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8年9月,东北的黑土地上秋意渐浓,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正悄然拉开序幕。辽沈战役,这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终极较量,不仅解放了东北全境,更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写了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成为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转折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战役打响前,东北战场的局势已暗藏玄机。经过两年多的拉锯,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兵力达103万;而国民党军虽据守沈阳、长春、锦州等孤城,兵力仅55万,且被分割包围,补给困难。战略主动权的天平,早已向解放军倾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9月12日,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野战军以雷霆之势发起攻击,首要目标直指锦州。这座位于辽西走廊的城市,是国民党军连接关内关外的咽喉,拿下锦州,就等于关上了东北国民党军的“大门”,实现“关门打狗”的战略构想。战役初期,解放军迅速切断锦州与外界的联系,对守城敌军形成合围。蒋介石急调精锐部队从海上、陆上驰援,却在塔山、黑山等地遭遇解放军的顽强阻击——塔山阻击战中,解放军官兵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连续六昼夜抵挡敌军十余次猛攻,硬是没让敌军前进一步,为锦州攻城战赢得了宝贵时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0月14日,锦州攻城战正式打响。解放军集中千门火炮猛轰城墙,数万战士如潮水般冲向突破口。经过31小时激战,锦州宣告解放,国民党军10万余人被歼。锦州的失守,让东北国民党军彻底陷入绝境。长春守敌见突围无望,最终宣布起义,长春和平解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锦州解放后,东北野战军迅速挥师北上,围歼沈阳方向的国民党军。此时的国民党军早已军心涣散,纷纷溃逃或投降。11月2日,沈阳、营口先后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场战役,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解放军总兵力首次超过国民党军,全国军事形势发生根本性转折。东北的解放,不仅为解放军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地和雄厚的工业资源,更打破了国民党军“划江而治”的幻想,为后续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乃至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黑土地上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辽沈战役中解放军官兵展现出的战略智慧、牺牲精神与必胜信念,始终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那片曾浸染鲜血的土地,如今早已稻谷飘香、高楼林立,而那场战役所铸就的胜利密码——顺应民心、运筹帷幄、奋勇拼搏,永远是照亮前行之路的精神火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