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 <p class="ql-block">八月四号的哈尔滨还留着冰城夏韵的余温,我们四人揣着未散的兴致,踩着高铁的节奏往长春去。车过松花江后,窗外的景致便换了模样——碧云把蓝天洗得透亮,广袤的田野像铺了张无边的绿毯,麦田正孕着饱满的穗,风过处翻起浪来;防护林带成排掠过,像墨绿的绸带束着田野,远处农庄的白墙灰瓦一闪一闪,倒比哈尔滨的俄式洋房多了几分烟火气,看得人眼目清明。</p><p class="ql-block">到长春时近午,住进南湖宾馆。老建筑爬着青藤,庭院里大片的松柏,梧桐遮着荫,歇了半响,脚就忍不住往“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去——长影旧址博物馆的红砖墙爬满岁月的痕,推开那扇门,像跌进了中国电影的时光隧道。</p><p class="ql-block">馆里藏着太多“第一次”:最早的胶片在玻璃柜里泛着柔光,《白毛女》里喜儿的旧棉袄还带着补丁,《开国大典》里的道具吉普车落着薄尘,却仍能看出当年镜头前的庄严。最有意思是第三摄影棚,老摄影师的工作台摆着铜制测光表,墙上挂着斑驳的剧本手稿,工作人员说这是国内最早的特效棚,当年《林海雪原》里的雪景,就是在这儿用棉絮和盐堆出来的。我们还凑到拟音室试了回新鲜,拿竹板敲出马蹄声,用绸布擦过木盒仿出风声,倒真有几分老电影的味道,同行的伙伴举着手机拍,笑说“原来小时候听的‘大片音效’是这么来的”。</p><p class="ql-block">傍晚往回走时,见街边停着绿白相间的有轨电车,车身上“长春观光”四个字亮着暖光,索性跳上去。电车“哐当哐当”穿街过巷,华灯次第亮起,车窗映着街景流动,倒比坐出租车多了份闲趣。正望着窗外的老建筑出神,车厢后半段忽然暗下来——原是“电车剧院”要开演了。白布一挂,灯影里跃出个武松来,皮影在灯下翻跳,配着老艺人的唱腔,那老虎扑腾的劲儿、武松挥拳的脆响,竟比银幕上的打斗更让人揪心。散场时才想起,这皮影戏怕是有上千年了,竟在移动的电车里续着魂,奇妙得很。</p><p class="ql-block">接下来三天,脚步踏遍了长春的“旧与痛”。伪满皇宫的缉熙楼里,溥仪的书房还摆着当年的西洋钟,指针停在某个午后,隔壁婉容的梳妆台蒙着尘,翡翠簪子的光却还在;勤民楼的“兰花御座”孤零零立着,旁边玻璃柜里摆着《日满议定书》的复印件,纸页泛黄,却字字扎眼。直到看《从皇帝到公民》的展览,才慢慢拼凑出这个男人的一生——从紫禁城的龙袍,到伪满的傀儡装,再到战犯管理所的蓝布褂,最后是普通公民的中山装,260件文物串起的,哪是传奇,分明是一个时代的荒诞与悲凉。</p><p class="ql-block">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就在皇宫东侧,一踏进去,空气都沉了几分。“艰苦卓绝十四年”的展厅里,抗联战士的棉鞋露着棉絮,上面还沾着长白山的泥;杨靖宇将军的照片挂在墙上,下面写着“胃里只有棉絮和树皮”,同行的姑娘别过脸去抹泪。转到“天地英雄气”展厅,雕塑上的战士举着枪往前冲,背景里传来《松花江上》的歌声,混着老电影里的呐喊,忽然懂了什么叫“千秋尚凛然”——那些在黑夜里举着火的人,早把名字刻进了土地里。</p><p class="ql-block">在长春的行程里,我们还特意去了第一汽车制造厂——这座被称作“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地方,才算真正摸到了这座城市的另一种筋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长春那天,又坐了回游览车,车过繁华街道,那些厚重的古建筑,大片绿茵茵的景色,心里多了些沉甸甸的东西——原来这座城的绿,是用太多人的血浇出来的;那些老建筑里藏着的,不只是故事,更是不能忘的根。</p> <p class="ql-block">长春站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 建站初期:1907年5月,日本修建了简陋的临时长春站,站房为青砖平房,客运站台是木结构和镀锌铁皮的防雨棚。同年11月3日开办货运,12月1日开办客运。1912年,车站大楼开工建设,1914年5月新站舍落成,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 伪满时期: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被定为“首都”并改称“新京”,1933年11月,长春站改称“新京站” ,后续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拆除与扩建工程。</p><p class="ql-block"> • 解放之后:1945年,新京站复名为长春站;1952年,由沈阳铁路局管辖;1980年被批准为特等站;1992年5月26日,旧站舍被定向爆破拆除,1993年12月28日,新站房建成投用。2003 - 2019年间,又历经多次改造、站场扩建等工程,逐步完善交通枢纽功能。</p><p class="ql-block">历经百年发展,长春站不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见证了长春乃至东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长影旧址博物馆是记录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轫、繁荣与变迁的国家AAAA级博物馆。馆内设有多个功能区,通过珍贵文物、场景复原、互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主要展出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 历史展区:陈列3700余张定妆照、600余幅肖像照及400余张工作照,辅以2000多段视频资料,系统梳理长影80年发展脉络,包括“兴山建厂”等重要阶段。</p><p class="ql-block"> • 道具与服装展区:展出《开国大典》《长津湖》等影片使用的道奇吉普车、欧式马车等道具,以及经典影片中的服装,还原电影拍摄场景。</p><p class="ql-block"> • 技术体验区:保留国内最早的特效摄影棚(第三摄影棚)、洗印车间等工业遗址,展示胶片冲洗、剪辑、拟音等传统电影工艺。游客可在拟音互动室利用简易道具创作电影声效,或通过自助点播系统观看300余部长影经典影片。</p><p class="ql-block"> • 沉浸式演艺区:创新推出NPC沉浸式游览(如《白毛女》《刘三姐》片段)、红色舞台剧《长歌影魂》、沉浸式话剧《消失的母带》等项目,让观众深度参与电影文化体验。</p> <p class="ql-block">东北电影公司成立</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下旬.为了把“满映“掌握在人民手里,中共长春市委地下党员刘健民、赵东黎组织'满映”进步职员,组建了“东北电影技术者联盟”和”东北电影演员联盟”。9月上旬,由张辛实领导将两个联盟合井,成立了“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并以“联盟”的名义同日本看守理事和田日出吉谈判,经过斗争,接收了“满映”的权利。</p><p class="ql-block">9月下旬,以“联盟”的名义召开“满映”中国职员大会,会上宣布 1945年10月1日成立东北起影公司.通过选举,由张辛实任总经理,王启民任副总经理,江浩、马守清、傅连生分任总务、制作和营业部长.日本委员大塚有章、仁保芳男、西村龙三负责做日本职员工作。</p><p class="ql-block">这明间,汉奸和国民党骨干分子姜学潜、陈承翰、周晓波、王心斋等人也大肆活动,声言要把电影厂交给国民党,“联盟”与其进行了针锋相及的斗争,将姜学潜、陈承翰、周晓波开除东北电影公司。</p> 电影拍摄工作现场 电影拍摄器械 老式摄影机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宫博物院主要展示内容涵盖宫廷原状、历史人物、东北沦陷史等多个维度,以下是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 • 宫廷原状陈列:以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等建筑为核心,复原展示溥仪及眷属的生活区与政务活动区。例如,勤民楼内复原了溥仪的“兰花御座”及《日满议定书》签字桌;缉熙楼展示了溥仪、婉容、谭玉玲的寝宫;同德殿则呈现了办公、娱乐及日式风格的“日本间”。</p><p class="ql-block"> 历史人物展览:《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是国内唯一全面客观反映溥仪生平的编年体展览,通过260余件文物、421张照片,展现其从末代皇帝、伪满傀儡、战犯到普通公民的传奇经历。</p> 溥仪办公室 溥仪观影室 皇宫 溥仪办公室 皇宫花园 <p class="ql-block">宫内府是溥仪及其宫廷的辅弼机构,掌管宫内一切事物。宫内府大臣先后由沈瑞麟、熙洽担任,宫内府次长均为日本人。宫内府始建于 1909年,原为吉黑榷运局局长公馆,后经两次翻修重建。1932 年溥仪入住后改为宫内府办公地。</p> 伪满皇宫防空洞 <p class="ql-block">东北沦陷史专题: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包含“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罪证陈列”“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缅怀东北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三个专题展览,全面揭露日本殖民统治罪行。</p> <p class="ql-block">长春九六四医院南湖院区的旧址为伪满洲国综合法衙,于1936年建成。该建筑由日本设计师牧野正己主持设计,工程造价近85万伪币。1948年长春解放后,这里曾被短暂用作空军老航校教学楼,1949年由解放军空军接管作为长春空军医院,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空军医院。</p> <p class="ql-block">这是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 位于长春新民大街, 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屋顶采用绿色琉璃瓦,建筑整体造型庄重典雅 。伪满洲国时期,这里作为司法部使用;如今,它是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的一部分,在医学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现隶属于吉林大学,是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始建于1936年,1938年竣工 ,由石井达郎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特点,屋顶为中式庑殿顶样式,墙面部分采用红砖,建筑造型庄重肃穆。它是长春“伪满八大部”建筑群中的一部分,见证了特定的历史时期,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所在建筑为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 位于长春市新民大街1163号。</p><p class="ql-block"> 1945年伪满政权解体后,该建筑先后被苏联红军、国民党军队使用;1948年长春解放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校址;2000年后,该建筑划归吉林大学,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历史见证者转变为如今医学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基地,完成了从承载历史记忆到传播现代知识的角色转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春伪满国务院是伪满洲国的中枢机关,以下是对它的详细概述:</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 建设与使用:1933年2月选址,1934年7月动工,1936年11月竣工。1946年国民党军队接管,1948年长春解放后,先后作为长春解放大路小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等教学场所使用,现为吉林大学医学院基础教学楼。</p><p class="ql-block"> • 重要事件:伪满洲国国务院在东北沦陷的14年中,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东北的机构,掌控伪满洲国行政事务。</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 外观设计:建筑坐西朝东,平面呈“王”字形,中央塔楼高出两翼,两侧左右对称,为钢筋混凝土幕壁式结构,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重檐四角尖顶,外墙和屋瓦均为深褐色。</p><p class="ql-block">内部装修:楼梯扶手使用欧洲进口的海洋化石,电梯为纯铜打造,室内的三部电梯为1933年日本生产的奥的斯电梯,其中一部供溥仪和张景惠等专用。</p><p class="ql-block">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 文物保护:1983年被公布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 教育意义:作为长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末代皇帝溥仪阅兵台、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办公室、京华阁画廊等展示,让人们了解历史,铭记日本侵华罪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春一汽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变迁。以下是长春一汽发展史概况:</p><p class="ql-block"> • 奠基创业期(1951-1956年):1951年,政务院批准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孟家屯车站铁路西侧地区兴建。1953年,毛泽东签发三年建厂指示,并为一汽建厂奠基题词。经过三年艰苦建设,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下线,结束了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0月15日,一汽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p><p class="ql-block"> • 初步发展期(1957-1978年):1957年,一汽最大的设备3500吨压床安装完毕,解放牌汽车国产化率达到100%。1958年,国产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试制成功,同年8月1日,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试制成功,开创了中国自主制造轿车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 改革调整期(1979-2000年):上世纪80年代初,解放牌汽车各项指标落后,一汽历时6年完成第二代载货汽车解放CA141的换型转产,实现“第二次创业”。改革开放后,一汽开始“第三次创业”,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轻型车和轿车,与大众、丰田等建立合资公司,企业快速成长。</p><p class="ql-block"> • 创新发展期(2001年至今):2001年,一汽解放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发动机问世。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汽按下改革快进键,开展“四能改革”,明确举全集团之力发展红旗品牌,完善自主研发体制。近年来,一汽在智能电动化领域取得突破,2025年1-6月整车销量突破157.1万辆,同比增长6.1%,红旗品牌单月销量也屡创佳绩,同时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进展,如自研自制的V型12缸直喷增压发动机试制下线,打破国际技术壁垒。</p> <p class="ql-block">吉林省南湖宾馆始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的国宾馆,也是国家5A级绿色饭店。宾馆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6%,有“都市森林宾馆”之称。院内有137种树木、110万株树木,散养梅花鹿等动物,四季景色各异。宾馆拥有气势巍峨的主楼及11栋风格迥异的别墅,包括中式、法式、德式等,曾接待过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此外,它还是电视剧《人世间》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长春有轨观光电车,长春有轨电车历经八十余载岁月,见证了城市的人来人往,烟火寻常,早已成为无数长春人心中关于城市幸福记忆的载体,更是长春的一张代表名片。在列车穿梭的大街小巷中领略变幻的四季风景,享受生活的幸福时光。这一次,来自大森林的两只小老虎:小嘻、小嘟,将陪伴热爱生活、向往自然的你,一同穿行在层层叠叠的林间,开启一段快乐的时光。定格电影城的光影传奇;感受汽车城的工业骄傲;体会大学城的书香活力;呼吸森林城的清新空气,沉浸在长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中。共同守护心中的森林,爱自己,珍惜生活的幸福;爱世界,迎来万物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4 -6号摄于长春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