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字与绘画是中华民族记述文明进程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记录现实世界的简牍与描绘幽冥世界的墓室壁画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院博物馆所藏岳麓秦简和维山古墓壁画也是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都是难得一见的文化珍品。</p> 秦简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和秦代遗留下来的简牍总称。秦简的发现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岳麓书院藏秦简包含有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占梦书、数、为狱等状四种、律令等丰富内容。这批简牍的发现与研究,对秦汉史的研究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p class="ql-block">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多批秦代简牍,其中仅湖南里耶就出土约36000枚简牍。</p> 睡虎地秦简|<br>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代墓葬中出土,其内容主要是秦的法律条文、行文文书和日书。上图的两枚简分别出自《为吏之道》和秦律《内史杂》。 <div>里耶秦简</div><div> 2002年发现于湖南龙山里耶,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官府文书。上图的木牍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國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九九表”。</div> <div>放马滩秦简</div><div> 1986年于甘肃天水放马滩发掘出土,内容有甲乙两种《日书》和《墓主記》,上图的两枚简出自《日书甲种》。</div> <div>青川木牍</div><div> 1990年于四川青州郝家坪出土,木牍正面记载了秦武王命左丞相甘茂等更修《田律》之事,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9年。</div> 龙岗秦简 <br> 1989年湖北云梦东郊龙岗出土。简牍内容为有关禁止管理律令,是秦律令的一次重要发现。上图是龙岗秦简中的藝块木牍。 <div>周家台秦简</div><div> 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州沙市周家台,共有竹简381枚、木牍一方,内容分为《历谱》《日书》《病方及其它》。上图的两枚简出自《病方及其它》。</div> <p class="ql-block"> 2007年12月,为了抢救濒临霉变坏损的一批竹木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香港收购了这批珍贵竹木简。经专家鉴定,这是一批非常珍贵的秦简,是继1975年云梦睡虎地秦简和2002年湘西里耶秦简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对秦的法律史、经济史以及社会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岳麓秦简的内容主要分为《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占梦书》《数》《为狱等状四种》《秦律令》。其中《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数》三种是原简上有的标题,其他三种是整理小组拟定的篇题。</p> <p class="ql-block">质日</p><p class="ql-block"> 内容类似历谱,具有记事的功能。这批简有简背篇名,如《卅四年质日》。</p><h5 class="ql-block"> 岳麓书简内有三篇《质日》。分别是《廿七年质日》《卅四年质日》和《卅五年私质日》。上图展示的是《卅四年质日》中的三枚简。</h5> 卅四年质日 <div>为吏治官及黔首</div><div> 主要记述为官道理,其中一些为官的格言于儒家经典《礼记》相似。</div><h5> 上图展示的是“吏有五失”的部分,抄写于简的第三栏。</h5> <p class="ql-block"> 岳麓秦简入藏后,书院组织专家加紧对这批秦简进行清洗、保护、排版、拍照、红外扫描等整理工作,并邀请专家对这批材料进行鉴定,确定其真实性和书写年代等问题。随后书院对岳麓秦简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目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山壁画</h3><div> 墓室壁画寄托了古人对幽冥世界奢华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其"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绘画内容体现着中华民族深邃广博的精神文化世界。</div><div> 岳麓书院藏新化维山古墓壁画,是湖湘地区时代较早的墓室壁画,2006年发现于湖南新化县维山乡水口村,壁画绘于墓室正壁及两侧墙壁,发现时已局部残破。以墨线勾勒轮廓、朱砂平涂绘制而成,题材包含了人身兽首生肖、四神及孝子、孝女、武士等,其寓意内涵代表了唐宋时期南方地区的丧葬习俗与生死观念。从绘画技法到题材、内容,维山古墓壁画都呈现出与中原地区墓室壁画不同的风格,都是研究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湖湘地区唐宋墓室壁画的典型范例。</div> <p class="ql-block">维山壁画墓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维山古壁画墓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维山乡水口村。2006年4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师生在新化县维山乡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该古墓早在民国时期被盗,不见随葬品和墓志铭碑,仅存彩绘壁画保留尚好。</p> 维山壁画墓的发掘<br> 2007年,岳麓书院组织考古专家对新化维山古墓进行考古发掘。该墓为单室,砖砌券顶,平面呈长方形。壁画分布在墓室正壁和两侧墓壁上的石灰基层上。 <p class="ql-block">维山壁画墓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2007年5月,岳麓书院在湖南省文物局的委托下,对新化维山古墓壁画进行异地搬迁保护,并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壁画实施了清洗、修复、加固等保护措施。</p> <p class="ql-block">维山壁画墓的鉴定<br> 2010年6月,岳麓书院邀请全国文保专家对保护工作进行评审并对壁画具体年代做了鉴定,认为该壁画总体保护效果良好,是宋代或稍早时代的作品。</p> 维山古墓壁画之人物 古代墓葬常以执盾持矛的武士来守护亡灵,以乐伎来娱乐亡灵,武士与乐伎都是墓室壁画中常见形象。维山古墓壁画所绘武士张弓执矛,乐伎扬锤击鼓,形态各异,勾勒传神。 维山古墓壁画所绘持斧人物手持斧钺,衣带飘扬,神情凝重。据《三礼图集注》所载,此为丧葬队伍的引导者一一方相氏。 在墓葬壁画中很少表现丧葬题材,披麻戴孝的丧葬人物极少。维山墓壁画青龙后有立姿孝子三人,白虎后有立姿孝女四人,墨线勾勒,面相圆润,手持笏板,表情肃穆。 维山古墓壁画之生肖、瑞兽<br> 生肖是墓室随葬陶俑和壁画中常见题材,常有厌胜驱邪之意。维山古墓壁画所绘生肖都是缙绅持笏的文官造型,头部是生肖的动物形象。维山壁画生肖中,有猫无蛇,这与别处不同。 四神是汉唐以来慕室壁画一直沿用的题材,如临朐崔芬墓、磁县茹茹公主墓中都有出现,唐以后南方使用较多。岳麓书院藏维山墓室壁画中的青龙额上有"王"字,为别处所不见。 维山古墓壁画之花草<br> 墓室正壁为盗墓者损坏,中间大龛内壁画难以辨识。壁龛两侧绘有苇竹、芭蕉和湖石,这类山水、草木的题材自唐末五代以后较为常见,如新疆阿斯塔纳217号墓花鸟屏风。 "透物见文"是文物的珍贵所在。不论是体现一个时代文化的岳麓秦简,还是呈现地域文化的维山古墓壁画都是复原历史、见证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及文化意识。因此,中国书院博物馆对岳麓秦简和维山古墓壁画的展出,除了邀请观众一同领略中华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之外,更期待人们在赞叹之余,有更深入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