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 <p class="ql-block">25年前第一次到台湾,那时台对大陆游客还未开放,是参加学术会议。台主办方需前往桃园机场递交入境人员资料,我们才能入境。这天搭早班的国泰航班飞台,结果在福冈机场受阻。直到近了起飞时间,会议的廖先生才赶到桃园,电话通知日本这边放行,我才在整仓日本游客的注目下坐到了位子上,他们都以为我赶飞机迟到。</p> <p class="ql-block">出行不顺,还未等心气平顺,飞机✈️已降落在台湾桃源国际机场。就这么近?时为2000年1月某日。</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去台湾是落地签。而大陆人申请"入台证"还要被查上一代是否是共产党员。我太太也想随行却被拒绝,说是对大陆居民未开放旅游,那是李登辉时代。三通开放是10年后的马英九时代。</p> <p class="ql-block">带上数字相机,拍照不花钱,想多拍点,只是第一代数码相机感光功能不强,暗处,动景常会拍糊。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p> <p class="ql-block">坐桃源机场大巴到台北市内个把钟头,随手拍一下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台湾人住怎样的房,开什么车,生活怎么样?有兴趣看看。</p> <p class="ql-block">桃源市区主干道,楼房看上去比较厚重,也许是多地震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台北火车站。在机场上先问了地址,巴士到达行天宫站后下,直奔中央(通讯)社大楼,完成岳母托我的寻亲任务,找到她的亲妹。</p> <p class="ql-block">尽管没有任何把握,还是摸到了线索。五十年前两岸有多少骨肉分离,我能在半天内找到实属奇迹!过去曾写信向有关部门求助却无果而终,说明一定要有人亲自来寻。多亏中央社工作人员热情相助,我留下了日本机场买的甜点作为谢礼,完了到达市北面士林住下。</p> <p class="ql-block">居住在台北剑潭青年活动中心,会议包下了部分便宜的房间。感觉和大陆很像,但很干净。</p> <p class="ql-block">中心和经国纪念堂在一起。那时老兵访家已实现,蒋经国也去逝若干年了。在前台遇到一群台北以外的孩子,来台北参观入住这儿,讲的不是国语,一点也听不懂。</p> 次日 <p class="ql-block">清晨,从住处边的剑潭望马路对面的园山饭店,这是台北最大规模的旅馆。</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士林车站及小吃街,游台北夜市的少不了去那儿。夜市小吃种类繁多,柯仔煎,鲁肉饭,豆花,米线,棺材板(挖空面包加入蛋液的吐丝)……。每样大概10多元,花30元吃几样就饱了。</p> <p class="ql-block">台湾好像有福特汽车的组装厂,市面上福特车多。出租车都是黄色的。当然还有各种日本车,台受日影响很深。不说老的"皇民",年轻人也特别"哈日"。日本风行的电视剧,每集一播出就被台湾翻译成中文字幕版,一周后就有出租录相带了。</p> <p class="ql-block">坐捷运(地铁轻轨)去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中正广场那儿是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政府部门,门前路宽</p> <p class="ql-block">已能看到中华传统建筑。</p> <p class="ql-block">广场两边的大屋顶建筑是音乐堂和剧院。</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国军仪仗队在甩枪训练</p> <p class="ql-block">颠来倒去舞枪是学美军的。但为了甩出咔咔声,那枪架子像是很松散。</p> <p class="ql-block">气势宏伟</p> <p class="ql-block">这牌坊后来被陈水扁民进党改成了自由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后面浅色的是国民党党部大楼,看上去样子还不错。多年后民进党又执政时,作为党产被追缴。</p> <p class="ql-block">中正记念堂,后来也差点被改名为民主纪念堂。台湾人定位蒋是独裁者,硬叫成民主堂是讽刺他?</p> <p class="ql-block">那时正是大选之前,市里还有各方阵营的造势活动。</p> <p class="ql-block">这长长的阶梯有南京中山陵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回望中正广场</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内部,随意进出。</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徽,青天白日。</p> <p class="ql-block">礼兵</p> <p class="ql-block">蒋公的座驾,凯弟拉客牌的。应该就是那辆在阳明山上出了车祸的,对蒋晚年健康影响甚大。</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展品和穿着校服来参观的少年儿童。台北地区是国民党的选举盘,这些孩子大概长大了还知道中国吧?</p> <p class="ql-block">国父纪念馆,纪念孙中山。在市东南面。</p> <p class="ql-block">据说现在民进党政权已不怎么纪念了。</p>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时去过南京中山陵,也是民国时期造的。</p> <p class="ql-block">孙文为推翻封建制度奋斗不息,提出三民主义救中国。</p> <p class="ql-block">展览厅四周是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浮雕,还有湖北的编钟。</p> <p class="ql-block">礼兵有人擦汗</p> <p class="ql-block">那时边上的101大楼和大巨蛋体育馆还没造呢</p> <p class="ql-block">地图上看,附近大街上有祟光(日系)等大型百货店,以后太太也能来的话去逛逛。</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国小(光復国民小学)</p> <p class="ql-block">看到老人接放学,和大陆一样。</p> 第三天 <p class="ql-block">到台北那天,拿着岳母的信,来到中央社人事处寻人。阿姨名字改了,属羊,养父名知道,再有一岳母兄弟姐妹的合照,从中能看到共同的面象。</p> <p class="ql-block">人事处查了一排排的档案资料无此人。会不会在退休人员的库中呢?查了也无线索。他们开始怀疑是否将中央日报错传成中央社了?</p> <p class="ql-block">结果处长老谋深算,猜出是否是某电视台长的夫人?尽管名字有二字之差,但面相很像。一查父母名字,完全吻合。</p> <p class="ql-block">有了线索,处长便打电话把我来访的事告诉了夫人,对方愿意见一面。工作人员说两岸寻人的很多,非常理解。</p> <p class="ql-block">于是按对方的约定,第三天在中山路的老爷饭店咖啡厅见面。对方开宝马车前来。</p> <p class="ql-block">阿姨退休前是中央社记者,妥妥的官媒。她邀了一女友,对我做了详尽的"採访",以防骗子或特务,这也能理解。生母家来寻,阿姨并不十分惊讶,也许对身世已有所察觉。</p> <p class="ql-block">我完成了寻亲的使命,由衷地喜悦。日系老爷饭店(Royal Hotel) 的咖啡厅。</p> <p class="ql-block">出来后浑身轻松,来到了龙山寺,看看台北最大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两岸血脉相连,愿同胞幸福平安。</p> <p class="ql-block">尽管我不信佛,但寻亲如此顺利,是不是菩萨保佑的啊?</p> <p class="ql-block">和大陆不一样的是信众近乎疯狂的祷告,无论是语速和声调,一浪高过一浪,生怕菩萨听不见。</p> <p class="ql-block">出了寺庙后乘错公交方向,于是就无目的地一乘到底,一路随便看看。不知不觉出了台北市,终点是贫民区的板桥,那儿和日本的"下町"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巴士跨过一条大河,后来知道是台北的母亲河淡水河。回来被司机要求补票,说是乘超了区段。这才知道投币公交还有区段之分,需多次投币。</p> <p class="ql-block">会议招开的园山饭店,算是台湾的面子。</p> 第四天 <p class="ql-block">里面有政府要人逃离的地道,数公里之长到军事指挥部,有滑梯有暗门。</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乘巴士去山奥里的故宫博物院,为了防止大陆解放台湾之战,故宫造在山里,仓库建在山体里。</p> <p class="ql-block">台北北部算是高级住宅区,沿路房子较有时尚感觉。</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和日本的住宅像。</p> <p class="ql-block">但这越层只有大陆才有。那时大陆商品房巿场初起,质量比一般公房更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属于私家一户建筑吧。十年后浙江杭州外的农民建筑和它有一比。</p> <p class="ql-block">见到了山里的故宫。</p> <p class="ql-block">大门前的居民楼,高大上。</p> <p class="ql-block">大陆同胞的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故宫里详细展示了抗战时期文物的迁移史,从北平到南京,又到四川的路线。经历千辛万苦,49年最终移至台湾。传说大陆故宫看建筑,台北古宫看展品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现在展览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保存在恒温的山洞仓库里。</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人们还承认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看这供着的是?</p> <p class="ql-block">好像是馆内不容许拍照,否则不至于糊的。</p> <p class="ql-block">这都糊了,翠玉白菜,红烧肉石就不拍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清国和大西洋国签的条约,割让澳门。大西洋国(意译)猜想是葡萄牙🇵🇹(音译)</p> <p class="ql-block">故宫展出此原件是纪念几周前澳门的回归(1999年12月)。这李鸿章的签名有意将鸿章二字重叠,让人难以辩认,不会是怕无脸见后人吧?</p> <p class="ql-block">在馆里遇上多时未见的导师也来参观,于是在休息厅请他喝台湾的高山乌龙茶配点心。他要和我客气,我坚持在中国该由我坐东。</p> <p class="ql-block">这是士林的一条东西主干道,异常繁忙,公交车也多。</p> <p class="ql-block">台北在一盆地中,中心街道有几横几纵的主干线,城市规划得好。也有一小小的老城,现只剩东门,北门,西门的地名了。那儿已改造成政府机构的大型建筑。</p> 第五六天 <p class="ql-block">第五天,在山顶上的円山饭店</p> <p class="ql-block">会议召开地点</p> <p class="ql-block">亚洲计算机视觉双年会</p> <p class="ql-block">正值跨世纪</p> <p class="ql-block">円山饭店下面一楼也是办婚礼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气派很大,有身份人家办喜事。</p> <p class="ql-block">会议休息间隙,出来偷拍几张。</p> <p class="ql-block">迎宾的新人和婆婆</p> <p class="ql-block">台湾的婚礼,高大上。</p> <p class="ql-block">在门口拍上一张,有50桌。</p> <p class="ql-block">到客房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饭店里很暗,屡屡拍糊。</p> <p class="ql-block">我的导师也是第一次来台,住在円山饭店</p> <p class="ql-block">我和郭师弟,会后还乘巴士登了台北的阳明山。</p> <p class="ql-block">夜景,是台北西北角的一地标。</p> <p class="ql-block">两三天的会议</p> 第七天 <p class="ql-block">会上遇到了同行的朋友,<span style="font-size:18px;">台湾交大的校办主任李教授和</span>清华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商量好会后一起来到了新竹高科园区参观,在桃源南面的县,高速巴士2小时,住在交大的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晚上李教授开车请我们去吃姜母鸭(米酒老鸭火锅),在大陆没吃过。还介绍了路边有美丽的槟郎女卖槟郎,穿着清凉时髦。</p> 第八天 <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新竹的台湾交通大学校园</p> <p class="ql-block">这儿位于新竹开发区,周围有台积电等众多电子工业。</p> <p class="ql-block">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幼儿园呆过,上海交大比较熟。那儿有饮水思源的台座,上面还有齿轮工件的雕塑。这是与日俱进的日晷。</p> <p class="ql-block">看楼上挂的标语,交大从上海迁来,10年后在台复校。</p> <p class="ql-block">校办领导李教授</p> <p class="ql-block">师弟在李教授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清华的丁教授研究手写体计算机识别,当下手机上手写输入要归功于她的团队的贡献。李教授研究计算机识别毛笔字,所以他还练得一手好书法。</p> <p class="ql-block">竹林晨曦</p> <p class="ql-block">校园经过专家的设计,那时比起大陆还是领先的。</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台湾清华大学,也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清华校门也复制了。两位清华老师和清华毕业的师弟感概万千。</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梅园,教育家,清华梅贻奇校长的墓地,他在抗日战争中是西南联大校长,带领清北南开在云南昆明坚持办学,49年跟国民党赴台。</p> <p class="ql-block">离开新竹的那天上午,和师弟到老城里逛了。和亮丽的高科技园区相比,老街显得破旧冷清,也没像样的饭店。最后俩人在一饭铺吃了炒粉,老板娘的手艺只是夜市的级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