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烟台八月,阳光炽热,当走进钟表文化博物馆,迎面而来的却是凉意与静谧,让游人瞬间沉浸其中。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更是一本关于时间与文明的生动教科书。</span></p> <p class="ql-block">展馆中陈列着从古代圭表、简仪、浑仪到铜壶滴漏等古代天文计时仪器,它们记录着人类对时间最初的探索。明代圭表、龙舟香漏、五轮沙漏等展品更是将时间的测量与艺术完美结合,展现了古人智慧与匠心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圭表是最古老也是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古代人们创立以观测日影的长度和位置来隐定时间的仪器。圭表可用来定方向、时间和节气。明代圭表是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制,并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重修。它的石座平卧着铜圭,长5.18米,周围设有水渠以定水平。南端立铜表,高1.96米,清朝把它改为2.45米,上端有铜叶,向外湾曲,中间开一圆孔。正午时,太阳影子经过因孔射到圭面,便可直接测量表影长度了。</p> <p class="ql-block">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在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参详了浑仪的各种优缺点,决定改善浑仪环國交错不便观测的地方,将环團分组架设,全面简化了该仪器,因此称为简仪。简仪分为赤道和地平两个装置。赤道装置由四游、百刻、赤道三个环组成;地平装置由阴纬、立运两个环组成。两个装置各自独立,改变了传统的同心装脊仪置方法。</p><p class="ql-block">简仪是天文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在古代天文仪器中处于遇遥领先的地位,1598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发明的仪器才能与之媲美。</p> <p class="ql-block">观测天体位置的铜铸天文仪器,公元1437年仿制,现陈列于南京紫荆山天文台。</p><p class="ql-block">最初的浑仪结构很简单,只有三个圆环和一个全属轴,最外面的那个圆环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叫做“子午环”,中间固定着的圆环平行于地球赤道面,称为“赤道环”,最里面的圆环可以绕金属轴旋转,称“赤经环”。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一点指北天极,一点指向南天极。在赤经环面上装有一相望桶,可以绕赤经环中心转动。用望桶对准某颗星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来确定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这个半球壳,像仰放的锅一样的东西叫仰仪,是洲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仪品,内面有赤道坐标网,半球球心处装有一带孔的玻现板,太阳通过小孔可以成像于坐标网上,从而可以直接读取太阳的位置坐标,测出当地真太阳时。它的优点是避免了肉眼对强烈太阳光作直接的观测。这是700多年前元代天文学家郭守致的创新之作,也是一台设计巧妙、功能多样、趣味无穷的大型天文仪器。</p> <p class="ql-block">滴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计时工具之一,据考在周朝已普遍使用。这件制造于1316年元代延佑年间的铜鼓滴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的恒定流量,通过水从上层壶滴入下层壶,最终流入受水壶,通过受水壶中的浮箭指示时间。铜壶滴漏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日壶、月壶、星壶和受水壶。日壶最高,依次向下是月壶和星壶,最后是受水壶。受水壶中有一把铜尺,刻有十二时辰,壶内浮舟会随着水位的提高而上升,托起浮箭指示铜尺上的刻度,以此来测定时间。</p> <p class="ql-block">龙舟香漏最早建于宋朝11世纪左右,利用燃香来计时的仪器,同时还具备定时响闹的功能。一艘龙舟形的盛器上放着一至两根燃着的香,香上有刻度,横挂着几条系着金属球的线。每隔一段时间,香便会烧断一条线,使金属球掉进下面的盛器,发出响声,报告时间,具有定时响闹的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闹钟。</p> <p class="ql-block">这是1360年由元代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湯,当流沙流出时带动初轮,其它各级齿轮也随之旋转。中轮中心的指针在指示时间。其齿轮的设计应用以及表盘显示时间的方法都与现代钟表的结构最为接近,但有一点与我们现代钟表的结构又是截然不同的,那就是它的指针是不动的,转动的是他的表盘。这种沙漏脱离了天文仪器的辅助,是我国早期机械钟的代表。它是需要专人负责不断地填沙来保证沙子的流速,才能保证时间的准确。</p> <p class="ql-block">燕肃莲花漏,是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精通天文物理的官员燕肅发明的,这种漏壶因其剑壶上有一金色莲花而得名。莲花漏有两个供水壶,分别叫上匮和下匮,当上匮水流到下匮,利用虹吸原理,再流到受水壺中,水的浮力浮上莲心中央的标尺,每一刻度就是一刻钟(古代一刻钟等于14分24秒)、原理是上匮水的流量要比下匮水的流量大,这样就使下匮的水位不新增加,出水位漫到溢水口,多余的水就会从溢水口顺着小竹简流到减水盘中,这样就保持了水的恒定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馆内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董钟表,从木质雕花到金属鎏金, 从简朴实用到奢华繁复, 无不体现着时代的变迁与工艺的演进。每一件钟表都像一个沉睡的时光胶囊, 诉说着属于它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齿轮钟——</p><p class="ql-block">十四世纪初期至后期,欧洲陆续诞生了早期的机械钟。1370年,法国亨利•德维克发明了齿轮钟,被视为世界最导的齿轮钟,也被认为是欧洲机械钟最原始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多为皇家贡品的广钟,从创意、设计都必须新颖、奇特,都要迎合帝王的心理。在制作上可谓精益求精、独具匠心。其突出的特点是各色珐琅、色彩艳丽。具有走时、打点功能。</p> <p class="ql-block">瑞士造的铜镀金画珐琅奖杯式寒暑表座钟</p> <p class="ql-block">铜镀金鸟音座钟(法国造)——</p> <p class="ql-block">鎏金半圆形钟(法国造)——</p> <p class="ql-block">清代手工制作的时钟,起源于南京,后来遍及江苏,故称"苏钟”;也有“插屏钟"之称。苏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外壳多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红木制造,非常精致。钟面由搪瓷烧成,嵌于雕刻精美的面板上。</p> <p class="ql-block">具有亭式、奖杯式、围屏式等造型的法国钟表,融入了近代科技题材,制作出火车、汽车、轮船、热气球等新款钟表。其动力源除发条外,还有以铜球、钟体重力及坠砣等为动力的,有的还装置了寒暑表和风雨表。</p> <p class="ql-block">1860—1880年法国制造的双美钟,是沙马克(当时发明的铅锌、锌锡合金)雕塑钟,其钟盘刻度一改罗马数字为阿拉伯数字,开创并标志着法国艺术摆钟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街头艺人钟(1848-1870年法国制造)。</p><p class="ql-block">此钟材质为铅锌合金(又称沙玛克)。法兰西第二帝国结束了法国长期动荡不安的政局。它反映了当时环境下街头艺人悠闲自得的演艺场景。</p> <p class="ql-block">三童嬉羊钟(1820-1830年法国造)</p><p class="ql-block">鎏金是法国雕塑工艺中最古老的铜质涂层工艺,工人易患汞中毒而中年夭折。该钟造型为大理石铜鎏金雕塑钟,颇有安详、喜悦之意。</p> <p class="ql-block">育子钟(1830-1835年法国造)</p><p class="ql-block">意大利黑色大理石镶嵌铜鎏金雕塑,反映了一段历史故事,表现的是1820年BERRY公爵被刺,备受同情的BERRY夫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子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教堂钟(1850-1860年法国造)</p><p class="ql-block">受中世纪歌德风格建筑的影响,摆钟艺术家模仿欧洲著名教堂的作品。此钟系仿科隆大教堂,并严格按教堂的实际尺寸比例仿制。</p> <p class="ql-block">除了钟表,馆内还展出了其他与时间相关的文物,如古代的秤漏、天文仪器以及传统中式家具,它们共同构建出一个立体的历史时空,让人仿佛穿越千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放大了十倍的全国统一机械表机芯——</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各地生产的首批统一机械闹钟⏰——</p>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台钟——</p> <p class="ql-block">龙之飞天,势不可挡。崛起的中国人,腾飞的中国龙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