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莫斯科(二)

汉韵听鹂

<p class="ql-block">矗立在蓝天白云下的俄罗斯武装力量大教堂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945年~2025年</b></p><p class="ql-block">俄罗斯武装力量大教堂前,矗立着1945~2025的数字牌,白色的和平鸽在振翅飞翔。它庄严宣告着: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那场经历了1418个日日夜夜,2700万俄罗斯人牺牲在卫国战争的战场上,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胜利来之不易!那么多那么多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战争的残酷与惨烈无与伦比!远离战争珍爱和平!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莫斯科武装力量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坐落在莫斯科郊外库宾卡爱国者公园内的武装力量大教堂,远远望去如同一座造型别致的青铜雕塑,伫立在天际线上。蓝天白云下又如一座让人敬仰的巍峨的钢铁城堡,那金光闪闪的十字架直指云霄,庄严肃穆且无比壮观。</p><p class="ql-block">武装力量大教堂不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它囊括了俄罗斯东正教的建筑精华,赋予了它极高的政治涵义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的精神坐标,它是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为核心主题的纪念碑建筑,体现了国家、军队、宗教,三位一体深度关联的意识形态工程。以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重塑国家之神话。它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国家记忆之路。它用信仰的语言讲述战争的残酷,用教堂形式,强化国家政权。它墨绿色的金属面,金色的穹顶,把二战时期苏军的军装色彩与东正教圣像金顶合二为一,被誉为俄罗斯近代美学建筑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站在莫斯科武装力量大教堂前无限感慨思绪万千,这座用钢铁与荣耀铸就的殿堂,用卫国战争时期缴获的德军武器熔铸的台阶,到暗含各种卫国战争数据的武装力量大教堂,它的内涵与深意,让我们感到了深深的震撼!走进武装力量大教堂,仿佛走进了俄罗斯卫国战争的历史,教堂高大的主穹顶直径22.43米,对应德军签署投降书的时间,(1945年5月8日22点43分)。4个小穹顶高14.18米,象征着卫国战争的惨烈与持续1418个日夜。主穹顶基坐直径19.45米,代表1945年攻克柏林战胜德国侵略者。钟楼高75米,以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顶端十字架高96米,暗喻弗拉基米尔大公960年出生,将东正教引入莫斯科的深远影响。建筑材料外墙的青铜片象征着军事元素的迷彩效果。台阶与地板均由缴获的德军武器熔铸而成,代表着永远将侵略者踩踏在脚下。教堂马赛克面积2644平方米,对应着战时荣誉勋章获得者人数,每一块马赛克瓷砖代表着对英雄永久的感恩与怀念。无独有偶它深刻的内涵,长远的寓意,让我们感受着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强大的内在力量,与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基督马赛克壁画覆盖主穹顶,富丽堂皇金光闪闪。周围壁画罕见地描绘持枪士兵,形成了正义之战的视觉叙事效果,凸显军队与宗教紧密相连。高高耸立的穹顶下,壁画描绘了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祭坛前供奉着救世主的圣像画,四小祭坛分别供奉着四位神明,分别为上帝的先知圣伊利亚,(航空航天部和空降部队的守护神)。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亲王(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及陆军的守护神)。大天使米迦勒(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守护神)。伟大的胜利者圣乔治(武装部队和陆军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外铺设了1418步迈向胜利的纪念步道,每走一步即一天。1418个日日夜夜,他让俄罗斯人民永远牢记取得卫国战争胜利用了1418天,用2700万人的生命换来的胜利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细节,每一座雕像,每一幅圣像画,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和昂贵的艺术价值。教堂周边有长长的环形博物馆,展示着与俄罗斯军事历史相关的珍贵文物和珍稀艺术品。教堂东面竖立着“胜利者之母”纪念碑,这是一位站在天地中,穿着披风迎风沐雨双手掩面哭泣的母亲。纪念碑下面的小屋中燃烧着一个长明的蜡烛,它由亚历山大花园内无名烈士墓上的火炬点燃,生生不息。在惨烈的卫国战争中牺牲的2700万英灵,他们的母亲在哭泣、在呐喊!</p><p class="ql-block">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大教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站在这里倾听历史的呐喊,倾听母亲的呼唤!倾听卫国战争中牺牲的2700万英灵震耳欲聋的呼喊: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在穿越,穿越战争的残酷与惨烈!别再让母亲哭泣!别再让亲人远离!保卫和平是全世界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我们不能忘记!</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9日参观俄罗斯武装力量大教堂震撼心灵,有感而发。</p> <p class="ql-block">圆梦莫斯科四人之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装力量大教堂内装饰豪华精美</span></p> <p class="ql-block">众多身穿军装的军人形象以及军事装备,寓意着军队在守护国家的同时,也受到宗教信仰的庇佑与精神支持,展现出宗教在俄罗斯武装力量精神层面起到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武装力量大教堂内的宗教艺术作品,由马赛克艺术拼接而成。它精致精美的图像与图案,呈现着基督耶稣在教堂传递着宗教精神内涵,它是东正教文化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穹顶上的耶稣画像,正用慈爱的眼神注视着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这是武装力量大教堂中基督耶稣的画像,下方的烛台,则是信徒点燃蜡烛,表达敬仰和祈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武装力量大教堂里的参观者在聊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胜利者之母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东面竖立着“胜利者之母”纪念碑,这是一位站在天地中双手掩面穿着披风迎风沐雨而哭泣的母亲。纪念碑下面的小屋中燃烧着一个长明的蜡烛,它由亚历山大花园内无名烈士墓上的火炬点燃,生生不息。在惨烈的卫国战争中牺牲的2700万英灵,他们的母亲在哭泣、在呐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别再让母亲哭泣!别再让亲人别离!愿远离战争世间美好!愿世界和平!</span></p> <p class="ql-block">武装力量大教堂旁边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记忆之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的卫国战争场景展示图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库宾卡爱国者公园内的雕像,重现当年的战争场景,以此纪念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span></p> <p class="ql-block">雕塑中间手中拿枪的人为毛泽东主席之长子毛岸英,他曾请战参加前苏联卫国战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雨雾中的麻雀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月30日的莫斯科细雨蒙蒙,有些寒凉,雨中我们来到了麻雀山。这里为莫斯科西南最高处,海拔220米。云雾缭绕中的麻雀山能见度太低,莫斯科的美景笼罩在一片片灰色的雾海中,什么都看不清。莫斯科的天气风云变幻,风与雨似乎随时可以报到,一阵暴雨过后也可能立刻又阳光灿烂了,这该诅咒的鬼天气,为旅行增添了些许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麻雀山对面的莫斯科大学的主体建筑楼为小雨中的莫斯科增加了一抹亮色,楼顶的金色五角星在雨中金光闪闪。这里有欧洲设备最完善最好的体育场之一。据说这里经常有莫斯科年轻人在此举行婚礼,象征着站在最高处期待婚姻生活的广阔前景,与挂同心锁,到无名烈士墓献花等传统习俗形成婚姻完整的链条。中国人常常说:站得高,看的远,其实都是一种期盼与期待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参观特列季亚科夫画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共收藏了10多万件俄罗斯美木作品。其中包括绘画、雕塑、版画等,展出的作品按年代大致分为以下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1世纪~17世纪俄罗斯古代绘画艺术,主要是极其珍贵的古俄罗斯圣像及圣像画。第二部分为18~19世纪上半叶的美术作品,主要代表画家为季普林斯基、伊万诺夫、布留洛夫等。第三部分为19世纪下半叶收藏的众多油画作品,都属上乘之作的稀世精品,是画廊精华所在。它包括了俄罗斯著名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克拉姆斯科伊、列宾、苏里科夫、别洛夫的主要作品。以及著名的风景画家希什金、列维坦、艾伊瓦佐夫斯基的许多传世佳作名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856年5月,俄罗斯商人巴维尔.特列季亚科夫购买了第一幅《与芬兰走私者的冲突》的油画起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开启了它的绘画收藏,并于1874年向社会开放。1892年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将全部藏品无偿捐赠给莫斯科市政府。1918年十月革命成功后,由列宁签署法令,将该画廊收归国有,还有原鲁缅采夫等博物馆及许多私人收藏品皆一起并入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画廊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目前该画廊藏品近14万件,其中包括4万余件17~18世纪的俄国圣像画,18~19世纪俄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以及前苏联时期画家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画廊直至今天,仍然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艺术收藏馆之一,该画廊收藏数量最多的是19世纪的作品,而这个期间正是俄罗斯古典绘画艺术的顶峰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及优秀的作品。其中以列宾、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的作品为杰出代表。从他们的画作中涌现出了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的经典作品。用真切的写实画录人民的生活,还有许多的人物肖像画栩栩如生,其中历史事件画作和风景风光画作,均系传世之佳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走进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如同走进了艺术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寻觅到伊万诺夫巨幅油画《基督显圣》、苏里柯夫《女皇族莫罗佐娃》、克拉姆斯特依的《无名女郎》、彼得夫的《三套车》、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伊凡雷帝杀子》、萨夫拉索夫的《白嘴鸦飞来了》和《弗拉基米尔圣母画像》等等传世佳作。深入其中感悟大师们写实的画法及艺术画作的宏伟能量,与大师们来一场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心灵交流,体验大师们艺术灵魂之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今天是2025年7月1日,我们徜徉在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此时此刻沉浸其中,被满满的艺术氛围艺术能量裹挟着,被大师们的画作感动着!难忘的莫斯科圆梦之旅,充实且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画廊门口的特列季亚科夫雕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伊力奇.列维坦《金色的秋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金色的秋天》这幅画作是列维坦的代表作,画作用潇洒的笔触,绚丽的色彩,让俄罗斯的秋天令人想往。如此清新、如此绚烂、如此空灵的秋天美景,在列维坦的画作中鲜活起来,秋天向你走来,你进入秋的绚丽多彩。</span></p> <p class="ql-block">这幅油画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收藏的作品,这幅画作展现了林间下着小雨的景象,朦朦胧胧又安静的小路上,行人打伞慢慢前行,将你带入乡村与大自然的情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幅画为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画家的作品,描绘了乡村黄昏时分的景象,天边有着柔和的霞光,地面是一条蜿蜒的土路,路边高高的树,烘托着乡村生活的质朴,几位行人在小路上走着。暖色调的运用,营造出宁静祥和的乡村氛围,大自然的本真跃然纸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幅画作展现了俄罗斯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体现了画家对乡村生活的关注和热爱。画面中的光线展现了黄昏时季节的变化,大自然的美缓缓流转,传递出一种平和安详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了一种悄然而至的心灵慰藉。</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油画,展现了葱郁的树林和宁静的水面,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清新静谧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作展现了冬日雪后阳光照耀下乡村雪地的景象,白桦树旁的人向着工作地点又或是回家的路正快马扬鞭准备出发,宁静中那富有生机的氛围场景悄然而至。</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柔和的阳光洒落下来,大地披上了一层温柔的黄色光。河面上一座小桥延伸至路边,远处的几处教堂矗立在丛林中,高高的穹顶直插云霄。微红色的云飘逸在空中,折射在水中的倒影美轮美奂,好一幅大自然的美景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呈现了一部精美的静物场景,深色花瓶里插满色彩缤纷的花朵,旁边的篮子中盛放着橘子,石榴与葡萄等水果,桌布花纹精致,整体营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瓦西里.普基列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不相称的婚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这是一幅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通过描绘老夫少妻的组合,描绘青春少女被迫嫁给手持权杖佩戴勋章的贵族老者。把年轻女子面带泪痕,眼神空洞及宾客的冷漠,刻画的淋漓尽致。揭示当时的社会婚姻,常常成为一种功利性的交易,凭借财富地位与年轻女性缔结不平等婚姻,年轻女性则成为了社会阶层和金钱利益的牺牲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通过刻画这种不相称的婚姻场景,普基列夫直击当时社会的腐朽,对女性权利的践踏,以及对这种扭曲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谴责。</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相称的婚姻》通过画面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现实主义绘画,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艺术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画作因其生动且逼真的叙事性和情感冲击力,成为了不可多得的风俗画典范与传世佳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由韦列夏金画作《战争祭礼》想到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瓦西里.韦列夏金,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杰出艺术家,军事画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揭露战争带给人类巨大的贫穷与灾难。他的多幅绘画作品集中展现战场上的残酷、惨烈与死亡。展现了画家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他被誉为战场艺术家,并在国际社会享有盛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860年发生的西北战争,对塔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饱受战争摧残的塔城使韦列夏金倍受刺激,塔城中居住的一万多人,几乎全部罹难,目之所及都是头骨、头骨、头骨。被毁坏的塔城呈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遍地尸骨无人掩埋,死者遗体被豺狼和野狗啃食,被猛禽消灭,大地上演着惨不忍睹的人间悲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战争祭礼》就是在这种情境中诞生了,难怪它那么让人过目难忘。画面中堆积成金字塔形的骷髅头堆放在荒芜人烟的野外,乌鸦在骷髅边飞起飞落,似乎为苍凉又注入了几许孤寂与落寞。韦列夏金这幅震撼人心的画作,直面死亡的话题,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拷问,这些死无葬身之地的灵魂,似乎在拷问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是爆发战争?为什么这个世界不得安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站在《战争祭礼》这幅画作前,让我想到了现在的俄乌战争,想到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印巴、巴以、伊以、叙利亚、直到近日的柬泰边境之争,以及老挝的内战,世界从不安宁。战争带给人们带给世界,无穷无尽的苦难与大自然被严重污染。战火中的人民痛不欲生、苦不堪言、食不果腹,至使成千上万的人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当看到战地记者战时采访的真实报道,当看到硝烟弥漫中饱受战争摧残的妇女儿童,你一定被那饥饿、瘦骨嶙峋且睁着恐惧渴望的眼神所震颤。那无言的诉说,带着对战争的愤怒,对生存的无奈与对平静生活如饥似渴的想往,那一刻内心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我们生活在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应该感到无比的骄傲!我们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至今天,70多年以来,尽管建国初期我们贫困,尽管三年困难时期我们艰难,但我们生存的国度没有战争战乱,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们的军事、科技领域日益强盛,做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看看在战火中挣扎的各国人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呢?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感恩祖国感恩党,做守法公民,学会知足常乐,安享幸福生活。何乐而不为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索拉金《乞讨的西班牙女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画作通过一个穿着破鞋的乞讨女孩与门后贵妇人施舍硬币的瞬间心理变化,展现了乞讨女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畏惧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去接贵妇施舍的那一枚小小的硬币。而门后的贵妇人一脸的不懈且鄙视的眼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视觉冲击。这幅画作生动且细腻地描述了一个乞讨的西班牙女孩形象,以其深刻的寓意,展现出画家对乞讨女孩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贵妇人的无情批判。通过画作展现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差异,体现画家对底层社会深刻同情与关注,以敏锐的洞察力,赢得了观众广泛的认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探索世界名画徜徉其中,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那是非常享受的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伊万.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俄罗斯画家伊万.克拉姆斯科依于1883年创作的《无名女郎》,为一幅现实主义性格肖像画。女郎身着皮毛镶嵌的天鹅绒外套,头戴黑色镶边装饰白鸵鸟羽毛的帽子,脖子系有蓝紫色领结,坐在华贵的敝篷马车上,神态高傲且目光流露出一种自尊、自信的气质,暗示她属于上流社会。以冬天的城市为背景,以浓重且单纯的色彩描绘衣服和帽子,使得人物的形态更加娇美和矜持,并变得超乎寻常的流畅,同时衬托出女主人如出水芙蓉般的清丽与高贵。这种醒目与自尊的人物神情与画作主题和谐共生,给人一种强裂的艺术感染力,仿佛过目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代表了十九世纪后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反映了当时俄罗斯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风貌,也从侧面展现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体现画家的社会价值观与对艺术思想层面的追求,并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气质的精准刻画。引发观者对人物身份的思考,画作不点名女郎的身份,更增加了神秘感,引发观众的无限遐想与猜测,促使人们去思考人物背后的故事,以及她在当时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名女郎》也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收藏的传世名画佳作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康斯坦丁.弗拉维茨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塔拉卡诺娃公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幅画作展现了复杂历史中的情感内涵,还原悲剧人物原型。塔拉卡诺娃公主自称为伊丽莎白女皇的私生女,并卷入当时社会政治斗争而被监禁。此画作描绘她在狱中因洪水受困,并濒临死亡的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这一画面呈现了她一生悲剧的命运,也反映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无数人成为权力争夺的牺牲品。画中塔拉卡诺娃公主的姿态,仰头的动作似乎在做最后的挣扎,或是对命运的不甘,对死亡时的恐惧无助,以及对生的渴望,引发观者对塔拉卡诺娃公主命运的感慨与思考。康斯坦丁.弗拉维茨基通过此画作,以细腻的笔触营造出的特需光线与氛围,展现了浪漫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并着重强调情感表达和戏剧性场景,体现了画家的艺术水准和那个时代的艺术审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名画经典。</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列宾《伊凡雷帝杀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在世界艺术史大师名录上,列宾为无数中国人所熟知,并以其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和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几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列宾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巨匠,是俄罗斯民族艺术的“视觉诗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列宾1885创作的著名画作《伊凡雷帝杀子》,展现了俄国历史上的暴君形象,伊凡雷帝在盛怒之下用权杖击中儿子头部,至儿子死亡后,又惊恐的将儿子搂入怀中的悲剧瞬间。画面中,伊凡雷帝眼神里充满恐惧与悔恨,儿子鲜血直流的场景,逼真的画面触目惊心,让观者过目难忘。生动刻画了矛盾产生的那一刻,激烈的冲突和亲人间强烈的情感共鸣,揭示了人性在极端情绪下的复杂与残酷,也对专制制度下扭曲的人性进行了深刻批判与遗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凡雷帝杀子》是一幅不可多得且让观者心灵震颤的传世名画佳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亚历山大.伊万诺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基督现身人间》</b></p><p class="ql-block">创作于1837~1857年的《基督现身人间》是一幅极具象征意义又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属于19世纪学院艺术运动的代表作。画作描绘了基督即将现身的场景。在基督教信仰中,基督献身代表着救赎 、希望和神的启示,暗示着神对人间苦难的关注以及拯救人类的意愿,体现了宗教教义中关于救赎和新生的核心思想。画中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人物,反映出不同的态度。有的人虔诚祈祷满怀期待,有的人则显得迷茫或冷漠,展现了世间人性复杂的多样化。</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创作于19世纪,当时的俄罗斯正经历着社会中各种变革的冲击。伊万诺夫通过描绘基督献身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宗教场景,传达出对社会道德精神层面变革的期望。希望借助宗教信仰的力量来引导社会走向光明,呼唤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和精神秩序。</p><p class="ql-block">从艺术角度看,伊万诺夫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创作此画,画面构图宏大,人物众多却布局有序,色彩运用细腻,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对古典艺术的继承与发扬。这幅画是俄罗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也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收藏的著名传世佳作,对后世的宗教题材类画作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查良卡《瓦伦佐娃公爵夫人》</b></p><p class="ql-block">这幅肖像画,画中人物形象雍容华贵,肌肤纹理精细,白色丝质晚礼服细致的褶痕,把公爵夫人的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画中贵妇绯红的双颊,宁静的眼神透着深遂,优雅的姿势,宛如真人坐在其中,说明画家的技巧达到炉火纯青……</p><p class="ql-block">这幅《瓦伦佐娃公爵夫人》是查良卡画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肖像作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乔治《骑马的彼得大帝》</b></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作在莫斯科特列基亚科夫画廊收藏,作者是乔治.达维德.马塞利斯。画作中彼得大帝身着华丽服饰,头戴三角帽,骑在健硕的马匹之上,手持马鞭,展现出威严且自信的统治者形象,体现了彼得大帝作为俄罗斯帝国改革者和开拓者的领袖风范。</p><p class="ql-block">骏马前蹄跃起的高傲姿态,象征着彼得大帝锐意进取,积极改革的精神,以及对俄罗斯迈向现代化,走向欧洲强国之林的坚定信念。传达出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蓬勃向上,渴望变革与发展的时代风貌。</p><p class="ql-block">乔治.达维德.马萨利斯以细腻的笔触和对人物神态与服饰的精准描绘,使这幅肖像画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肖像画,画中人物是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这幅画中叶卡捷琳娜二世身着华丽的宫廷服饰,头戴皇冠,手持象征权力的权杖和金球,尽显女皇的威严与尊贵。</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的清真寺》是俄国学院派绘画的杰出代表作之一,画风细腻色彩丰富。这幅画展现了具有异域风情的建筑场景,通过对廊柱人物等细节的描绘,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的清真寺前》,画中展现了中亚布哈拉地区清真寺前热闹的场景,细腻的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形象,服饰以及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中展示了战时准备出击的相关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呈现出人物的姿态以及环境氛围,躲在残墙背后等待作战的场景,引发观众遐想,展现了特定情境中的叙事风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圣母与圣婴》</b></p><p class="ql-block">这幅《圣母与圣婴》是一幅蛋彩镶金的画作。画面中圣母玛利亚怀抱着圣婴耶稣,这是基督教艺术中经典的题材,象征着神圣的母爱以及耶稣作为救世主的身份。圣母玛利亚身着红蓝配色的服饰,红色象征着耶稣的受难和牺牲,蓝色常代表纯洁神圣。</p><p class="ql-block">蛋彩镶金的创作形式,凸显了宗教画作的神圣与庄严,金色背景通常代表天堂的神圣光辉,寓意着圣母与圣婴处于神圣超凡的境界。这类圣像画在俄罗斯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也是俄罗斯艺术传统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宗教情感,审美观念以及高超的工艺水准。</p> <p class="ql-block">画廊中的众生相</p> <p class="ql-block">画廊收藏的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画廊随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7月1日下午天气阴沉沉的,我们四人打车来到了莫斯科最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莫斯科最大的艺术博物馆。随着排队的人流进入画廊,画廊内人头攒动,每一幅画作前都站着许许多多俄罗斯人,每一幅雕像前都有讲解员在认真讲述着它的曾经过往。看到他们观展时投入的样子,他们的眼神,说明了他们在认真的解读。常常听人说俄罗斯人的生活离不开戏剧,离不开博物馆,离不开教堂。这一刻在这座艺术博物馆里,似乎感受到了俄罗斯人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本真,让我有了些许的惊奇和些许的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得在国家话剧院上班时,报刊上登载的关于采访我院查明哲导演的文章,其中有几句话让我难以忘怀。查导在莫斯科留学返回中国时,曾问过他的博士导师,“戏剧对于俄罗斯人意味着什么”?导师回答“教堂”。俄罗斯民众即使在物质匮乏时期,(如前苏联解体阶段)仍然坚持盛装观看戏剧,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博物馆,涌入教堂,俄罗斯民族在任何时候似乎都在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同时也印证了伟大的俄罗斯戏剧家契诃夫讲的“少了戏剧,没法生活”的观点。我曾经对这两句回答感到深深的震撼,教堂对于俄罗斯人那是虔诚的信仰,他们将戏剧比作教堂,将艺术融入自身生活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事情。人是需要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的,否则将反其道而行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次俄罗斯之行,有二点体会颇为深刻。其一:加深了我对这个民族的认知,教堂、大剧院、博物馆、书店等,那是俄罗斯许许多多人的最爱,在这些地方他们寻找生活的真谛。他们大部分人频繁走进大剧院看戏,俄罗斯的戏剧起源于18与19世纪,经契诃夫、果戈里将戏剧推向巅峰。前苏联时期将戏剧纳入全民义务教育,也使观剧成为全民习惯,成为了俄罗斯人精神生活的必需品,戏剧对于俄罗斯人等同于教堂。他们情有独钟地挚爱着戏剧与艺术,如今俄罗斯仍然有600多家公立大剧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路人着装中看他们的审美,从细节中捕捉他们的生活理念,我发现很多年青人及中老年人,在餐厅用餐后认真地对着小镜子涂着口红,他们在追求什么?我以为,那是他们追求品质生活,让生活中的自己更自信更高雅。他们不论男女老少,精致的穿衣打扮还是让我有些羡慕。其实一个人的妆容,一群人的穿戴,也反映了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二:俄罗斯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无比震撼并被深深感动。他们敬仰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先烈们,他们年轻人举行婚礼的第一件事情是到红场的无名烈士墓敬献鲜花。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或其他重要的节假日,爱国主义教育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的事情,从儿童、学生、青年所有人他们都会高唱国歌,为烈士们敬献鲜花。他们始终铭记历史,铭记二战时期的战火硝烟。他们牢记着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他们最懂得吾辈自强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愿俄乌战争早日结束!愿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爱!(参观画廊有感而发)</span></p> <p class="ql-block">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附近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很有特色的莫斯科糖果小店内</p> <p class="ql-block">文字与图片均系本人原创</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2日</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