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冬日劳作的抉择</b></p><p class="ql-block">1979 年前后的那个冬天,寒冷如冰刃般割着人的肌肤,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厚厚的冰霜所笼罩。刘伟虽年幼,但对发生在那个时期的一件事却记忆犹新。柳条沟南边相邻的生产队,隶属于横沟公社泉眼村第五小队,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屯子,冬天干活死人就发生在那里,刘伟当时年龄虽小,但还依然记得。</p><p class="ql-block">原来,每到冬季,男社员们便承担起一项极为艰苦的任务——将夏季积攒在大粪坑里的粪刨出来,用车拉到田地里。待春天来临,气温回暖之时,再把这些粪均匀地散开,以此增加田地的肥力,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这项工作着实是个苦差事。操作时,需一人把着铁钎子,深深插入粪堆,另一人则抡起大铁锤,重重地夯击铁钎子,如此反复,才能将粪坑里的粪分成若干个小块。长时间重复这样的动作,不仅耗费体力,而且进度缓慢。</p><p class="ql-block">在日复一日的劳累中,社员们苦不堪言,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省时省力的办法——用炸药崩。这个提议一经提出,迅速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毕竟,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能减轻一些劳动强度,对他们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p><p class="ql-block"><b>悲剧的前奏</b></p><p class="ql-block">一天清晨,天色还未完全亮透,清冷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社员们早早地来到了粪坑旁,开始为炸药爆破做准备。他们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在粪坑周围艰难地打出了炮眼。这些炮眼,仿佛是大地张开的黑洞洞的嘴巴,等待着命运的安排。</p><p class="ql-block">完成炮眼后,社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吃早饭。稍作休息后,他们再次回到粪坑边,小心翼翼地往炮眼里填充炸药。一切准备就绪,大约在 8 点左右,随着一声令下,导火索被点燃,火花迅速沿着导火索蔓延,发出“滋滋”的声响。社员们见状,纷纷跑到路边的人家躲避,满心期待着炮声响起,然后便可以顺利完成工作,减轻一些负担。</p><p class="ql-block">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社员们在路边等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听到预期中的爆炸声。左等不响,右等也不响,原本热闹的等待场景渐渐变得安静,大家心中开始泛起疑惑。</p><p class="ql-block"><b>致命的误判</b></p><p class="ql-block">大约到了上午十点半,漫长的等待让社员们渐渐失去了耐心,也放松了警惕。有人开始猜测这可能是个哑炮,并提议赶紧把炸药抠出来重新再来一炮。这个提议仿佛是一个信号,打破了等待的僵局,大家纷纷从躲避的地方出来,朝着粪坑走去。</p><p class="ql-block">年轻的社员们腿脚灵活,走在队伍的前列。粪坑四周是高高的高粱地,经过一冬的洗礼,高粱岔子虽已干枯,但依然坚挺,给行走带来了诸多不便。社员们一边艰难地在高粱地中穿行,一边有说有笑地高声谈论着刚才打扑克的趣事,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炸药可能带来的危险。</p><p class="ql-block">此时,走在前面的年轻人与年纪稍大些的社员逐渐拉开了一段距离。就在年轻人们刚刚踏上粪坑上边的瞬间,毫无预兆地,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响起,仿佛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这声巨响,如同恶魔的咆哮,瞬间打破了冬日的宁静。</p><p class="ql-block">只见整个粪坑盖子裹挟着几个人,如同一颗被发射的炮弹,径直飞向了 20 多米的高空。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大约过了一分钟左右,人和粪块如雨点般散落到高粱地里。现场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粪便的恶臭。</p><p class="ql-block"><b>悲痛降临</b></p><p class="ql-block">突如其来的爆炸让原本平静的屯子陷入了混乱与悲痛之中。那巨大的响声,如同一声惊雷,将整个大冬天的寂静彻底打破。屯子里的男男女女们纷纷从家中跑出来,看到有受伤的人正惊慌失措地往家跑,又听闻“炮响崩人了”的呼喊,顿时,恐惧和担忧笼罩了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女人们纷纷焦急地呼喊着自家男人的名字,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颤抖,带着无尽的恐惧与担忧。当去世人的家属赶到高粱地,看到自家男人那惨不忍睹的模样时,悲痛瞬间如决堤的洪水般爆发出来。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了整个高粱地,也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p><p class="ql-block">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本该是一家人团圆、喜庆的时刻,却没想到,家中的顶梁柱突然没了。亲人们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瘫倒在冰冷的土地上,哭得肝肠寸断。那一声声悲痛欲绝的哭声,仿佛是对这场悲剧的控诉,在空旷的田野上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b>反思与叹息</b></p><p class="ql-block">这场悲剧已经过去了将近 50 年,但每当刘伟回忆起这件事,心中依然充满了感慨与叹息。假如联产承包责任制能早几年实行,社员们或许就不会因为集体劳作的压力而选择如此冒险的方式;假如当时有经验丰富的领导在场,能让大家先回家吃饭,下午再继续干活,给炸药足够的反应时间,或许就能避免这次误判,这场灾祸也就不会发生。</p><p class="ql-block">然而,时光无法倒流,悲剧已然成为了历史。但它却如同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了每一个经历者的心中,时刻提醒着人们要重视安全,尊重生命。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警示,让后人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抉择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因为一时的便利而忽视了潜在的危险。岁月或许会冲淡记忆,但这场悲剧所带来的教训,却永远不应被遗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