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配乐:经典咏流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p><p class="ql-block">词作者:李煜</p><p class="ql-block">演唱:孟庭苇</p> <p class="ql-block">李煜的一生充滿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他出生在金陵,其父李璟为南唐中主,家族长期定都于此。南京作为南唐的政治文化中心,深刻影响了李煜的早期生活与艺术创作。</p><p class="ql-block">李煜961年继位,成南唐后主,也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延续了前朝对北宋的臣属政策,但最终因抵抗失败于957年投降,金陵城破标志着南唐灭亡,其执政时期虽试图改革,但未能挽救国家颓势。</p><p class="ql-block">李煜政治上虽无大的建树,但作为君王也做了很多政事实事。他在位期间,金陵城突破六朝旧制,首次将秦淮河两岸商业区纳入城中,形成“回”字城市布局,奠定了后世南京城的基础。宫殿群远超六朝,使金陵成为江南文化枢纽。南唐时期的故都遗址位于今朝天宫一带,清凉山曾为李煜避暑行宫,玄武湖、祖堂山等曾是宫廷活动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李煜吸取前朝党爭激烈的教训,设立“澄心堂制度”,吸纳低层官员议政,使政局平稳,此举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明朝、清朝均产生过积极影响。</p><p class="ql-block">他亲理冤狱、减免刑罚,善待勋旧、安定人心。重视人才,确立“多难当先才”的方针,重视科举,重视选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在经济方面变更弊政,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改革了田制,使社会矛盾大为缓和。</p><p class="ql-block">李煜倡导文学,优礼文人墨客,在他的倡导下,文臣武将博学多识形成氛围。他推行儒学,南唐的儒学达到盛况。李煜的书法很有成就,擅长行书,推崇卫夫人的极致书法。他承袭了王羲之、王献之的执笔手法,创造了“金错刀”“撮襟书”的书写方法,有时弃笔不用,以卷帛醮墨在纸上酣畅而书,令当时许多书法名家自叹弗如。他改良工艺,独创“澄心堂纸”,纸质精良至今仍被视为中国制纸工艺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李煜还善画通音律善舞蹈,曾自编新舞《金莲舞》,使南唐的乐舞之风相当盛行。</p><p class="ql-block">李煜崇信佛教,曾与清凉山寺中的诗僧悟觉彻夜论诗,留下了“今夜玉轮滿,泻辉何处无”的佳话,这段交住,即显其文人特质,也暗喻其政治上的理想主义。</p><p class="ql-block">李煜与周姐妹的爱情故事也较为流传。李煜对大周后很恩宠,大周后生病需吃药时,李要先尝喝一口再喂吃。大周后久病去世也被葬在了江宁祖堂山南唐二陵。之后,李不顾众臣反对娶了对他一直爱慕的小周后。小周后年轻美貌,性格泼辣直率,与李煜的文艺气质相得益彰,二人在南唐灭亡前曾过了一段甜蜜时光。在国破家亡一同被俘至汴京后,二人被囚居在一起患难与共,小周后陪伴了李煜最后的艰难岁月,受尽屈辱与折磨,三年后李被毒酒赐死,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后也随之而去。</p><p class="ql-block">李煜现存诗作词作各30多首,在晚唐五代中是造诣最深、成就最高的“伟大诗人”(康震评价)。他的词作迸发深刻力量和展现超凡脱俗艺术才华的若干首出自囚居期间,他的词真情实感,将个人悲剧升华为人类共情,凄凉意境深远。他在文学上留下的不朽篇章对苏轼、纳兰性德等后世大家有直接影响。他写的《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将金陵宫殿化作永恒的乡愁符号。南京的山水人文成为其词境的精神内核,即使身囚异地,“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吟仍穿透时空,令金陵的明月,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具感染力的意象之一。李煜的生命轨迹与南京城的兴衰交织,使这座城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精神地标。</p> <p class="ql-block">千古词帝李煜逝世1047年之际</p><p class="ql-block">致敬南京人李煜!</p><p class="ql-block">在金陵的烟雨中,你以词魄浇筑了故都的风骨;于一江春水的愁思里,为天下人刻下生命的注脚。</p><p class="ql-block">千年不息,南京以你为荣!</p> <p class="ql-block">《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p><p class="ql-block"> 五代·李煜</p><p class="ql-block">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p><p class="ql-block">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p><p class="ql-block">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p><p class="ql-block">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