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伏盛夏,8月6号早上,我们从合肥出发,中午来到无锡宜兴避暑度假,聆听山间清风,感受竹海悠然,悦动一季清凉。</p> <p class="ql-block">宜兴氿悦沐心香村酒店是一家综合性度假酒店。毗邻云湖风景区及佛光祖庭大觉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酒店环境优美,小桥流水,被竹海环绕,似天然氧吧,建筑融合古典园林与现代风格,一步一景。</p> <p class="ql-block">午休后,合肥中科领导举行欢迎仪式,与会人员聆听中科发展史,并参加游戏,欢乐一堂。</p> <p class="ql-block">游戏中获奖者留影。</p> <p class="ql-block">心然别院位于西渚镇的沐心乡村,这里的环境和住宿条件都非常棒。别墅采用中式木质结构,典雅幽静。</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心然别院分别化妆留影,让每一个来访的人,重温岁月的温柔相遇。</p> <p class="ql-block">在浙江湖州长兴顾渚山的深处,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隐在绿荫里,仿佛从千年前的时光中走来——大唐贡茶院。</p> <p class="ql-block">7号上午,游览大唐贡茶院。</p> <p class="ql-block">长兴大唐贡茶院,为纪念“茶圣”陆羽而建,展示了陆羽的生平事迹以及《茶经》的相关内容,人们可以在此了解陆羽对世界茶文化发展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大唐贡茶院的重重殿宇间,陆羽楼地处最高处。这座贡茶院的核心建筑,为纪念“茶圣”陆羽而建。阁内展示陆羽生平事迹与《茶经》相关内容,底层有《茶经》经典茶语,二层以“顾渚山景”与“紫笋茶园”为主题,三层有陆羽手执书卷的雕像 。</p> <p class="ql-block">拾级登上陆羽阁,《茶人圣地》牌匾高悬阁楼前。陆羽楼虽没有大唐宫殿的恢弘,却因茶圣的存在而显得格外厚重。</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楼内复原的陆羽著书场景。一方简陋的案几上,摊开着泛黄的纸卷,旁置一盏油灯与几株新采的茶叶。千年前,陆羽便是这样栖身于顾渚山间,遍访茶园,亲尝茶汤,将对茶的观察与感悟一笔笔写入《茶经》</p> <p class="ql-block">拾级登楼,木质楼梯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是在应和着千年前的茶语。楼内陈设简约却不失雅致,正中有陆羽手执书卷塑像。他手持书卷,目光沉静,仿佛正凝视着眼前这方与茶相伴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登上陆羽楼,凭栏远眺,顾渚山的风光尽收眼底。连绵的青山如黛,山间云雾缭绕,当年贡茶的茶园遗址便藏在这片山水间。</p> <p class="ql-block">吉祥寺,与陆羽阁南北相对,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寺内第一层主要介绍贡茶院的兴废历史、宫廷茶宴的场景等,第二层重点阐述“茶禅一味”的理论。</p> <p class="ql-block">大唐贡茶院周边的茶园,是当年贡茶紫笋茶的产地。青山连绵,茶树错落生长,风吹过茶园,茶香四溢。</p> <p class="ql-block">御羁园设有专门的茶室,游客可以在此品尝到正宗的紫笋茶,感受其鲜醇的口感和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御羁园整体为仿唐式建筑,采用全木质结构,与大唐贡茶院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内部装饰精美,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惬意的品茶赏艺空间。</p> <p class="ql-block">陆老夫子迎接到访的每一位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御羁园茶室小坐,点一杯新沏的紫笋茶。茶汤清澈,入口甘醇,淡淡的兰花香在舌尖弥漫。</p> <p class="ql-block">大唐贡茶院对面的街道是唐朝十二坊,它复刻了大唐贡茶院鼎盛时顾渚行宫的繁华景象,建筑均为唐风仿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有各种与茶文化相关的店铺,如茶叶店、茶馆等,游客可以在此品尝和购买到当地的特色茶叶。此外,还有一些售卖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唐装汉服等商品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8号上午,大家游览了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担纲设计的UCCA陶美术馆核心地标,其外立面采用特制陶板,经窑变工艺呈现斑斓色彩,将其打造成集陶文化、艺术创作、时尚潮流于一体的陶二厂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1980年左右,宜兴县周墅人民公社递交办厂申请,获批创办宜兴县周墅紫砂工艺厂。1982年,选址在丁蜀大桥北堍的百家口征地建厂,后更名为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二厂。1983年,建成52米隧道窑,企业发展步入新阶段。</p> <p class="ql-block">随着陶瓷二厂不断扩建,新建多座隧道窑、成型车间等。从早期以茶壶、花盆等实用器皿为主,后来开发了紫砂工艺品、装饰品等更多种类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p> <p class="ql-block">后丁蜀镇以“活化更新”破题,将其打造成集陶文化、艺术创作、时尚潮流于一体的陶二厂文化街区。其构思源于宜兴当地的蜀山以及有着600年历史的龙窑,整体建筑外观形似紫砂龙窑元素,从空中看像一条卧龙。</p> <p class="ql-block">陶瓷二厂展览馆。大厅用彩陶拼成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宜兴的蜀山古南街形成于宋代之前,因苏东坡“此山似蜀”,独山改称为蜀山,蠡河因范蠡与西施泛舟于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宜兴丁蜀镇,一条蜿蜒的老街,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侧砖木结构的老房鳞次栉比,这便是承载着宜兴紫砂数百年兴衰的蜀山古南街。</p> <p class="ql-block">蜀山凭借矿源和龙窑建造优势,逐渐成为紫砂陶产业聚集地 。作为紫砂文化发源地,这里过半住户从事紫砂生产经营,是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等紫砂大师栖身和创作之所,现存17处紫砂名人旧居,完整保存着370米明清建筑群,2013年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实践案例 。</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南街上,仍能看到许多保留着旧时风貌的建筑。斑驳的木门上,“某某陶艺”“某某壶庄”的招牌依稀可见,有的是传承数代的老字号,有的是新生代匠人开设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古镇沿街商铺和各种紫砂体验馆,形成了“前店后坊”的格局——临街是售卖紫砂壶、陶器的店铺,屋后便是匠人捶泥、制壶、烧制的工坊。</p> <p class="ql-block">古南街正处在蜀山窑场与水路码头的咽喉位置,南来北往的商贩、寻泥的匠人、求壶的雅士在此汇聚,是明清时期宜兴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p> <p class="ql-block">宜兴市丁蜀镇的仙鹤山麓,有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殿堂——宜兴陶瓷博物馆。它不仅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更是宜兴这座“陶都”的文化地标,见证着这片土地上七千多年来陶瓷文化的兴衰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馆区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展厅面积7500平方米,依山而筑,气势宏伟 。馆藏文物门类丰富,涵盖新石器时期的夹砂古陶、汉代的釉陶、两晋的青瓷、宋元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等,现有各类藏品1.5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41件、三级文物57件 。</p> <p class="ql-block">踏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陶字雕塑,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清华大学教授联合设计,灵感源于甲骨文中“陶”字的最初形态,生动展现了陶瓷文化的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双唇红泥陶罐是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陶罐,1982年在宜兴西渚出土,由宜兴的陶瓷收藏家收藏,1992年时捐赠于宜兴陶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青釉堆塑罐, 又称魂瓶、谷仓罐等。它是中国古代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随葬瓷器,流行于三国两晋时期 。罐上部堆塑有人物、楼阁、飞鸟、走兽等,具有浓厚的宗教和丧葬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念、社会生活以及制瓷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清代荷花缸。这类缸通常图案精美,釉水出色, 包浆温润,器型规整,工艺精湛,不仅可以放置在庭院用于养荷花、养鱼,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p> <p class="ql-block">《荷花缸》,由著名陶艺家杨耀生在66岁时所制。杨耀生(1910 - 2005 )。此荷花缸器型硕大,饱满圆润 ,表面有六组圆形构图,称为“开光”,分别堆贴有鸡、鹿、狮、鹤、鹰和熊猫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圆形图案之外贴有松、竹、梅和牡丹、芍药、月季等花卉,间或有锦鸟栖息枝头。外壁施以老红釉,古色古香;内壁施以绿釉,清新淡雅 ,古红清绿内外相应,强烈的色差给人以美的跃动。</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1895-1953)是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p> <p class="ql-block">宜兴陶瓷博物馆里的谈伟光个人收藏馆。</p> <p class="ql-block">宜兴陶瓷博物馆里的沙志明个人收藏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