汗水与坚守的传承。感谢店主对传统手艺的恪守和对非遗项目的宣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