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维拉普:深坑修道院,信仰的力量

爱旅游的胖子

<p class="ql-block">  在亚美尼亚的群山之间,矗立着一座座古老的修道院,述说着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是哪里吗?”这是每一位当地导游普遍会问游客的问题,答案是“亚美尼亚!”</p><p class="ql-block"> “那你知道为什么呢?”这就要从一个深坑说起了......。这个故事要追溯到公元287年,一个教士,他的名字叫格里高利,来到亚美尼亚传教,触怒了当时厌恶基督教的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国王将他囚禁在山中深坑地牢长达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格里高利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奇迹般地存活下来。</p> <p class="ql-block">  这个深坑现在还在霍尔维拉普(Khor Virap)修道院那里。</p><p class="ql-block"> 霍尔维拉普在亚美尼亚语中就是“深深的地牢”意思。修道院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南边,距离不远,坐中巴车能过去。</p><p class="ql-block"> 修道院坐落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中,背靠小山,面对着传说中诺亚方舟最后停泊之地——亚拉腊圣山。霍尔维拉普修道院的建筑风格遵循着高加索地区一贯的简约风格,古朴而庄重,孤独而庄严地守护着一方土地与芸芸生灵,向人们静静地诉说着千百年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深坑位于修道院内主教堂旁边一座不起眼的小礼拜堂内。往那个深坑去的洞口极其窄小,要通过一个几乎垂直的铁梯才能到达。铁梯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下去时需要手脚并用,全身的重量都要靠手臂支撑。很多游客都挤在洞口,等下去的游客上来了,再逐个下去。洞里极其黑暗,我们借着微弱的手机电筒光亮,沿着台阶往下走。地牢是个圆形空间,深约6米,直径不到5米,这里就是当年格里高利被关押的地方。里面潮湿昏暗,没有自然光源,空间虽小,却设有一个祭坛,墙上挂着耶稣画像,还有一个刻有十字架的壁龛。即使在今天,这里仍有不知名的虫子在飞舞,难以想象,格里高利在这里被囚禁了13年,4700多天!生活在一个暗无天日、浊气弥漫的地牢里,是如何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导游小哥说。</p> <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爬出深坑,来到修道院的观景台,山上有蓝天白云下硕大的十字架。相传,后来梯里达底三世国王身患重病,百医无果,在绝望之际,想起格里高利,把教士从地牢中放出,格里高利不负众望,成功治愈了国王。梯里达底三世深受感动,最终皈依了基督教,同意基督教义在亚美尼亚传播,从此基督教立为了亚美尼亚的国教。</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亚美尼亚,随处可见的是十字架和教堂、修道院,连军队的军徽也有十字架,这是在其他国家不曾见到的景象,深坑中走出的圣人改变了一个民族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在霍尔维拉普修道院,可以远眺亚美尼亚人民心中的圣山——亚拉腊山,一座《圣经》中有过记载的神山:《创世纪》里记载的发生大洪水后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最后的停靠地就在此山上。亚拉腊山海拔超过5000米,是一座终年白雪皑皑的雪峰。这座在基督教徒心中被视为人类再次发源地的圣山,如今却位于土耳其境内。这是前苏联沙文主义的任性结果,为与土耳其交好,前苏联政府自做主张把山峰划归给了土耳其,撕裂了亚美尼亚人的感情,成了亚美尼亚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亚美尼亚基督教信徒来到这里,都会虔诚地在胸口划十字祷告,眼神中透着对故土的思念。山脚下亚美尼亚和土耳其的边境线,只是一圈矮矮的铁丝网,铁丝篱笆外面便是土耳其国土。对于奉基督教为国教的亚美尼亚人民来说,亚拉腊山是他们的精神象征、是民族图腾。尽管亚拉腊山的形象被镌刻在亚美尼亚的国徽上,山峰却在亚美尼亚世仇土耳其境内,上演着“自家的圣山在别人家的院子里”的悲伤故事。</p><p class="ql-block"> “ 我真希望亚美尼亚没有被并入过苏联!”修道院背后山顶,飘扬着一面硕大的亚美尼亚国旗。棋杆下,一位亚美尼亚大学生伤感地用英语对儿子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