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自然课堂丨朝暮无穷花自然探索活动

先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水杉,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从发现、命名、研究、保护和全球化推广应用,见证了中国植物学的发展研究历程,也代表着植物园在植物保护和应用上的重要作用,蕴藏着植物科学的文化基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从水杉到水杉自然课堂,上海植物园希望传承研究保护、传播教育的精神内涵,基于专类园的植物科学继续播撒植物文化的种子,促进公众在自然中学习、滋养与成长。通过在地交互参与式的自然教育活动,以发挥植物园的教育功能,与公众共同守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8月9日下午2点,外面骄阳似火,上海植物园组织植物保护志愿者开展水杉自然课堂教学活动,志愿者不顾高温酷暑,按时到达集合地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本次活动组织者许源,上海植物园科普中心工程师,主要负责科普展览及科普活动方面的研究及实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上海植物园自然科普讲师。擅长植物分类学、植物文化史、农业史、园林史、神话学。有13年博物科普教育与产品设计经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进入八月,上海植物园陆陆续续迎来了各类石蒜属植物的开花季。其中,换锦花、长筒石蒜、中国石蒜等品种已率先登场,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园中林下各处。长筒石蒜,它为我国特有种,系由我国学者徐垠和范广进于1974年以采自江苏南京的植物标本为模式发表的新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长筒石蒜是石蒜属中花被筒最长的种类,它花色清新,姿态优雅,与百合有几分相似。其种内花色花型变异最为丰富,除白花的原生种外,还有黄色变种黄长筒石蒜以及粉色、黄绿色、乳黄色等变异类型。关于它的专业植物知识请阅读先前文章《素粉间璎珞,轻黄染琼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重瓣萱草(学名:Hemerocallis fulva (L.) L. var. kwanso Regel),百合科萱草属植物。根近肉质,中下部有纺锤状膨大;花桔黄色,花被裂片多数,雌雄蕊发育不全。花被管较粗短,长2-3厘米;内花被裂片宽2-3厘米。全国各地常见,秦岭以南各省区有野生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上海植物园内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倾泻着金属质地的鸣响。这些栖居在新植树上的歌者,比老树蝉声更显焦灼,仿佛要将整个盛夏的炽热都唱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园中热情绽放的木槿,是陪伴华夏文明近三千年的故友。《诗经•郑风》中“有女同车,颜如舜华”的吟咏,将美人容颜比作木槿(古称'舜')的娇艳,足见先民对它的钟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你知道吗?它同时拥有两个诗意的名字:“朝开暮落花”诉说着单朵花的短暂绚烂,而“无穷花”则赞美着它从盛夏到初秋的持久绽放。在植物园内,木槿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北区的夏景园内,两百多株、30余个品种的木槿竞相盛放;南区的环保植物区和牡丹园也各自种植了数十种木槿,单瓣清雅,重瓣华贵,花色纷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另外,园内还引种耐盐碱的海滨木槿,它的鹅黄色花朵与深红心斑形成撞色效果,还是秋季有名的色叶树种,入秋后叶片将渐变为金红与橙黄的暖色调,成为植物园最耀眼的秋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来自北美的大花芙蓉葵在这里创造着视觉奇迹:直径25厘米的花朵,足以遮盖成人的面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本期水杉自然课堂,让我们以自然观察者的身份相聚上海植物园,共同解密木槿短暂而绚烂的生存策略——“朝开暮落”;了解“饭汤花”的养生智慧;触摸古人用以造纸的历史纤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最后带着自然观察的余韵,我们还会以木槿为媒,以面塑为纸,指尖为笔,在非遗美育中拓印花瓣的纹理,让纤维的记忆,在掌心重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面塑指导老师徐祎,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师承国家级非遗面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陈瑜老师。多件面塑作品入展全国面塑艺术创作展并收藏,多次入展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活动结束还根据配方自制了香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