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7月1日(第17天)今日行程安排: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城市观光,游览瀑布上的童话村庄拉斯托克小镇、十六湖景区。</b></p> <p class="ql-block"><b>克罗地亚全称克罗地亚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共和制国家,处于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的潘诺尼亚平原的交界处,国土总面积5659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78公里。官方语言为克罗地亚语,首都萨格勒布。</b></p> <p class="ql-block"><b>在克罗地亚的心脏地带,萨格勒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闪耀着它独有的光芒。这座城市,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还洋溢着现代都市的活力与魅力,让人在漫步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与时代的变迁。</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萨格勒布火车站广场,是克罗地亚首都的脉搏所在。当火车轰鸣着驶入这座中欧古城的枢纽,旅客们第一眼便会被广场中央那座青铜铸就的巍峨身影所震撼——托米斯拉夫国王骑马雕像,如同一柄利剑,直刺苍穹,将克罗地亚千年的沧桑与不屈,凝固成永恒的瞬间。</b></p> <p class="ql-block"><b>行走在萨格勒布的街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建筑。耶拉其恰广场总督大厦的穹顶庄严而宏伟,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神圣,金色的雕像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b></p> <p class="ql-block"><b>而街道两旁,色彩斑斓的建筑错落有致,每一栋都像是精心布置的艺术品,让人不禁驻足欣赏。特别是那些正在修缮中的建筑,脚手架非但没有破坏这份美感,反而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真实与活力。</b></p> <p class="ql-block"><b>街道上,电车轨道蜿蜒伸展,如同城市的血脉,承载着萨格勒布的日常生活。偶尔,一辆电车缓缓驶过,车上的乘客或低头阅读,或望向窗外,享受着这份独有的宁静与惬意。</b></p> <p class="ql-block"><b>位于萨格勒布市中心的耶拉契奇总督广场上,一尊巍然矗立的青铜雕像引人注目——这便是班·约瑟普·耶拉契奇总督的骑马肖像。这座不仅是萨格勒布的标志性地标,更是克罗地亚民族历史与精神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克罗地亚人对这位19世纪杰出政治家与军事领袖的深切纪念。</b></p> <p class="ql-block"><b>班·约瑟普·耶拉契奇生于1801年,是克罗地亚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与军事将领。在19世纪中叶,他担任克罗地亚总督期间,积极推动克罗地亚民族自治与文化复兴,主张维护克罗地亚地区的权益,并在对抗外族统治、促进民族独立方面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b></p> <p class="ql-block"><b>耶拉契奇总督雕像由克罗地亚著名雕塑家于19世纪下半叶创作完成。雕像采用青铜铸造,以写实风格呈现:耶拉契奇身披军装,骑于骏马之上,神情庄重而坚毅,目光远眺前方,仿佛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其姿态不仅彰显了将领的威严,更传递出一种不屈的精神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雕像底座刻有铭文,简要概述了他的生平与功绩,供后人瞻仰铭记。</b></p> <p class="ql-block"><b>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古老街巷中,一座哥特式教堂如巨人般屹立,双塔尖刺破天际,仿佛将人间与天堂相连。这便是萨格勒布圣母升天大教堂——一座穿越千年风雨,在废墟与重生中镌刻信仰印记的永恒建筑。它的故事,不仅是砖石与艺术的堆砌,更是一部由战火、地震与虔诚共同谱写的文明史诗。</b></p> <p class="ql-block"><b>教堂不仅是建筑,更是萨格勒布的精神图腾。纪念柱下的四位天使——信德、望德、洁净无罪、谦卑,以凝固的姿态诠释基督教义的核心。当黄昏降临,信徒们围坐喷泉旁,祷告声与闲聊声交融,教堂成为连接神圣与世俗的纽带。</b></p> <p class="ql-block"><b>今天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仍被脚手架环绕,修复工程持续进行。这并非衰败的象征,而是信仰的延续——每一块新补的砖石都在与旧裂痕对话,每一场弥撒都在回应数百年前的祷词。它提醒我们:伟大从不诞生于完美,而是在破碎与重建的循环中淬炼。</b></p> <p class="ql-block"><b>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藏着一片鲜活的色彩秘境——红伞集市,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萨格勒布之腹”。当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数百把红色遮阳伞在风中摇曳,仿佛一朵朵跃动的火焰,将这座历史悠久的露天市场点燃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b>走进多拉茨市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连绵的红色伞棚。这些伞并非寻常的遮阳伞,而是萨格勒布人用色彩编织的记忆符号。自中世纪延续至今的市集传统,在红伞的庇护下焕发新生。</b></p> <p class="ql-block"><b>每一把伞下,都藏着克罗地亚人与土地的对话:蔬菜摊贩将刚采摘的番茄垒成绯红的山丘,果农把多汁的蟠桃摆成粉色的涟漪,就连空气中都浮动着水果发酵般的甜香。站在市场中央抬头望去,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双尖顶在红伞间隙若隐若现,历史与现代在此达成奇妙的默契。</b></p> <p class="ql-block"><b>街边的咖啡馆里,人们悠闲地品着咖啡,聊着天,享受着闲暇时光。这份从容与自在,正是萨格勒布独有的生活哲学。</b></p> <p class="ql-block"><b>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铺满石板的小巷上,光影交错间,给这条老街添了几分温馨与神秘。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与远处面包店的甜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萨格勒布独有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b>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的外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有的墙面爬满了藤蔓,绿意盎然,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自然的色彩。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不禁让人想象,这些建筑曾见证了多少历史的变迁,又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们静静地矗立,仿佛是时间的守护者,见证着萨格勒布的成长与变迁。</b></p> <p class="ql-block"><b>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古老街巷中,一座石砌拱门静静伫立,仿佛一座沉默的时光守护者。这便是萨格勒布古城门,当地人称之为“石门”——一道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门扉,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也流淌着现代生活的温度。</b></p> <p class="ql-block"><b>这座石门在1731年的大火中奇迹般留存。那场吞噬老城大半建筑的烈焰,让周边建筑化为灰烬,唯有城门内供奉的《圣母与圣子》画像完好无损。这一神迹让石门从此成为信徒们的朝圣地,石壁上密密麻麻的感恩铭文,如时间刻下的祷告,每一道纹路都诉说着人们对圣母庇佑的虔诚。信徒们每日在此驻足,献上鲜花,触摸被岁月磨光的石块,信仰的力量在斑驳的城墙间悄然流转。</b></p> <p class="ql-block"><b>站在石门下,触摸冰凉的石块,仿佛能感知到罗马军团的脚步、中世纪工匠的凿痕、18世纪火灾中的灼热与奇迹,以及今日游客指尖的温度。这道门,从未真正关闭——它始终敞开,迎接着每一段过往与未来,将时光的故事,一砖一石地,镌刻在萨格勒布的心脏之上。</b></p> <p class="ql-block"><b>步入圣马可广场,最令人瞩目的便是教堂屋顶的斑斓画卷。左侧的克罗地亚王国盾形纹章由红白相间的格子构成,象征着达尔马提亚、斯拉沃尼亚等古老地区的融合;右侧萨格勒布市徽的红底白色城堡,如一座微型城池矗立在陶瓦之上。这一设计不仅彰显城市的政治身份,更将国家历史浓缩为视觉符号。</b></p> <p class="ql-block"><b>圣马可教堂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克罗地亚的政治心脏。广场东侧矗立的克罗地亚议会大厦悬挂着欧盟与本国国旗,重大法律颁布时,新闻记者如候鸟般聚集于此,将国家的脉搏传递至世界。教堂与议会并肩而立,形成独特的“神圣与世俗”共生景观,折射出克罗地亚社会对法治与信仰的双重尊重</b></p> <p class="ql-block"><b>萨格勒布的这些屋顶,红得热烈,橙得温暖,像是被阳光亲吻过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泽。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有的高耸,有的低矮,有的陡峭,有的平缓,仿佛在跳着一支无声的舞蹈。</b></p> <p class="ql-block"><b>在这些屋顶之间,隐藏着萨格勒布的灵魂。古老的教堂尖顶,如同守护城市的卫士,庄严而神圣。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变迁,却依然屹立不倒,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而那些现代的建筑,则以简洁明快的线条,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b></p> <p class="ql-block"><b>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城市仿佛一片红色的海洋,屋顶们如同波浪般起伏,涌动着生命的律动。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b></p> <p class="ql-block"><b>街头巷尾,艺术家们用画笔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作品或抽象或写实,却都充满了对萨格勒布的热爱与敬仰。</b></p> <p class="ql-block"><b>在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有一座充满故事的火车站——萨格勒布火车站(Glavni Kolodvor)。它宛如一位沉默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变迁。</b></p> <p class="ql-block"><b>初见萨格勒布火车站,便被其古典而庄重的外观所吸引。米黄色的建筑外墙,搭配着精美的雕刻装饰,透露出浓厚的历史韵味。巨大的拱形窗户和立柱,彰显着建筑的宏伟与典雅。站名“GLAVNI KOLODVOR”醒目地镶嵌在建筑上方,仿佛在向每一位到来的旅人宣告着它的身份。</b></p> <p class="ql-block"><b>车站广场上的蓝色有轨电车缓缓驶过,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远处的国王托米斯拉夫雕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庄严而肃穆,与火车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城市画面。</b></p> <p class="ql-block"><b>在克罗地亚的腹地深处,隐藏着一颗被时光轻抚的珍珠——拉斯托克。这座坐落于科拉纳河与斯卢尼奇卡河交汇处的小村庄,仿佛是从童话书页中走出的梦境之地。当双脚踏入这片土地,眼前便展开一幅流动的画卷:碧水环绕,飞瀑层叠,古老的木屋依势而建,与自然浑然一体,仿佛天地在此刻共同谱写了一曲关于诗意栖居的赞歌。</b></p> <p class="ql-block"><b>拉斯托克之美,在于其与水共生的灵魂。湍急的河水穿过石砌房屋,在屋下激荡出银白的浪花,水珠飞溅间折射出七彩光芒,恍若星辰坠落凡尘。水声潺潺,如低吟浅唱的乐章,时而如细雨轻拂,时而似雷鸣激荡,将时间的刻度消融于自然的韵律之中。</b></p> <p class="ql-block"><b>漫步于村中,恍若穿行于一个“瀑布博物馆”,有的瀑布如脱缰群马奔腾而下,有的似珍珠帘幕垂落山壁,每一道水流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村庄的每一栋房屋,都是自然与人文的默契之作。木质结构与石砌基底相融,红色屋顶在青山绿荫间点缀出温暖色彩,仿佛为大地绣上了一枚枚生动的印章。这些老建筑历经岁月风霜,却在当地人的精心维护下始终焕发着生机。</b></p> <p class="ql-block"><b>拉斯托克的魅力,更在于其将“仙境”化为日常。村民依瀑而居,水不仅是生活的源泉,亦是精神的滋养。清晨,雾气自河面袅袅升起,笼罩着整个村庄,木屋、桥梁、花草皆蒙上一层朦胧的纱幔,宛如仙境初醒。</b></p> <p class="ql-block"><b>午后阳光下,河水在石间跳跃,折射出粼粼波光,河畔的树木随风轻摇,为行人投下一片清凉的荫蔽。在这里,自然不再是观赏的客体,而是生活的底色——人们以水为邻,以瀑为伴,将“世外桃源”的想象,凝固成真实可触的日常。</b></p> <p class="ql-block"><b>这座村庄的脉搏,始终与自然同频共振。它不仅是克罗地亚内陆的“隐藏宝石”,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每一道瀑布的流淌,每一栋木屋的呼吸,都在续写着人与自然共生的永恒篇章。</b></p> <p class="ql-block"><b>拉斯托克的存在,提醒着我们:真正的诗意栖居,不在于远离尘世,而在于将自然融入生命的肌理。当瀑布的轰鸣与屋内的炊烟交织,当湍急的水流与宁静的心境共鸣,这座“瀑布上的童话村庄”,便成为了人类对理想生活最动人的注解。</b></p> <p class="ql-block"><b>在克罗地亚中部的喀斯特山区,有一片被森林覆盖的秘境,如一颗遗落人间的绿宝石,闪耀着神秘而璀璨的光芒——这便是被誉为“欧洲九寨沟”的十六湖国家公园。</b></p> <p class="ql-block"><b>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表彰这片土地对地球的独特馈赠。</b></p> <p class="ql-block"><b>十六湖之名,源于其蜿蜒山谷中星罗棋布的十六个湖泊,它们如一串珍珠般串联起天地的灵韵,将自然之美演绎成一首无声的史诗。</b></p> <p class="ql-block"><b>踏入公园,仿佛步入一座流动的喀斯特艺术馆。湖区被原始森林温柔环抱,茂密的冷杉与山毛榉交织成绿色的穹顶,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湖面,将湖水染成翡翠般的碧绿。</b></p> <p class="ql-block"><b>湖与湖之间,瀑布如银链垂落,或婉约如丝,或奔腾如雷,水流在钙华堤坝上层层叠叠,溅起的水雾中,彩虹若隐若现。</b></p> <p class="ql-block"><b>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落差达78米的大瀑布,水流如巨龙腾空,气势磅礴,令人心生敬畏。</b></p> <p class="ql-block"><b>漫步于木栈道,耳畔是潺潺水声与鸟鸣的合奏,眼前是倒映着树影的澄澈湖面,恍惚间,仿佛穿越至童话中的精灵国度。</b></p> <p class="ql-block"><b>千万年的水流冲刷与石灰岩沉积,塑造出阶梯状的钙华地貌。瀑布自高处倾泻,如银河坠入深潭,激荡起雪白的浪花与震耳的轰鸣。</b></p> <p class="ql-block"><b>在这里,水与石共同书写着时间的密码,每一道钙华堤坝都是自然之力的杰作,每一潭湖水都沉淀着地球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十六湖的灵性,更在于其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湖水中,鱼儿穿梭于钙化的枯木之间,野鸭在水面划出涟漪。</b></p> <p class="ql-block"><b>这里不仅是动植物的乐园,更是地质演化的活教材。可以窥见喀斯特地貌的奥秘:水流如何雕琢岩石,钙华如何堆积成堤,湖泊如何串联成链……每一处景观都是大自然亿万年演化的见证。</b></p> <p class="ql-block"><b>克罗地亚人对这片土地的珍视,赋予了十六湖更深层的意义。1949年,环保先驱们以远见卓识建立了国家公园,此后,保护始终优先于开发。在这里,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谦逊的访客,与山水生灵共享这片净土。</b></p> <p class="ql-block"><b>在这里你会明白,为何人们说十六湖是“欧洲的九寨沟”——它既有东方山水的灵秀,又带着欧洲大陆的苍茫与深邃,是水、石、林共同谱写的生命交响曲。</b></p> <p class="ql-block"><b>若你向往自然之美,不妨来十六湖国家公园。无论是徒步穿越森林,乘船荡漾碧波,或是在观景台静观飞瀑,你都将收获一场与地球的深情对话。</b></p> <p class="ql-block"><b>十六湖,时间以水的形态流淌,生命以绿的姿态绽放,而人类终将学会在敬畏中与自然共生。</b></p> <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续,谢谢观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