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翠华山

禅云

<p class="ql-block">虽己入秋,但仍持续高温,今日闲暇,我们驱车去翠华山,我想山上的冰洞风洞里一定很凉快!</p><p class="ql-block">没想到的是山上游客挺多,且有不少外省自驾带孩子来的,毕竟还在暑假期间,所以进入冰洞风洞是排着队一个挨着一个前行,虽然很凉爽,但不能停留,转一圈就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秦岭翠华山的山崩奇迹是大自然的杰作,以下从其形成原因、主要景观、科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p><p class="ql-block"> 形成原因:翠华山属秦岭山脉,由中兀古界变质杂岩组成,秦岭北麓大断层从北侧通过 。强烈的断裂活动,加上构成翠华山山体的岩石质坚性脆,且多暴雨,在古地震震动下,潜在的岩崩体沿结构面裂开松动,并沿着顺坡的节理面向河谷方向快速滑动撞击,最终形成山崩奇观 。</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残峰断崖: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犹如刀削过一样,光滑陡峭,十分险要,气势磅礴。玉案峰、甘湫峰、翠华峰等主峰周围形成了壮观的残峰断崖景观 。</p> <p class="ql-block">- 崩塌石海:崩塌的巨石堆积而成,前拥后挤的巨石或立或卧,或直或斜,形成奔腾之势,放眼望去犹如一片“石头海洋”。</p> <p class="ql-block">- 山崩奇洞:山崩形成了60余处洞穴和狭缝,其中风洞、冰洞、夏之春、吻之峡、怡情谷、悠悠谷被并称为六大奇洞。过去冰洞盛夏仍坚冰垂凌,可如今冰洞内3度多,己不见冰的踪影。风洞则四季寒风嗖嗖。</p> <p class="ql-block">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地质研究价值: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类型齐全,崩塌规模巨大,山崩堆积物总体积达3亿立方米,遗迹分布范围约5.2平方公里,是中国山崩地貌最为典型、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对于研究山崩地质作用、地震活动、岩石力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科普教育价值:翠华山是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设有五条精品科普线路步道,包含了山崩断崖、崩积物石海、堰塞湖等典型地质遗迹,为开展地质科普教育、提高大众自然资源科学素养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p> <p class="ql-block">- 堰塞湖:天然大坝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形成了“秦岭明珠”天池,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翠华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西京胜迹图志》记载,翠华山在秦、汉、唐代时就有皇家公园的美誉,长安八大寺院分布在山的周围。汉武帝曾于公元前112年到翠华山参拜太乙神,因此翠华山也被称为太乙山,在东南亚地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