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甘南自驾走笔之十一 拜谒杜甫草堂

说话的云

<p class="ql-block">作者/说话的云</p><p class="ql-block">摄影/说话的云</p> <p class="ql-block">  7:20,出酒店上西玉龙街左拐,过羊市街,到商业后街,转长顺中街,往宽窄巷子的方向步行。也不是刻意想去看某个点,只是单纯走路和感受成都的早晨。宽窄巷子步行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布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休闲示范街,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包含约70座传统四合院院落,占地约32公顷。一路走来,感觉成都骑摩托和骑自行车的偏多,交警很负责任,几乎每条街口都有人值守。8:00,进入宽巷子,在宽、窄巷子转了一段路,全是吃穿住行用耍等方面经营店铺。这些店铺装饰都各俱特色,很有文化品味。半天也不够玩味,井巷子、步行街不去了。我不敢待太久,回酒店还有2公里,不能让3位摄影大咖等我。</p><p class="ql-block"> 昨晚到悟阅文化考察之后,便到春熙路金海岳公寓酒店住下。悟阅文化是一对87年出生的夫妻打造的文化出版企业,有六七十名员工。他们把诚信、品质和服务放在重要位置,企业不发展壮大才怪。约20:00回到酒店,我没到春熙路去看川剧变脸,而是出酒店漫无目的地行走。 城市霓虹闪烁,行人行色匆匆,孤独如夜色一样涌来,没办法独善其身,只能在孤独中孤独求败。一个人的成都很拥挤,整个成都装不下我一个人。走着走着跑起来,貌似把成都街道逛完。</p> <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安排没有之前紧凑,直到9:30才集中吃早餐。早餐就在宽窄巷子附近。吃过早餐后,又陪二哥、亦工、峰哥在宽窄巷子转了一圈。阳光明媚,游人多起来,我却没了早晨过来的兴致。</p><p class="ql-block"> 11:00,转场参观3公里开外的杜甫草堂。做为一个中作协会员,来成都不去杜甫草堂走走,从情理上说不过去。杜甫是唐朝伟大的诗人,他的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冠以“诗史”,去拜谒是对诗歌的尊重,对诗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杜甫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占地面积近300亩,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p><p class="ql-block"> 11:50,我们分别在网上购票进到杜甫草堂。1958年3月7日,毛泽东利用成都会议闲暇之余参观了草堂,并评价杜甫诗为“政治诗”。作家金庸2004年也来过草堂。我当然要来,并且是再次来。</p> <p class="ql-block">  一定要进李杜堂,看杜李友情。“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我喜爱的诗人,即喜爱他们的诗,又喜爱他们的人。</p><p class="ql-block"> 院子里的古木参天。古籍修复馆后面银杏有1000岁了。来春夜喜雨石刻边,请峰哥给我和杜甫塑像来了一张合影。亦工刚好站在杜甫视线上,让我和杜甫保持目光一致,朝他看。</p><p class="ql-block"> 草堂变大了,功能齐全,一看就是后人修葺的功劳。拜谒完草堂,自工部祠返转出来。院内游人如织,远没有当年的宁静。杜甫若泉下有知,不晓得是喜是忧,是欣慰还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唯一让我惊喜的是保有相当多的古木,绿树成荫;唯一让我高看的是保持原有的水系,小桥流水,莲叶何田田。</p><p class="ql-block"> 三人从南门出来,在右手边围墙边花池台阶上坐下来,等二哥。</p><p class="ql-block"> 我坐在那里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定要留下点什么,让后人记得住。能做成杜甫更好,一千多年后还有海量的粉丝。我写下如此海量文字的目的,也是希望有人或者子孙后代能记得,至少记得其中的一两句。一百年,二百年过去了,这世界居然忘掉说话的云这个人,没有一个人知道,天啊,这是一件多么惊悚的事情!其实,这就是芸芸众生的常态,99.99%的人一二百年过后都会像水珠一样在空气中蒸发掉,不留半点痕迹,不让一个人记住。这半点也不奇怪,说话的云用不着惊悚。</p> <p class="ql-block">  从杜甫的诗中可以读出他的思想,他的灵魂,他的气节,让我的大脑能AI出杜甫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努力想做这样一个人,我的读者能读到我的思想、灵魂和气节。这也许是妄念,但我会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做。昨天和悟阅文化潘总交流时,她谈到,她亲自完整审核长篇小说不超过10部,《洞庭听风》是其中一部。她是流着泪审核完的。她说她当时把身份都弄串了,不知是编辑还是读者。她当着我们4人的面重申这一点,确实是当年她编审时的真实状态。说话的云,多多加油!只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勤勉努力地不懈地耕耘,多年以后,也许真的有人通过说话的云的作品记住说话的云,就像通过杜甫的作品记得杜甫一样。</p><p class="ql-block"> 想多了。</p><p class="ql-block"> 13:00,4人集结完毕,从景区驾车出来,上渝蓉高速,拟今晚住宿重庆,假道重庆回家。14:00,车抵龙泉驿服务区,次驾亦工换下首驾峰哥驾车。峰哥昨晚拉肚子,估计是在泸定县吃了枇杷和蜜见(李子)引起的身体不适。四驾我都想分担一下驾驶任务,亦工不同意,说:“老同志只管创作,不管驾车。”</p><p class="ql-block"> 那好,就渝蓉高速两旁的青枝绿叶组成的瑰丽风景,够我大写特写的了。此去山城5个小时车程,诗文可以装一火车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2日于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街道赛美江景艺术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