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夏天,是我第二次来到黔西南兴义万峰林,变化之大令人惊叹。第一次来是2014年的夏天,那时的景区大门简陋,只有一个收费窗口。如今,门口矗立着徐家客塑像,游客中心宽敞明亮,70岁以上及免费游客有专门通道。走过闸口,乘电梯进入通往景区的通道,这里宛如一座博物馆,墙上的图文介绍着黔西南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布依族、苗族的生活,让游客在欣赏山水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般的通道,墙上的图文让我不由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些关于黔西南的气候、地理与人文知识。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的认知,也让即将开始的旅程多了一份期待。</p> <p class="ql-block">兴义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喀斯特地形地貌占71.5%,丘陵占20.5%,被誉为山的王国。</p> <p class="ql-block">黔西南州地处珠江流域上游,境内主要河流均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北盘江,黄泥河等20余条河流纵横交错,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1万千瓦,称为水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兴义的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海拔低于昆明,高于贵阳,阳光和煦、空气清新滋润、气候舒适宜人既不闷热也不寒冷,是理想的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加油”一词作为鼓励性用语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但“加油”一词的来历你知道吗?道光年间,贵州兴义知府张锳(张之洞之父)为鼓励寒门学子,每晚派差役为挑灯夜读者添加桐油,并送上"祝相公读书用功"的祝福,持续14年的善举使当地考取进士3人、举人30人,添加桐同油派生出”加油“一词,成为激励奋进的代名词,原来一句简单的“加油”,竟承载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张锳的善举不仅改变了当时学子的命运,也影响了后世,如今的兴义八中在全国百强中学中排名第84位,连续两年高考清北录取人数全省第一,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骄傲,更是对“加油”精神的最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一角,我看到了布依族妇女的服饰展示。她们的衣着色彩斑斓,刺绣精美,体现了布依族独特的审美与文化。我想象着她们在田间劳作、节日舞蹈时的模样,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兴义的美食也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布依族的鸡蛋炒饭,又称“万峰林蛋炒饭”。这道菜以当地稻米、土鸡蛋、糟辣椒和猪油渣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制作而成,香气扑鼻,令人垂涎。</p> <p class="ql-block">鸡蛋炒饭中加入一点糟辣椒(湖南称剁辣椒),酸辣适口,是这道菜的灵魂所在,也是我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万峰林得名于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因两万余座山峰密集如林而得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赞誉:“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p> <p class="ql-block">走过博物馆,我们来到乘坐观光车的地方。虽然已是下午,游客不多,但从整齐的设施和宽敞的候车区,仍能想象出人潮涌动时的壮观景象。我们登上观光车,准备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制度的改进让我感到惊喜,观光车为循环线路,中途可自由上下车,凭票当日不限次乘坐,只需佩戴手环,便可自由上下车,随意逗留。这种灵活的安排不仅提升了游览体验,也减少了拥挤与安全隐患。我站在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的山峰与稻田,心中充满了惬意。</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观景台旁,我看到一棵巨大的树下搭着一个竹木小屋,旁边立着一块白色的标志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屋上,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感受这份宁静与自然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山峰层叠,植被茂密,大山峰中有一较小的山峰被大的山峰簇拥着被称为众星捧月</p> <p class="ql-block">众星棒月石碑旁的示意牌</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山林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山峦与村庄交相辉兴义的美,不仅在于山水,更在于那份质朴</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14年</p> <p class="ql-block">喀斯特地貌的山峰层叠,植被茂密,山间偶尔可见几块水域,宁静而美丽。我站在观景台上,望着这片壮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山峦与稻田交相辉映,几栋传统的白墙黑瓦房屋静静地伫立在山脚下。天空阴沉,却更显出这份宁静与质朴,我站在观景台上,望着这片乡村景色,原生态的粮食和蔬菜,自给自足的生活状况,这就是现代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稻田景观被精心划分成不同形状的图案,稻田变成彩色的</p> <p class="ql-block">八卦田是一片天然形成的田地,平卧在纳灰寨农田中央,造型神奇迷离,田中三个天然地漏被称为“地眼”,深不见底。每逢雨后,地眼积水成潭,倒映天光云影,宛如大地凝视苍穹的眼眸,纳灰河在田中穿过,却又消失在田野中,据考察,此河在地下穿延,汇入在二十多公里外万峰湖里,并汇入珠江。</p> <p class="ql-block">八卦田旁边的小河流。摄于2014年</p> <p class="ql-block">八卦田在春季以油菜花或水稻为边界,形成独特的几何图案。从高空俯瞰,金色花田与绿色稻田交织,色彩斑斓,宛如天然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走近八卦田,摄于2014年</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六六大顺峰”字样的石头矗立在山间,背景是连绵的山峰与绿色植被,一眼看去只有五座山峰,仔细一数却是六座山峰,非常神奇,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灵气。</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4年</p> <p class="ql-block">山上拍的六六大顺峰</p> <p class="ql-block">山下拍六六大顺峰</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缓缓行驶在环山路上,沿途是连绵的稻田与山峦。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田野上,稻田中用紫叶水稻拼出的“福”字图案格外醒目。远处的村庄与山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一旁,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夏天,可以看到苍翠欲滴的水稻;秋天,金灿灿的稻田成为了景中美丽的点缀,稻香更是扑鼻而来,从高处的观景台俯瞰,“福”字稻田色彩斑斓,像是被打翻的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福字田,观光车就来了山脚下,来到纳灰村,</p> <p class="ql-block">纳灰村里你可以步行漫步在绿色的稻田边,欣赏多彩的格桑花,你也可以踩着自行车毫无目的骑行,一切都充满了浪漫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记得2014年我们是从贵阳开车到万峰林,我们后面有一辆湘潭牌照的车,经搭讪他们是自驾旅游的,本准备住一晚上离开的,结果他们说这里太舒服了,非常凉快打算多住几天再离开。万峰林纳灰村不愧为现代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万峰林纳灰布依寨的夜晚摄于2014年</p> <p class="ql-block">村街</p> <p class="ql-block">贵州特有野生水果刺梨,记得儿时到了夏末初秋时刺梨黄了,我们也会去摘刺梨,剝掉刺犁上的刺就塞进嘴里,酸里透着甜,酸酸甜甜,但那时不知道刺犁含维生素C、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每100克维C含量达2585mg,是苹果的500倍,所以也被讥讽为馋猫。</p> <p class="ql-block">民居与稻田</p> <p class="ql-block">万峰林空灵静谧的月夜,格外宁静,格外干净</p> <p class="ql-block">山川寄相思,触景生情,怀念一位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