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阁见闻(22):夏阁镇的天然氧吧——夏司(八)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司路是一条夏阁镇区至苏湾镇油坊社区的乡村公路,全长24公里。春夏时节,绿树成荫,车辆或行人行走在夏司路的林荫公路上,闻着草木的清香,感受光影斑驳,仿佛进入森林氧吧,深呼吸一口清新、香甜的空气,直沁人心脾,让人忘却世间烦恼,将心安放在此静谧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阁镇自古以来就有植树爱树的传统,上世纪50年代以“四旁绿化”名扬全县。该镇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和“镇域景区化、生态经济化、通道景观化、乡村园林化”的发展目标,持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实施通道增景、村庄增绿、园林增量、生态增收等工程,乡村道路既是绿色生态之路,更是乡村振兴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夏司路两旁植被茂盛,其实是经过两个时期实现的,即先由夏八路的林荫大道后再由八字口至司集的林荫大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夏八路是由不到五米宽的砂石路构成,全线七弯八扭,由于当时八字口尚属于黄山区黄山公社,所以前期夏阁区只规划夏阁到尉桥集这段公路。到了70年代初,夏阁区决定重新修建夏八路,去弯取直,逢沟架桥,遇塘填土(通过大塘孙村的公路就修建在大塘中央)。当时成立了指挥部,区长任组长,各公社书记(后来红旗和独山合并成西峰乡)亲自挂帅,精心策划,按设计图纸施工。红旗公社抽调了时任下汤水库管理处的张新成书记为施工队长,配备了技术人员,推土机(从水库),农用车,名曰:机耕队;在各大队社员将公路的邹型挑土堆建好后,由施工队平整成形;然后由各生产队社员到山上挑、拾片石完成路基,再在上面铺设沙土。到了春季,各生产队完成两旁的绿化植树;一条崭新的夏八路就这样建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今天,人们在享受林荫大道带来的喜爽时,仍有人想起张新成书记为夏八路作出的贡献,称他为“夏八路的开拓者”;有人开玩笑说,在当时,社员们认不得公社许多干部,但都能认得下汤水库的张新成书记,因为不论是上水库挑土方还是筑路修沟渠都要和他打交道,可惜的是他已经早离开了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夏八路绿树成荫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苏垅的孙家水。他性格直爽、快人快语、一根筋,他认定的道理可没有给你翻盘的机会;公社(乡政府)选定他为夏八路的护林员,那可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每天扛着一把铁锹在公路上巡视,该培土的就添土,该扶直就加固根部土壤夯实,该去岔的就剪除,像爱护自家孩子一般为杨树守护着。所以在当时,没有人敢偷拔补栽的树苗;如有顽皮的小孩想折断树苗,在旁的大人就警告说,“孙家水来了!”,小孩就会立即住手离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我们不该忘记“吃水不忘开井人”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夏八路的林荫大道</p> <p class="ql-block">航拍的位于巢湖市夏阁镇八字口村境内的夏司路。该路两旁植被茂盛,风光旖旎,景色如画,行人走在路上,仿佛置身森林氧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