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民国37年户籍卡竟还在

大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46年5月5日民国政府还都南京,</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中山陵举行还都盛典,</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各行各业渐次兴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民众纷纷留影于照相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许多人的照片都没能妥善保存下来。而南京市档案馆收藏的,创建于1946—1948年的南京户籍档案卡,提供了一次与祖辈“重遇”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最近,随着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不少南京市民,也来到南京市档案馆查询祖辈档案。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有一位老人是子女带着来的,查到了他父亲的一张民国户籍卡,老人当时很激动,老人说从来不知道父亲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他父亲的墓碑上至今也没有照片。</p><p class="ql-block">下面几页户籍页面,是我的侄子曹东到南京档案舘查询,工作人员给予摘录提供,近80年,还是民国时期的档案資料保持完好,字迹清晰无污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音乐《我们这一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人 曹大源(1949 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我当年户口本上一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是在南京市档案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查到自己民国时期的户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我父亲&lt;曹国宝&gt;当年户口本上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我哥&lt;曹大林&gt;当年户口本上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市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处工作人员介绍,民国户籍卡是2006年南京市公安局在浦口区的一个仓库中发现的。由于常年无人问津,部分卡片已经虫蛀或者霉烂。移交给南京市档案馆后,工作人员进行了4到5年的大规模修复,最终形成电子档案,面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目前,户籍卡共有154万张,查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p><p class="ql-block">首先,被查人要确定在1946—1948年居住在南京城区;</p><p class="ql-block">其次,申请者要尽可能提供包括姓名、出生日期、住址、职业等在内的信息,便于他们筛选、对比。</p><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有的有剪过的痕迹,工作人员分析可能从自己的家庭合照剪下来了,有的是自己到照相馆拍摄的。</p><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还介绍,当时的填表人如果没有照片,需用指纹作为他们的代表,而指纹中的“斗”(指纹)用画圈表示,簸(箕指纹)用三角表示。</p><p class="ql-block">南京市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处相关负责人说,“申请的地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一些海外同胞,我们增加了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全力以赴。”</p><p class="ql-block">南京市档案馆统计,自7月23日以来,总计接待查档者6000余人,最高一天达到1200人。</p><p class="ql-block">起初,大家可能只是因为好奇,自己的祖辈长什么模样。从那些泛黄的户籍卡中搜寻到的信息,却还原出一个个具体家庭的遭遇。它们是南京大屠杀的旁证,透过一双双祖辈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他们遭遇暴行留下的创伤,更看到了他们眼中不曾被磨灭的骨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何索取户籍页面内容:</p><p class="ql-block">现在南京档案馆可以查询1946-1948民国档案 在我的南京app-智慧档案中预约</p> <p class="ql-block">我的南京 app上搜索智慧档案</p><p class="ql-block">或者到南京市档案馆(建邺区梦都大街)现场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