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哈佛大学, 座落在查尔斯河北岸的剑桥市,与美国东北部大都市波士顿市区隔河相望。哈佛大学在教学育人、科技研发的世界领先地位,和首屈一指的学术氛围,令人敬仰,它校园内的12座博物馆,令人瞩目! 这些颇具哈佛特色的以科技、文化、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很受参观者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矿石馆 - 斑彩石(来自加拿大)</p> <p class="ql-block">海洋馆 - 狮王海贝(来自大西洋海岸)</p> <p class="ql-block">植物馆 - 鸢尾花(玻璃花植物标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设立于1998年的哈佛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是由从前的标本馆、动物学馆和矿物学馆三座博物馆合而为一,展览内容非常丰富。今年夏天旅游波士顿期间,我们又一次走进了哈佛大学校园,再次参观哈佛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海洋世界</p> <p class="ql-block">红铅宝石(来自澳大利亚)</p> <p class="ql-block">动物标本(美洲大陆憨态可爱的树懒)</p> ~自然的艺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象哈佛大学其他科研教学大楼一样,博物馆就在绿树掩映下的一幢红砖老建筑里(建于1859年)。它没有像通常博物馆那样耀眼的装饰:既不华丽,也不现代,体现了哈佛大学求真务实的科研教学传统。</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硫磺石(来自意大利的西西里)</p> <p class="ql-block">红塔海螺(来自加勒比海)</p> <p class="ql-block">脑珊瑚(寿命可长达九百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矿物学馆,展示柜里的一切令人惊叹:这是艺术馆还是博物馆?!当人们俯瞰大峡谷的奇山异石,赏万年冰川之壮美,倾听伊瓜苏大瀑布惊天动地的轰响…….. 无不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巴西红柱石(与祖母绿是“一家“)</p> <p class="ql-block">百叶酥海贝 (南太平洋)</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调色板(来自巴西的石英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在我们双脚踩踏着的地下,在深到几寸几尺,或上千米深的地下,藏着无尽言表的奇迹。看看这些地下的宝藏:颜色搭配奇妙又和谐,似乎在亿万年前大自然就把现代派画风的格调定下来;光彩鲜亮,让现代人穷毕生精力追逐天工的特技;奇形怪状又标准的造型,叫人类思索仿效了千万年…….这是怎样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微斜长石- 形成于岩浆岩之中(来自科罗拉多)</p> <p class="ql-block">方解石(来自英国)</p> <p class="ql-block">绿波清莲(石英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成千上万件展品来自世界各地,有些是在矿场开发中发现,有些是科研地质勘探中寻觅而来,有些是偶遇所得,还有一些是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三角形是不是太标准了?</p> <p class="ql-block">碧玺石 (来自巴西)</p> <p class="ql-block">纯黄金(原件重69公斤,来自澳大利亚金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类祖先在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时候,就非常珍视地下宝藏,而今天的科学技术告诉我们,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色彩造型各异的宝石是大自然在千百万年、上亿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经过地壳的变化,各种矿物质、微生物、化学元素在不同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形成的!它们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大自然奉献的一场视觉盛宴,色彩造型完美的享受,于我,还是一堂科普知识扫盲课。😊</p> <p class="ql-block">天然雕塑 - 辉锑石(来自日本)</p> <p class="ql-block">“甜品”红铅石(来自亚利山大州)</p> <p class="ql-block">现代派雕塑是否从这里得到启发?</p> ~艺术的自然~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标本馆内,展示着许多动植物及海洋生物标本,有人们常见的泡在药水里的实物,还有大幅彩照,以及特别艺术形式代表的标本 - 玻璃花!</p> <p class="ql-block">奇特的海底生物</p> <p class="ql-block">章鱼(玻璃标本)</p> <p class="ql-block">海葵(玻璃标本)</p> <p class="ql-block">夜光游水母(玻璃标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玻璃花”是博物馆很重要的主题展览! 所谓“玻璃花”,就是用玻璃制品制作的植物标本,馆内共收藏有4400件玻璃植物标本。它们是捷克玻璃工艺博物学家 - 利奥波德·布拉斯卡(1822-1895)和鲁道夫·布拉斯卡(1857-1939) 父子俩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宝冠木花(玻璃花 制于1896年)</p> <p class="ql-block">布拉斯卡父子(博物馆图片)</p> <p class="ql-block">棕榈树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栩栩如生的植物标本大多制作于1886年至1936年! 有些是与植物的大小同一个比例,有些是放大了几十倍,有些是缩小了若干倍。在那个年代的植物学课程里,大部分的植物标本都是用纸或蜡做成。 这些玻璃花植物模型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用于植物的科研与教学。</p> <p class="ql-block">兰花</p> <p class="ql-block">腰果</p> <p class="ql-block">银杏</p> <p class="ql-block">百合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件件色彩形状逼真的植物标本,使用艺术的形式来再现自然。在当时的工艺条件下,每一件都是用传统精湛工艺将玻璃标本吹出来,用极细的金属丝固定。</p> <p class="ql-block">铁线莲 - 花、叶、果实 </p> <p class="ql-block">红枫叶</p> <p class="ql-block">水仙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玻璃花的色彩是根据植物的真实颜色用彩色玻璃融化做成;有些颜色是通过上珐琅彩;还有一些是从彩色玻璃和金属氧化物的液体中提取精华,然后再薄薄地涂在玻璃花上,以求色彩逼真,最后再加热融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布拉斯卡父子共同工作的图画(博物馆资料)</p> <p class="ql-block">棕榈树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兜兰花</p> <p class="ql-block">林木根 (北美野花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玻璃制作的植物标本,已不仅仅是普通的植物标本,而是倾注了博物学家二代人对事业的投入和对自然的热爱, 呈现给世人精致美妙的艺术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兰花</p> <p class="ql-block">布拉斯卡父子曾经用过的工具和原料</p> <p class="ql-block">野生万寿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欣赏中,不禁想起在伦敦参观过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宏伟壮观的建筑里也展出了世界各地的珍贵宝石和动植物标本等等,虽看得匆忙,仍记忆犹新。在哈佛大学这座朴实无华、内容丰富的博物馆中,更加体会到:自然,给人类启示并创造出各种形态的艺术;而艺术的表现,又为我们呈现了无尽的自然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