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3日(农历闰六月十一亥时)姑母郝珍平去世,订于8月11日在凉城西门外宽油路安鼓,12日未时起棺出殡。四兄弟回凉城奔丧,上午9点到达凉城,外地亲戚都基本到达,下午5点安鼓时间很有余,我们约上十八号表兄王二换一同前往曹碾柳卜湾,寻找曾祖父郝安全坟地以及父辈们口传的一些地点。</p><p class="ql-block">郝安全:江湖人称郝巴子,清末秀才、通《万法归宗》、看风水、懂中医。</p> <p class="ql-block">俯瞰柳卜湾村全貌</p> <p class="ql-block">山西五台县郝家垴康熙年间出口外的第一位老祖郝吉墓地(距今约300多年),柳卜湾村口正东山坡上被盗。</p> <p class="ql-block"> 柳卜湾村口东坡,是康熙年间出口外的第一位老祖郝吉的大墓,郝吉→郝安全中间约有200多年(八一一十代人),水泉娄和切刀把都有郝家坟地,水泉娄的满语核心含义是“水眼”,源自满语“xeri”,蒙古语是坏水泉,反映了当地语言与文化的交融性。切刀把坟地在郝安全坟地北面山沟,四十年前郝丕椿和杨密锁放牛时还有几个小土堆,现在估计也没有痕迹了。</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泉水</p> <p class="ql-block"> 路途比较顺利(去年在马头山林区新修的一条通往曹碾的森林便道),11点到达柳卜湾村,村子因拆乡并镇废弃,杂草丛生,哈里海有2米多高,用铁锹开道才进的村子,在王二换、王四换的指认下找到了郝安全生前的院落。旧院被挖宝的人不知道翻了多少遍,院子里卵石有好多堆。</p> <p class="ql-block">搬迁后的房子残垣断壁</p> <p class="ql-block"> 这次主要是寻找曾祖父郝安全墓地以及父辈口传讲到的地名,从南面出村往西通往七星台,在王四的带领下我们一边采摘麻麻花,一边行走在通往山顶的小路上(原出村的牛车道)。今年雨水多,小道上水流潺潺,道路两旁草地里到处是泉水,路不太好走,五里地用时一小时终于登上七星台,看到了石字窑,至于石字窑是什么年代挖的无从考证,我认为是康熙年间出口外给满族人种地的雇农挖的,原窑洞已坍塌,在原址上九号养牛人又新修了四口窑洞,切刀把在七星台的北面山沟。</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十字窑原址现以翻新,四十年代躲兵时的藏身处。</p> <p class="ql-block">柳卜湾村现存只有这一片大柳树</p> <p class="ql-block"> 上山从曾祖父郝安全墓地旁走过也没有看到,在返回的路上,踫到九号的牛倌才给指引,沙帽山下一片大柳村的地方是郝巴子墓地,兄弟三人折返回到大柳树下清理了树下的荨麻才看到,曾祖父郝安全大约去世于40年代距今也有八十多年了,大柳树枝繁叶茂谁能想到这是一株坟村。曾祖父郝安全墓地四周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脚下是三爷爷同林、四爷爷四花头的墓地,是土堆,在牛倌的再次确认下,用准备好的红哈达、黄裱纸、香以及供品祭拜,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柳卜湾终于见到曾祖父郝安全(郝巴子先生)的合葬墓(妻贺氏、庞氏),这个墓地是郝巴子先生自已选择的,某年他途径马头山七星台沙帽山看到蛇盘兔的景象,头枕沙帽山放眼凤凰单展翅,墓地前方泉水长流,是上等福地好风水。</p> <p class="ql-block">郝安全墓地:头带官帽,放眼凤凰展翅,坟前溪水长流。</p> <p class="ql-block">坟对面山坡像一只凤凰展开的翅膀的形状(凤凰展翅)</p> <p class="ql-block">大柳树是坟树,坟后是沙冒儿山像古代官帽。</p> <p class="ql-block">从七星台进村的牛车路,今年雨水长,现在成了小溪。</p> <p class="ql-block">北柴胡</p> <p class="ql-block">祖居五台郝家垴,康熙年间出口外。</p><p class="ql-block">助马口外东西圈,康熙征西皇粮庄。</p><p class="ql-block">十五锅头来军垦,晋北农民来佃种。</p><p class="ql-block">凉城曹碾创业艰,马头山畔散枝叶。</p><p class="ql-block">三百年后游故地,拆乡并镇无故人。</p><p class="ql-block">岁月苍桑炊烟去,鸡鸣狗叫听不见。</p><p class="ql-block">残垣断壁草木荒,心中莫名的悲凉!</p> <p class="ql-block"> 回家,是天下游子梦寐以求的心愿,我一生都在寻找父亲的家,父亲兄弟三人在外漂泊一生终也没回到家,1942年2月14曰除夕,父亲12岁半夜被逼迫离家逃命,离开生他养他的家乡,终生再也没有回过出生地,今天我带着爷爷、父亲两代人的遗愿,回到故乡柳卜湾村,见到饱经沧桑三百多年的老村,祭拜了先祖,了却了漂泊游子多年的夙愿,这条回家之路,我又整整走了三十八年。故乡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是灵魂的归宿,是游子心中永恒的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