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月下旬,我和夫人与夫人的表妹、表妹夫到北戴河游玩了几天。自驾返回辽宁的时候,经我提议,顺便到山海关老龙头看一看,大家一致赞成并一同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到老龙头看看,是因为山海关铁路治安是在我们公安处的管辖内,我曾无数次来到这里,可是我从来没来过老龙头,这次是想弥补一下这个遗憾。原来以为这里是长城的起点而得名,来到后才初步了解到了老龙头的历史渊源。看到介绍得知,老龙头是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属军事要塞,让我这个持优待证免费的退伍军人一下子有了兴趣。</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从宁海城进入老龙头后,首先看到的是龙武营,我字面理解应该是长城龙头武装的营房,看介绍说是明代长城沿线唯一驻扎水军的营房,我一看这是我感兴趣的地方,而他们三人都不感兴趣,结伴去欣赏风景了。在龙武营房子里面倒没看到士兵居住的痕迹,里面都是各种兵器和船只模型。院子里有战船、士兵和战马的雕塑等,游人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着,我们四人一起登上了澄海楼,观海后随着游人一起从澄海楼下海,他们三人在岸边互相拍照,我一直来到海边,从海上观赏和拍摄了长城龙头的威武雄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返回澄海楼时,看到了许多名人的诗词石碑,在“一勺之多”石碑处,还有一位老者拿着手机在直播。在这里休息的游客很多,夫人他们三人也在凉亭里找到了坐位休息。这时一位女导游带领着游客正走到这里,我就列席到他们中听一下老龙头的介绍。导游说道,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又侵占了军事要塞山海关,英国军队率先从老龙头登陆,占领了炮台。沙俄及各国的联合舰队也从老龙头登陆,上岸后烧杀抢掠,澄海楼、宁海城毁于一炬,老龙头炮台分别被各国占领。日本军营建在老龙头北三千米处,直到抗战胜利才撤走,是侵占时间最长的外国营盘。六十年代初,包括老龙头在内的“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山海关人民历时八年,终于修复了老龙头,使这块瑰宝重放异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时夫人让我问一下导游,“老龙头”的石碑在哪里。我有点犯难,我这个旁听生人家能给解答吗。可又一想,说句好听的话也许她能告诉我,可怎么说呢?我想起了平时在美篇里的“老师”称呼,而且导游实实在在是属于知识和文化领域里的职业啊,就向她问道“老师,老龙头的石碑在哪呢?”她用手指着说道“就在前面,不远了”,看来“老师”这个称呼起作用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问他们三是否去“老龙头”的石碑处,他们都说不去,我说那我先去探路了。“老龙头”的石碑就立在入海的城墙上,游客非常多,天气又热,往返的台阶和城墙几乎是人挤人。在石碑处,已经有二十多人在排队等候照相了,我从侧面的角度拍了些照片,开始往回返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在回到澄海楼的城墙时,三批整齐队形的一架大飞机引领着五架战斗机从老龙头上空缓缓飞过。军人出身的我马上想到,这是为庆祝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进行的航空兵演练,我同时也在心里感慨到,今天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满清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文/黑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