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开始兵分三路向首都南京进逼,黑云压城城欲摧。危急形势下,驻南京各国使领馆纷纷发出撤侨通知。在紧急通告中,美国大使馆要求滞留南京的美国人做出三项选择:一、现在就走;二、过些时候再走;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走。</p> <p class="ql-block">↓ ↓ ↓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院长魏特琳</p> <p class="ql-block">任教于金陵女子大学的美国宣教士魏特琳选择了第三项。她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的使命,就像在危急之中,男人不应弃船而去,女人也不应该丢弃她们的孩子一样。”</p> <p class="ql-block">↓ ↓ ↓在金陵女子大学避难的中国女人</p> <p class="ql-block">和魏特琳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美国长老会牧师米尔斯、金陵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迈士、农艺学教授里格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负责人约翰·拉贝、美国圣公会南京德胜教堂牧师约翰·马吉、美国基督教南京青年会牧师乔治·费奇、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美籍代院长特里默、医生威尔逊、德国礼和洋行工程师克勒格尔等人,其中大多数是宣教士。</p> <p class="ql-block">↓ ↓ ↓金陵大学教授贝德士</p> <p class="ql-block">美国宣教士、金陵大学历史教授贝德士,本来正和家人一起在国外度假,听到南京危急形势,冲破种种封锁,只身赶回这座大难临头的城市。南京破防前夕,这些留在南京的外国人决定,仿照法国宣教士饶家驹在上海建立南市安全区的模式,建立一个“南京安全区,为来不及撤退的中国难民提供避难所。他们成立了名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自治机构,推举西门子洋行驻南京代表约翰·拉贝任主席。拉贝不是宣教士,但他信仰虔诚,对中国人有舍己的爱。又因他是德国人,可利用德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与日军交涉,故被推举为主席。事实上,拉贝多次凭借自身身份阻止日军进入安全区施暴。</p> <p class="ql-block">↓ ↓ ↓安全区部分成员合影,前排左为拉贝 </p> <p class="ql-block">国际委员会划定的南京安全区,以美国驻华大使馆所在地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神学院、金陵中学、金陵大学附属医院等宣教机构为中心,占地约3.86平方公里。数十万难民涌进安全区,给负责管理的二十多名外国人带来极重的负担,他们一方面与日军谈判,通过各自的国家向日本施压,尽最大努力保护难民的安全,一方面想方设法筹集粮食,满足难民的日常所需。为了节省食物,贝德士等人改变了吃面包的习惯,和难民一起喝稀饭。</p> <p class="ql-block">↓ ↓ ↓金陵大学医院威尔逊医生</p> <p class="ql-block">鼓楼医院,又称金陵大学医院,是南京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教会医院。南京沦陷前夕,5名美籍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医院,抢救遭日军伤害的中国百姓。其中的美国宣教士罗伯特·威尔逊,是留在南京的唯一一名外国外科医生,他夜以继日地抢救中国伤员,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救助150人。为了完成手术,他甚至用针筒往自己的身体里注入激素。除了手术,他还承担起一部分巡逻任务,出门制止日军的强暴行为。为了制止日本兵的暴行,威尔逊医生还遭到手枪威胁,差一点被枪杀。威尔逊医生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他的日记与拉贝日记一样,在东京大审判时成为重要证词。</p> <p class="ql-block">↓ ↓ ↓约翰·马吉牧师和他的摄像机</p> <p class="ql-block">日军占领南京后,留在城内的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一台贝尔牌16毫米摄影机,悄悄地拍摄了日军屠杀现场,以及受害人在鼓楼医院接受救治的场面。他急切地想借着自己拍摄的资料,让国际社会看到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以引起国际重视和援救。但由于日军封锁和盘查,这些资料很难传递出去。另一名美国宣教士乔治·费奇把这些胶片缝在自己大衣夹层里,冒着生命危险带到上海洗印和拷贝。</p> <p class="ql-block">↓ ↓ ↓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南京负责人乔治.费奇</p> <p class="ql-block">乔治·费奇回到美国,奔波于全国各地,连续进行演讲,放映马吉拍摄的影片,为揭露南京大屠杀奔波呼号,希望美国议会和政府看透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在国际安全区里,宣教士依然坚持组织难民学习。因为组织难民上课,与日军交涉过程中,金陵大学农学院美籍教授里格斯,遭到日本士兵的威胁和殴打。</p> <p class="ql-block">↓ ↓ ↓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里格斯</p> <p class="ql-block">安全区的课程不仅有初级高级算术、初级高级英语、初级高级国语这些文化课,还有女子体育、男子体育、唱诗、音乐、劳作、圣书学习等,这些课程给难民带来了安慰和希望。这仿佛是一个寓言,让人们知道,即使在血雨腥风的时代,这个世界也有勇气和希望,有给人们带来平安的避难所。</p> <p class="ql-block">↓ ↓ ↓生活于安全区的中国难民</p> <p class="ql-block">这些留在南京的外国人不仅保护了数十万中国难民,也保护了不少中国军队的重要将士。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最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的难民营中;南京卫戍司令部卫生部部长金诵盘先被藏在美国大使馆,后被转移到金陵大学美籍教师宿舍楼;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这些重要将领都被安全送出南京,为中国抗战保存了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 ↓ ↓金陵大学医院部分医患人员合影(1938)</p> <p class="ql-block">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当许多人把宣教士视为西方特务和间谍的时候,岂不知他们却是拼上生命爱中国人的人。正如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金陵大学美籍社会学教授史迈士所说,如果我重新面临一次这样的时刻,面对日本人的威胁,做我们曾为250000中国人、妇女和儿童做过的一切,我会同样再做一遍。这种经历也使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那位大牧者的爱,我们别无选择。本文写作资料来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网站、自媒体《桑海人说说》、《正在发生的世界历史》、《凉酒说历史》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