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稀土公园

毛杰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我驻足在一块刻有“钪”字样的石碑前。碑上雕刻的人物形象仿佛在诉说着1879年那个重要的时刻,瑞典化学教授尼尔斯·L.F.·尼森与助手J.P.·尼森和Theodor Cleve一同揭开钪元素的神秘面纱。阳光洒在碑文上,微风拂过绿树,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那段科学探索的激情岁月。</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块雕刻着“钇”字的石雕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下,石雕上的文字清晰地记录着1807年C.A. Welsbach和G. Urbain发现钇的历程。驻足于此,我仿佛听见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低声讨论的声音,他们的执着与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座刻有“鲁”字的石雕纪念碑吸引了我的目光。碑下“Lutetium”的字样与中文拼音“lǔ”相映成趣,背景中的绿树与蓝天为这座纪念碑增添了庄重与宁静。石雕上还刻有“YU”字样及其拼音“Yǔ”,旁边是一位科学家的肖像,据说他曾为稀土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一片开阔的空地上,一块刻有钍元素信息的石碑静静矗立。碑文详细记载了1879年由瑞典人克利夫发现钍的过程,并以斯堪迪那维亚半岛的巴尔迪纳维亚命名。碑前的花卉点缀得恰到好处,让人在缅怀科学先驱的同时,也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之美。</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块刻有“铥”字样的石碑引人注目。碑上雕刻的人物形象旁写着“Thulium”,碑文讲述了1843年由瑞典人莫桑德尔发现铥的故事。晴朗的天空下,石碑显得格外庄重,仿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讲述那段科学探索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一座刻有“钬”元素符号的石雕矗立在绿树掩映之间,背景是蓝天与花草的交相辉映。石雕上刻有科学家Lecoq de Boisbaudran的名字及1878年发现钬的年份,让人不禁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铽”元素信息的石碑静静伫立,碑文记载了1843年由瑞典人莫桑德尔发现铽的过程,并以瑞典斯德哥尔摩尔德斯瓦命名。碑前的花卉与蓝天相映,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一角,一块刻有“钆”元素信息的石碑引人驻足。碑文讲述了1886年由加多林发现钆的故事,背景中的绿树与花卉为这座纪念碑增添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Europium”字样的石碑矗立在公园中,碑文讲述了1901年由法国人德马尔凯发现铕的过程,并以欧洲命名。不远处的标牌上,详细介绍了Eu与Nd元素的用途,背景中的植物与花朵为这片科学圣地增添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深处,一块刻有“普罗米修斯”字样的石碑静静伫立,碑文以篆书风格书写,讲述了原子能反应堆用过的铀燃料分离的故事。周围的植物与花朵为这座纪念碑增添了宁静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铈”元素信息的石碑矗立在绿树之间,碑文讲述了1803年由克劳普罗斯与伯奇共同发现铈的过程。驻足于此,仿佛能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一座刻有“镧”字的石碑静静伫立,碑文讲述了1839年由瑞典人莫桑德尔发现镧的过程,并借用希腊语中“隐藏”一词为其命名。背景中的树木与停放的车辆为这片宁静之地增添了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座刻有“Pm”与“Lu”元素符号的石雕纪念碑矗立在蓝天与绿树之间,碑上刻有科学家的肖像与文字介绍,让人感受到科学探索的庄重与纪念意义。</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镭”与“钍”元素符号的石碑静静伫立,碑文讲述了居里夫妇在放射性元素研究方面的贡献,并刻有他们的肖像。背景中的植物与蓝天让人感受到科学与自然的和谐共存。</p> <p class="ql-block">一座刻有“钬”字的石门框矗立在花丛之间,门框周围五彩斑斓的花朵与蓝天相映成趣,为这片科学圣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字样的石碑静静伫立,碑文以篆书风格书写,背景中的植物与花朵为这座纪念碑增添了宁静与美感。</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稀土公园”字样的石碑矗立在入口处,碑文详细介绍了公园的地理位置、建设背景与投资情况。蓝天白云下,石碑显得格外庄重,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到访者。</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钇”元素信息的石碑静静伫立,碑文讲述了1798年由约翰·加多林发现钇的过程,并以芬兰的拉普兰命名。碑前的花卉与蓝天相映,让人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一条铺有灰色石板的小路蜿蜒向前,路边种植着色彩斑斓的百日草,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背景中雕刻精美的石墙与拱形结构为这片科学圣地增添了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铽”字样的石碑静静伫立,碑上雕刻的人物肖像旁刻有生卒年份“1889-1955”,背景中的绿树与花朵为这座纪念碑增添了生机与美感。</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几位科学家形象的浮雕石碑矗立在绿树之间,碑上还刻有化学元素符号与名称,整体风格庄重,展现了科学与劳动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军人肖像的石碑静静伫立,碑旁刻有汉字“La”与英文“La”,下方刻有“1899-1992”的字样,背景中的树木与草地为这座纪念碑增添了宁静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一条铺有石砖的小路蜿蜒向前,石砖上镶嵌着多个元素符号,如Bi、Sn、Sb等,排列成网格状,仿佛在讲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条铺有石砖的小路延伸至远方,石砖上镶嵌着多个元素符号,如Ir、Rh、Ru等,排列整齐,仿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展示科学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一块铺有石砖的地面整洁有序,地面上刻有多个化学元素符号,如V、Cr、Mo等,排列整齐,仿佛在讲述元素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块标牌静静伫立,背景是花卉与绿树,标牌上详细介绍了铽与镨的用途,并提到了莫桑德在1843年与1842年分别发现这两种元素的过程。右下角的“稀土公园”标志为这片科学圣地增添了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一块黑色背景的石碑矗立在绿树之间,碑上用白色字体介绍了钆的用途与历史,并提到了其在医疗与核反应堆中的应用,背景中的植物与花朵为这座纪念碑增添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一块黑色与白色相间的指示牌矗立在绿树与花朵之间,详细介绍了镧的用途与发现历史,并提到了莫桑德在1839年发现镧的过程,背景中的植物与花朵为这片科学圣地增添了美感。</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稀土公园”字样的石碑矗立在入口处,碑上用金色大字写着“稀土公园”,并配有“包头”与英文“RARE EARTH PARK”的字样,背景中的蓝天与绿树为这片圣地增添了宁静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一块标牌静静伫立,背景是花卉与绿树,标牌上详细介绍了铈的用途,并提到了其化学符号Ce与汉字“铈”。另一块标牌则讲述了铥的发现历史,并介绍了其化学符号Tm与汉字“铥”。</p> <p class="ql-block">一块黑色与白色相间的指示牌矗立在绿树与花朵之间,详细介绍了镥的用途与发现历史,并提到了1907年由韦尔斯巴赫与乌贝恩分别发现镥的过程,背景中的植物与花朵为这片科学圣地增添了美感。</p> <p class="ql-block">一块标牌静静伫立,背景是户外植物与地面,标牌上详细介绍了铈的用途与发现历史,并提到了其化学符号Ce与汉字“铈”。</p> <p class="ql-block">一块介绍用途的指示牌矗立在绿树之间,背景是植物与地面,标牌上用文字与化学元素符号介绍了稀土元素的用途。</p> <p class="ql-block">一块黑色与白色相间的指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