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张君挨批都是因为贫困户周幺儿闹的。</p><p class="ql-block">周幺儿是张君承包的贫困户,此人从小好吃懒做,偷鸡摸狗,村里人对他不厌其烦。他一见张君,就对他说,要想让他脱贫,就必须让他养鸡,数目不能少于两百只。张君向局里汇报,局里马上拨钱买了两百只半大的土鸡交给周幺儿圈养。周幺儿养了一个礼拜,鸡少了二十几只,他来找张君,说这些鸡水土不服,死了。</p><p class="ql-block">张君自己掏钱又去买了二十几只鸡,帮周幺儿补齐两百只。没想到没隔几天,周幺儿的鸡又少了十来只,张君只好又买鸡给他补上。</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周幺儿的鸡隔三差五就会少个十只八只,鸡一少周幺儿就来找张君,张君再花钱给他补上。</p><p class="ql-block">张君被周幺儿折腾得够呛,村支书说,周幺儿这狗日的肯定把鸡卖了打酒喝了!张君不相信,有人给他发了几张周幺儿在场上卖鸡的照片,张君这才信了书记的话。</p><p class="ql-block">张君第一次对贫困户周幺儿发了火,他说你这样做是一种欺骗行为,是会破坏县里的扶贫大局的!你今后再偷着卖鸡,你就自己看着办,我肯定不会再给你补鸡了。</p><p class="ql-block">周幺儿冷笑一声,说,“好,那咱就走着瞧”。第二天,周幺儿一下子卖了五十只鸡,用卖鸡的钱请朋友下了一顿馆子,在镇上打了两天十元的大麻将。</p><p class="ql-block">正好这时,市扶贫工作组下来检查工作,查到周幺儿的鸡比上报的数目少了一半,问他什么原因,周幺儿说养鸡没经验,病死了,他找张干事,张干事说工作忙没功夫搭理他。</p><p class="ql-block">张君申辩无力,挨了个全县通报批评,只得忍气吞声自己花钱买了百十来只鸡给周幺儿补上。周幺儿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对张君说“对不起了哦张干事”,接着便和张君继续玩这种卖鸡补鸡的游戏。</p><p class="ql-block">盘龙村的村支书老万是周幺儿的高辈子,张君来找李嘉,希望李嘉找找老万,让老万管管这个地痞无赖。</p><p class="ql-block">老万是个耿直人,他把周幺儿叫来,当着张君和李嘉的面,狠狠地把周幺儿臭骂了一顿,还在周幺儿的屁股上踹了两脚。周幺儿陪着笑脸,连声说,张干事,今后不敢了,不敢了。</p><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李嘉常常不自觉地想起张君,她的眼前常常晃动着张君的模样,心里对张君有一种欲罢不能、欲语还休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一年前,张君在城里最漂亮的咖啡馆里,郑重其事地向李嘉提出了“耍朋友”的请求。李嘉对这位知识渊博、心地善良、具有绅士风度的年轻人本有好感,便答应了他,说好双方先交往一段时间试试。</p><p class="ql-block">交往不久,李嘉知道了张君的父母都是县里的领导。按理说,男朋友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哪个姑娘都会欣喜若狂,而李嘉却恰恰相反,她开始疏远张君,最后还以性格不合为由,向张君提出中止交往。</p><p class="ql-block">李嘉的祖上,不知什么原因,从清末就立下规矩,后世之人,不得当官,不得与官宦之家联姻。几代人下来,都照着祖宗的这个规矩行事,不想到了李嘉曾爷爷这辈,老爷子不信邪,破戒当了国民党的官,官没当几天,全国解放,老爷子成了被镇压的对象。临死前他把爷爷叫到面前说:“我坏了祖宗旳规矩,遭如此之祸罪有应得,你定要引以为戒,从你开始,再也不要逾越祖训啊!”</p><p class="ql-block">李嘉不答应陈斌的追求正是受了祖宗这个规矩的约束,斩断她与张君的交往也同样是迫不得已。</p><p class="ql-block">其实,李嘉的父亲对陈斌和张君都很喜欢,他恨不得再多生一个女儿,好一下把这两个青年才俊都揽入膝下作女婿。他在祖训和女儿的幸福之间思考再三,最后对李嘉说:“祖宗立下不当官不与官宦之家联姻的规定,那是因为旧社会历朝历代官场险恶,为官之人大都贪污腐化,为害人民。但我们身处新时代,你若能找到清明的为官之人或为官之家,还是可以交往的!”</p><p class="ql-block">李嘉明白父亲的意思,他是想让她在陈斌与张君之中作个选择。</p><p class="ql-block">07</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李嘉正在村上的办公室开会,突然接到县医院的电话,说她父亲因为脑梗正在医院抢救。</p><p class="ql-block">李嘉脑袋“嗡”的一声,她下意识给张君打了个电话,便心急火燎地往县医院赶。来到医院急救室,她看见陈斌正坐在急救室的门口。陈斌把满脸忧伤的李嘉扶到椅上坐下,告诉她不要担心,他已经把一切安排妥当,她父亲应该没有大碍了。</p><p class="ql-block">不一会,张君也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三个人默默无语地坐在长椅上,耐心等待着病房里的消息。</p><p class="ql-block">终于,护士长和医生走了出来,医生对他们说,幸好病人送来及时,否则再晚十分钟可能就没得救了。</p><p class="ql-block">“这都多亏了陈局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护士长对李嘉补充说。</p><p class="ql-block">原来,今天上午,李嘉的父亲走在街上突然犯病,倒在路边人事不醒,路过的行人熟视无睹,个个绕道而行。陈斌刚好路过这里,他急忙要了一辆救护车,把李嘉的父亲送进了医院。</p><p class="ql-block">李嘉向陈斌投去感激的目光。</p><p class="ql-block">一个礼拜后,李嘉接父亲出院,回到家里,父亲对李嘉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陈斌这娃儿,中,是个好官,可以作我的女婿!”</p><p class="ql-block">一边是父亲的首肯,一边是陈斌细致入微温暖入心的攻势,李嘉爱情的天平迅速地向陈斌倾斜了过去。</p><p class="ql-block">陈斌和李嘉,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冤家,所有人似乎都一致认为,他们是铁打的鸳鸯、同枝的凤凰、注定的白头夫妻。双方的母亲一碰头,互相便叫起了亲家,两人直接就把他们的婚礼定在了两月后的十月国庆节。</p><p class="ql-block">国庆节就要结婚?陈斌没意见,李嘉犹豫了一下,也没有意见。</p><p class="ql-block">08</p><p class="ql-block">听说陈斌和李嘉定了婚期,张君破天荒地来歌厅找陈红,说是要和她商量商量他们俩当伴郎伴娘的事。陈红说算了吧,我还是陪你喝点酒唱会歌吧。</p><p class="ql-block">陈红虽然不喜欢张君的性格,但他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同学感情,她一直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看待。</p><p class="ql-block">“你别老唱邓丽君那些软绵绵的老歌了,”陈红给张君倒上一杯啤酒:“君君你多点阳刚之气嘛,如果你身上男人味重一点,说不定国庆节婚礼上,你就不是伴郎而是新郎了!”</p><p class="ql-block">张君把话简往沙发上一丢,接过陈红递过来的啤酒,一口闷下,“大哥莫说二哥,如果你温柔一点,身上的土匪气少一点,国庆节你可能就不是伴娘而是新娘了!”</p><p class="ql-block">“哎,君君,不是我说你,你一点都不争气,你追不到嘉嘉,害得我和陈斌也没戏了。其实啊,在嘉嘉的心里,你还是很有份量的。”</p><p class="ql-block">“何以见得?”</p><p class="ql-block">“每次我在她面前说你坏话的时候,她都是护着你的。”</p><p class="ql-block">张君陷入了沉默。他一直全身心地爱着嘉嘉,把她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但他希望他的爱,不会给她带来任何的负累,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因此,他全然尊重嘉嘉的选择,不论她选择谁,只要她幸福,自己心里再疼,他也只会在一旁默默地为她祝福。</p><p class="ql-block">张君时常环顾李嘉的四周,观察是否有什么对她不利的因素出现,如果有,他便会不露痕迹地为她消除掉。李嘉到盘龙村去扶贫,他比谁都紧张,他跟着她的足迹四处转悠,生怕在荒郊野外,李嘉会发生什么不测之事。</p><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扶贫局一个哥们小郑给他打来电话,说这次市里的督查组下来检查工作,查出了不少问题,其中就有盘龙村的事。</p><p class="ql-block">督查组的副组长姓程,五十来岁,据说是省作家协会会员,写过不少小说和诗歌,自认风流倜傥,有唐伯虎的遗风。但是,人们背地里评价他,说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色鬼。他经常私下吹嘘,说只要是他喜欢的美女,他都要想法约上一会,说是这样可以保持他的创作灵感。</p><p class="ql-block">这个小郑说,他一到N城,就有意无意地检查李嘉的工作。他这一查,还真在李嘉的身上找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不用说,他是想用这些问题作筹码,好在这个让人心痒痒的美人儿身上施展点儿拳脚。</p><p class="ql-block">听完哥们的话,张君心里既气愤又担心,他一定不能让李嘉中了这个老色鬼的套儿。他今天来找陈红,也有因为这件事心里烦闷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