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加拿大自然风光掠影

文章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 文章</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1149183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3年9月10日,我和吴炯耀夫妇结伴,前往加拿大、美国旅游(自由行)。我们从上海启程,飞往多伦多。严明夫妇热情接机,并设家宴招待我们。老同学久别重逢,分外高兴。一连几天,严明夫妇竭尽地主之谊,驾车陪同我们在多伦多附近游玩。后来,我们还参加当地旅行社的“加东海洋三省七日游”......。加拿大的自然景观和美丽风光,让我们大开眼界,心旷神怡。这是一段令人怀念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9月23日,我们告别加拿大,飞往美国芝加哥,与甘正中同学相会。</p><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自由行”。是有意放慢生活节奏。深入体验异国他乡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以追求心灵的愉悦和身心的放松。我们用相机记录了一幅幅美丽的瞬间。回国之后,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和视频,别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 当时没有《美篇》。这些照片只能在小范围传看。随着时间流逝,此事渐渐淡忘。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期间发生许多大事。当年自由行的当事人吴炯耀、甘正中同学已不幸仙逝。悲痛至极。</p><p class="ql-block"> 然而,所幸那些美丽的瞬间(照片),已被时光悄悄定格在电脑里。 </p><p class="ql-block"> 所以,有时玩电脑,我偶尔会翻看一下当年自由行的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在述说不同的故事,还是那么有滋有味。这时,记忆的大门轻轻打开。许多愉快的往事会在脑海里浮现。又是一次愉悦满满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静下心来,分类整理这些照片,制作成《美篇》,以作纪念,与大家分享。</p> ▲<b><i>加拿大“自由行”线路图</i></b> <p class="ql-block"><b>(一)加拿大海岸</b></p><p class="ql-block"> 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人口却只有3000多万人。加拿大国土与三大海洋接壤,西临太平洋,东靠大西洋,北接北冰洋。拥有全球最长最壮丽的海岸线,长达24.38万公里。且淡水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繁多。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壮丽的自然奇观。独特的清凉夏季,和枫叶艳红的秋天。</p><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一次来到大西洋的海岸边。迎着清凉的海风,站在海岸边的红砂岩石上,向远处眺望。蔚蓝的晴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墨蓝深邃的海水,翻腾起汹涌的海浪,拍打着海岸,溅喷起雪白的浪花,发出阵阵怒吼声。</p> ▲<i>小视频:我们第一次来到大西洋的海岸边。</i> <p class="ql-block"><b>(二)尼亚加拉大瀑布</b></p><p class="ql-block"> 尼亚加拉大瀑布以其雄伟的景观而著称。另有“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美誉。大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部地区,大瀑布分为两大部分:马蹄形瀑布(加拿大境内),高53米,曲折脊线(宽)约670米。美利坚瀑布(美国境内),高55米,宽320米。</p><p class="ql-block"> 从伊利湖出发的浩浩荡荡,奔腾而来的尼亚加拉河巨量水流经此地。突然,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断崖一字排开,横跨数百米,且垂直跌落50多米。以致巨量的水流到此戛然而止。只能以银河倾泻之势,直泻冲下断崖。形成了这一幕巨大无比,壮观宏伟,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大瀑布。</p><p class="ql-block"> 同时,大瀑布直泻溅起的丰沛浩瀚的水雾汽,在阳光的照耀下,天空出现美丽的七彩虹。巨量水流的撞击声声,轰鸣如雷,震人心魄。直传数里之外。</p><p class="ql-block"> 太震撼了!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难以名状的视觉享受。经历一次,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i>在前往“大瀑布景区”的路上。我们仰望天空的“彩虹”。</i></p> ▲<i>我们进入“大瀑布景区”观望台内。</i> ▲<i>有人在卖唱。观望台左侧:远处可见“美利坚瀑布”。</i> <p class="ql-block">▲<i>我们站在景区观望台远眺。右侧:马蹄形瀑布(加拿大境内),左侧:美利坚瀑布(美国境内)。</i></p> <p class="ql-block">▲<i>美利坚瀑布的全貌(美国境内)。</i></p> <p class="ql-block">▲<i>有一艘游船在大雾和激流中颠簸,正朝着“马蹄形瀑布”的方向,逆流行驶。</i></p> <p class="ql-block">▲<i>游船慢慢靠近“马蹄形瀑布”。</i></p> <p class="ql-block">▲<i>游船的身影愈来愈小。</i></p> <p class="ql-block">▲<i>游船已在“马蹄形瀑布”前停下,准备返航。</i></p> <p class="ql-block">▲这是“<i>游船码头”。我们登上游船(雾中少女号)。出发前,每人发一件雨衣。</i></p> <p class="ql-block"><i>▲上船后,我们穿上雨衣,在大雾中拍照。</i></p> <p class="ql-block">▲<i>我们的游船,顺利与“美利坚瀑布”擦肩而过。</i></p> <p class="ql-block">▲<i>我们的游船在大雾和激流中颠簸前进。最终在“马蹄形瀑布”前,停止前进。大约停留5~10分钟后,返航。</i></p> ▲<i>小视频:尼亚加拉大瀑布全景。</i> <p class="ql-block">▲“<i>游船”结束后,我们来到另一观望台,近距离观赏“马蹄形瀑布”。</i></p> <p class="ql-block">▲<i>背景:美利坚瀑布</i></p> <p class="ql-block">▲<i>背景:马蹄形瀑布</i></p> <p class="ql-block">▲<i>背景:马蹄形瀑布</i></p> <p class="ql-block"><b>(三)三文鱼回游</b></p><p class="ql-block"> 每年7月~10月间,成千上万条三文鱼,从多伦多附近的圣劳伦斯河的出海口(大西洋)逆流而上,最后抵达上游的五大湖区。在这漫长的回游路上,三文鱼坚韧不拔地逆流而上,历经千辛万苦,穿过激流浅滩。身体不停地跳跃,跃过一道道屏障。终于抵达上游的一个平静的湖面产卵,繁衍后代。三文鱼产卵后,随即死亡,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br></p><p class="ql-block"> 不久,小三文鱼苗诞生了。但是,它们注定要离开自己的出生地。顺流而下,重归海洋。海洋才是三文鱼的家,它们在海洋中茁壮成长。成年之后,三文鱼又会沿着父辈的“长征”路,逆流回游。奇怪的是,它们总能准确地找到母亲产卵的地方,重复同样的悲壮。这恰是大自然生物链的神奇之处。</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多伦多市郊外,在一处设有拦河坝的河段上。观看三文鱼回游壮举。显然,三文鱼无法跨越河坝的。为了三文鱼回游的自然生态。人们煞费苦心,另辟蹊径。为三文鱼开辟新的“回游通道”。在拦河坝的旁边开凿一个涵洞。涵洞横穿拦河坝。使上游河水通过涵洞,源源不断地流出。此时,三文鱼朝着涵洞出口处,奋不顾身,一次又一次地跳跃,不畏艰辛,不惜失败。优胜劣汰,自然法则。优者闯入涵洞,逆流而上。劣者在此了结一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i>拦河坝。三文鱼是无法跨越河坝的。</i></p> <p class="ql-block">▲<i>拦河坝的登梯,可登上拦河坝的观望台。</i></p> <p class="ql-block">▲从侧面的“观望台”,观看<i>拦河坝。</i></p> ▲<i>为三文鱼开辟新的“回游通道”。在拦河坝的旁边开凿一个涵洞。上游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出。</i> <p class="ql-block">▲<i>涵洞的两旁放置帆布条。以缓冲三文鱼跳跃时,与涵洞外墙的碰撞,受伤。真可谓用心良苦。(这是唯一拍到三文鱼瞬间跳跃“龙门”的照片,看箭头指向。)</i></p> ▲<i>小视频:三文鱼朝着涵洞出口处,奋不顾身,一次又一次地跳跃,不畏艰辛,不惜失败。(小视频真实还原三文鱼跳跃“龙门”的情景。)</i> <p class="ql-block">▲<i>拦河坝的下游。河床里众多三文鱼,黑压压一片,相互拥挤,争先恐后,逆流而上。</i></p> ▲<i>小视频:河床里众多三文鱼,逆流而上。有人钓鱼。</i> <p class="ql-block"><b>(四)千岛湖</b></p><p class="ql-block"> 加拿大安大略湖的丰沛的湖水,流入圣劳伦斯河。沿着圣劳伦斯河河湾,散落着大小不一的天然岛屿1865个。故称“千岛湖”。</p><p class="ql-block"> 河湾的中心分界线将千岛湖一分为二。南岸是美国纽约州,北岸则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属于加拿大的岛屿约占2/3,美国的岛屿占1/3,大都是面积较大,且有深水水道通往大湖。</p><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游轮。游览“千岛湖”。游轮在湖面规定的水道缓缓行驶,与水道旁的岛屿擦肩而过。我们站在甲板上,迎面凉风习习,尽情观赏眼前的美景。湖面广阔、宁静。湖水深邃、碧蓝。岛屿如繁星点点,遍布湖面。据传,这些岛屿都属私人领地。每个岛屿都被精心修建。一眼望去,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小桥别墅,白墙红瓦,相互辉映,宛如童话中的仙境。</p> ▲<i>这个岛面积较大,有码头,有别墅,绿树成荫。</i> ▲<i>我们也是乘坐这样的的游船,游览。</i> ▲<i>广阔的湖面</i> ▲<i>快艇在湖面上驰骋。</i> ▲<i>最小的一个岛。</i> ▲<i>万绿丛中一点红。</i> ▲<i>古城堡</i> ▲<i>湖面上,一小岛,岛上只有一间房子,一棵树。</i> <p class="ql-block"><b>(五)爱德华王子岛</b></p><p class="ql-block"> 爱德华王子岛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壮丽的海洋景观。细柔的白色沙滩是天然海滨浴场。素有“海湾公园”之雅称。‌该岛地势平坦,广阔的田野,绿浪起伏,一望无际。土地呈红褐色,土质肥沃。以盛产土豆和龙虾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在旅途中,我们乘坐的大巴,一连几天,都在播放连续剧《安妮的小绿屋》。且有中文字幕和配音, 大受中国游客欢迎。该剧改编于小说《Anne of Green Gables》(另译:绿山墙的安妮)。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创作于1904年。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妮的红发女孩,在绿山墙农场的童年故事。小说以其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世界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p><p class="ql-block"> 爱德华王子岛是小说作者的故乡。据说,后人为纪念这位作家,她的故居“小绿屋”,现已成为“安妮的小屋”主题公园。一座保留完好的十九世纪风格的农家小院。重现十九世纪加拿大农村的家居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 今天,“安妮的小屋”主题公园,俨然成为爱德华王子岛的旅游的打卡热点。我们抵达爱德华王子岛后,直奔“安妮的小屋”的主题公园。由于事先知晓《安妮的小屋》的故事。所以,公园内的所见所闻,我们倍感亲切,不觉陌生。</p> ▲<i>爱德华王子岛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壮丽的海洋景观。</i> ▲<i>岛上早已废弃的铁路设施。</i> ▲<i>联邦大桥是一座全长12.9公里的跨海公路大桥,连接爱德华王子岛与加拿大陆地(新不伦瑞克省) ,于1997年建成通车。</i> ▲<i>爱德华王子岛以盛产土豆和龙虾闻名于世。这是岛上“大龙虾的巨型广告”,吸引游客。</i> ▲<i>旅游中的中午餐,每人一份,价格实惠。</i> ▲<i>小视频:饭店门口,一个“大龙虾实物标本”广告。播放音乐,做叩拜状。招揽顾客。</i> ▲<i>“安妮的小绿屋”主题公园。</i> ▲<i>一座保留完好的十九世纪风格的农家小院。</i> ▲<i>安妮的故居“小绿屋”。</i> ▲<i>重现十九世纪,加拿大农村的家居生活场景。</i> ▲<i>饲料房。电动农具(饲料粉碎机)。</i> ▲<i>安妮的故居,小绿屋内的家具,摆设。</i> ▲<i>这是100年前的“纺纱机”。</i> ▲<i>这是100年前的“缝纫机”。</i> <p class="ql-block"><b>(六)好望角石林(芬迪湾)</b></p><p class="ql-block"> 芬迪湾的海岸边,伫立着一大片呈红褐色的,红砂岩石柱群。取名,好望角石林。</p><p class="ql-block"> 芬迪湾另一著名美景: “潮汐”。这是世界最高落差的潮汐‌,高达16米。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 海水退潮时,我们走下海底沙滩。漫步在沙滩的红砂岩石林之中。走近那些鬼斧神工,形态各异的红砂岩石柱。可从不同的侧面,观赏岩石柱。岩石柱大多呈上粗下窄的花瓶状,底部被海水蚀刻成一个个的前后相通的洞穴与拱桥。此时,任你天马行空,遐想联翩。猜猜这些岩石柱与哪些动物相似?又一次感悟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p><p class="ql-block"> 海水涨潮时,滔天的巨浪,从天际线那边呼啸奔腾而来。很快淹没海底沙滩。傍晚日落时分,夕阳映照红砂岩石柱上,如火焰燃烧。慢慢等待最后一点夕阳的余晖,湮没在海天交界线上。</p> <p class="ql-block">▲<i>海水退潮时,游客可通过这部“铁梯”。从岸边的高处,走下海底。漫步海底沙滩,观赏红砂岩石林。</i></p> ▲<i>海岸和海底沙滩之间的高度,落差很大。</i> ▲<i>从这个方向看去,这座小石柱像“一头熊”。</i> ▲<i>另一个方向(背光),这座石柱像什么呢?</i> ▲<i>阳光直射的方向,这座石柱的真实的情形。</i> <p class="ql-block"><b>(七)河水倒流奇观</b></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河的激流,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呼啸着向前冲去,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其实,这不是河水,而是海水。</p><p class="ql-block"> 这是入海口芬迪湾“潮汐‌”的一大杰作。芬迪湾地形比较狭窄,大西洋涨潮时,大量的海水会倒灌入芬迪海湾,并急速把海水推高。海水与顺流而下的河水交汇,形成巨大漩涡。于是,海水反而推动河水“逆流而上”,形成河水倒流的奇观。</p> ▲<i>海水与顺流而下的河水交汇,形成巨大漩涡。发出天崩地裂的吼声。</i> ▲<i>小视频:河水倒流的奇观。</i> <p class="ql-block"><b>(八)后记</b></p><p class="ql-block"> 行文至此,我不得不赞叹。加拿大的“水资源”太丰富了。该国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都离不开“水”,或与“水”息息相关。例如: 漫长的海岸线,尼亚加拉大瀑布,三文鱼回游,芬迪湾的潮汐,千岛湖,等等。</p><p class="ql-block"> 水是液体,水没有形状,水会流动。所以,水的自然风光往往是“动态”的,是一种特殊的水的“动态美”。这种美是静态照片无法演绎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特意抓拍了几个水的自然风光的小视频。这些小视频有画面,有动感,还有录音。可真实地复原 (录制) 水的自然风光的“动态美”。今天,我将小视频和图片一并加入本文。以期本文内容更为充实,图文并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