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东北【十】瑷珲历史陈列馆

快乐人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5月25日,我们夫妻和发小胜利两口,随团乘座K926次郑州~海拉尔的火车,于26日中午抵达沈阳,第三次走进“白山黑水”,开启了长达16天东北全景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次是2019年7月份和发小东升随团,由山东东营轮渡到大连两日游。第二次是2024年9月份和发小胜利两口参加阿尔山.呼伦贝尔十日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东北全景游,覆盖了东北四省著名景点:沈阳故宫、大帅府、丹东河囗断桥、吉林长白山、黑龙江镜泊湖、鹤乡扎龙、北极村、中俄边境双子城黑河、五大连池、醉美331边境公路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月五日 第十二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漠河北极村出来,己近中午了,在路上吃过午饭,就往黑河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达黑河时,中央台新闻联播刚结束,在宾馆放下行李就前往黑龙江公园打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黑龙江公园位于黑河市爱辉区,北邻黑龙江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夜幕下对岸电视塔俄罗斯三色国旗在霓虹灯照亮下闪闪发光,每一栋建筑物都像是一座灯塔,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月六日 第十三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行程表上还包含有:瑷珲历史陈列馆,这里是中国人一定要看的搏物馆,俄国不费一抢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记录着中华民族抗击沙俄侵略的屈辱历史,历史不容忘记,落后就要挨打。旅行社这样安排,深受旅友们的欢迎,也体现了旅游的多样化,不但要观尝自然、人文美景,还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瑷珲历史陈列馆坐落于黑龙江中游右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瑷珲新城遗址内,是全国唯一一处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领土演变历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属性遗址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683年,清康熙皇帝谕令修筑瑷珲城。同年,任命萨布索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驻瑷珲。1685年,将军衙门由由江东瑷珲迁往江西瑷珲,即今瑷珲。瑷珲,一度发展成为清代黑龙江沿岸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642年,清太宗皇太极宣布己征服了贝加尔湖以东,鄂霍次克海以西地区。1643年,俄国人第一次侵入中国黑龙江领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至海以南土地归中国所有。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黑龙冮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土地,包括库页岛,划归俄国。黑龙江由原来的中国内河,成为界河。瑷珲,见证并经历了中俄之间过去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683年,清康熙谕令修筑瑷珲城。雅克萨战争中,瑷珲成为清军的前线基地和指挥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驻瑷珲的黑龙江将军和副都统,担负起了镇守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中上游两岸国土的重责。瑷珲成为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眼前的桂古达尔城大屠杀照片,使我们都感到了震惊、愤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桂古达尔城大屠杀是沙俄入侵黑龙江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桂古达尔城是达斡尔族酋长桂古达尔的驻地,由三座并列的土城组成,1652年6月16日,俄军在哈巴罗夫的带领下抵达城下,双方因纳贡问题发生冲突,达斡尔人顽强抵抗,但最终因武器悬殊,城寨陷落。俄军攻陷城寨后,对达斡人实施大规模屠杀,据记载,约有214人死亡,仅约15人逃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643年,以哈巴罗夫等为首的俄哥萨克武装陆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给当地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清政府意识俄国侵略的严重性质,便多次派出军队和当地各族一起,驱逐外敌,捍卫疆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复原场景。 中俄《尼布楚条约》又称《尼布楚议界条约》,两国全权代表在尼布楚签订了中俄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外兴安岭以南、东至海土地归中国所有。于1689年9月7日签订,有满、俄、拉丁三种文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复原场景。 俄国武力逼迁《瑷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武力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瑗条约》,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40万平方公里定为中俄“共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俄国入侵黑龙江下游库页岛示意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列宁在《中国的战争》一文说: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政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恩格斯论述:俄国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左为咸丰皇帝像. 图右为亚历山大二世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海兰泡惨案》半景画,以高19.1米,长68.6米的巨型画幅,再现了1900年7月发生在黑龙江上的人间惨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是1900年7月17日至21日,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2000多名中国人死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与1900年7月16日发生的海兰泡惨案并称为“庚子俄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江东六十四屯分布在精奇里江口以下,是黑龙江左岸最富庶的地区。这里很早就形成了中国人的村落,俄国逼迁《瑷珲条约》时不得不对这一地区作出特殊规定——仍归中国管理。但俄国最终还是要吞食这块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02年,中俄两国《交收东三省条约》签订后,黑龙江将军、瑷珲副都统据约与俄国阿穆尔当局进行了多次艰难交涉,要求撤兵、还地。1907年俄国军队撤回,瑷珲得以收复并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得上小学时,课本上有《瑷珲条约》这节课,当时年龄小对此理解的不深,浅层次理解为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受外国人欺负,长大后怎么怎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过《瑷珲历史陈列馆》后,不仅是对屈辱史的回望,更是对国家命运与民族复兴的沉思。从恩格斯的警世之言到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历史始终在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有铭记教训、自强不息,方能避免悲剧重演,真正实现“振兴中华”的百年夙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