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668765</p> <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我混淆了红军的西征军和西路军两个概念,总是不假思索地把西征军当成了西路军。直到这次走进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才明白了两者完全是两码事。</p><p class="ql-block"> 两者的时间、地点、队伍和任务各不相同。红军西征发生在1936年5月至7月底,是由红一方面军一万七千余人组成的西方野战军,占领甘肃陇东和宁夏的一部分,没有过黄河。这是红一方面军以陕北根据地为依托,开辟扩大新的根据地,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做准备而进行的西征,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而西路军是1936年10月至1937年3月,由红四方面军的三个主力军两万多人组成,渡过黄河,进入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打通与苏联的直接联系,但因敌情变化等种种原因,西路军孤军奋战,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写下了红军作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红军西征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会宁一路沿高速路直达同心的。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隶属吴忠市管辖,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四点半,担心人家下班闭馆,抓紧时间参观了红军西征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红军西征纪念馆,坐落在同心县城南郊的中国工农红军西征纪念园内,建于2006年10月,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红军西征为主题的纪念场所。馆内展厅以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图片、文物再现了红军西征的伟大胜利和不朽业绩。</p> <p class="ql-block"> 时间回到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提出了“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战略方针,先后发动了红军东征和西征。</p> <p class="ql-block"> 红一方面军的东征发生在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历时七十五天,在毛泽东的亲自率领下,取得了重大胜利。2020年9月,我到山西的永和、石楼、中阳、柳林等地,专程考察过红军东征。红军西征是东征结束后,马不停蹄地紧接着进行的。</p> <p class="ql-block"> 1936年5月5日,红一方面军完成东征回师陕北。5月14日,毛泽东在延川大相寺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大会,总结东征,部署西征。15日,中央先后在大相寺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西征甘肃、宁夏。以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军委骑兵团,组成西方野战军(简称西征军)。由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红一军团由左权代理军团长,聂荣臻任政委,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为适应形势需要,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陕甘省委,成立中共陕甘宁省委,由李富春任书记。</p> <p class="ql-block"> 也许有人要问,东征刚刚结束,为什么马上又要西征呢?这要从陕北根据地面临的险恶形势说起。红军回师陕北后,蒋介石在山西消灭红军的计划落空,但他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任命陈诚为总指挥,要对陕北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清剿”。</p> <p class="ql-block"> 当时,在根据地的周边约有一百五十个团的国民党军,虎视眈眈,企图将红军扼杀在狭小的根据地之间。怎样才能打破危局?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毛泽东不同凡响的战略思维和正确决策。在数倍于已的敌人即将发动进攻之前,他并没有只是考虑如何防守应对,而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他认为,敌人这次进攻没有围的形势。原因在于,东面的阎锡山被红军打过之后发生变化,不愿再与红军打了;南面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在红军东征后方空虚时都没有乘机抄后路,现在更不会为蒋介石而拼命。</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断然决定向根据地西面的甘肃陇东和宁夏方向主动进攻,赶在敌人进攻之前抢先动手。毛泽东部署的任务是:以红军主力向西面进攻,打击宁夏军阀,创建广大的陕甘宁根据地;向南打通与红二、四方面军的联系,早日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同时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促进全国抗日新局面早日形成。一句话就是不能坐以待毙,要通过先下手来为红军争取时间和空间。这样的出其不意的独特视角,简直是让敌人听指挥,牵着敌人的鼻子走。</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签名</p> <p class="ql-block"> 西征从1936年5月19日开始,到7月底结束。主要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6月中旬完成,主要任务是消灭西北军阀马鸿逵、马鸿宾的部队,扩大红军,占领陕甘宁三省边境的广大地区。第二阶段,打击敌人的反击,摧毁敌人的支点,肃清民团武装和土匪,巩固占领的地盘。</p><p class="ql-block"> 西征第一阶段,西征军分两路西进。红一军团在南线为左路军,红十五军团在北线为右路军,后来红二十八军、八十一师和骑兵团又组成中路军。西征战役刚开始,彭德怀就成功实施的调虎离山计。他让右路军袭占宁条梁和安边,然后西进攻克定边和宁夏边境的盐池,伪装进攻宁夏,以调动驻守在南面陇东地区的敌军回援宁夏,而后在运动中歼灭回援之敌,并迅速夺取曲子镇、环县、洪德城一带。</p><p class="ql-block"> 尤其在曲子镇战斗中,歼灭了马鸿逵手下最凶悍的部队敌三十五师一零五骑兵旅,俘虏了外号叫“野骡子”的旅长冶成章。紧接着,又与马鸿宾驰援的两个团遭遇,不仅把敌人击溃,还俘虏了一千多人。经过这两仗,红军军威大振,二马部队望风而逃,不敢再和红军正面较量。</p> <p class="ql-block"> 从6月下旬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红一军团继续西进到甘肃的靖远和宁夏的固原、海原一带,红十五军团攻占了宁夏的盐池、同心城、海原东、灵武南还有预旺县城等地。</p><p class="ql-block"> 西征军占领陕甘宁边界广大区域后,重点就是以最大努力赤化占领区域。所谓赤化,就是发动和组织群众,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工农革命政权、赤卫队,从而创建起比较稳固的革命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1936年,埃德加·斯洛和毛泽东在陕北保安。</p> <p class="ql-block"> 西征过程中,西征军要求部队把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作为与消灭敌人一样的战斗任务。期间,红军无论做群众工作、白军工作、回民工作,都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p><p class="ql-block"> 西征军所经过的甘肃、宁夏两省,回族群众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为了团结和争取回民群众,在西征前,西征军政治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提出了三大禁条和四大注意。三大禁条是: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吃大荤,禁止毁坏回文经典。四大注意是:讲究清洁,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不准乱用回民器具,注意回汉两大民族团结。这些禁令得到了回民的热烈拥护。他们请红军去洗澡,请红军去吃全羊,把红军当成回民的亲人,很快就把马鸿逵残酷统治的地区,变成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 红军西征历时两个多月,取得重大胜利。消灭敌人、俘敌旅长以下两千余人枪,战马五百多匹,新组建了两个骑兵团,发展了地方武装,征集了大量资财,解放了环县、定边、盐池、预旺四座县城,开辟了一块纵横二百余公里的新根据地,使陕甘根据地发展成为陕甘宁根据地。这样,也为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提供了有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1944年,马海德和毛泽东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 了解这段历史,给予我们以极大的启示。不管红军东征,还是西征,都是在看似没有路的情况下走出了胜利之路。有人说,红军长征到陕北,如果不是后来的西安事变共产党就完 蛋了,但事实是国民党军的“围剿”一再失败,而红军的力量和地盘在迅速扩大。当然,在强大优势的敌人面前,我们面临的危机、危境、危难、危险会不断出现。同样,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会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敌人、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马海德题词:同心同德,同建同心。</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的一部分还专门展示了两个外国人在同心的情况。一位是埃德加·斯诺,1905年7月19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同时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前往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回到北平后,斯诺写下了大量通讯报道,公正、客观地向外界宣传“红旗下的中国”。1937年,斯诺在伦敦出版了他的新作《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作《西行漫记》。其中三分之一篇幅是在同心完成的。这本书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他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受到毛主席接见。1972年2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病逝。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2009年,斯诺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p> <p class="ql-block">⏸同心清真大寺</p> <p class="ql-block"> 另一位是马海德。1910年9月26日,马海德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原名乔治·海德姆,医学博士。1936年,马海德同埃德加·斯诺一起来到陕甘宁边区。斯诺完成采访计划后返回北平。但马海德对苏区的医疗情况考察之后,做出了留在苏区的决定。1937年2月,马海德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马海德。</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继续为新中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作贡献。马海德一生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五年。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病逝。依照他的遗嘱,家人把他的骨灰洒进了他奉献了青春的地方——延安的延河。马海德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永远值得人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 与红军西征纪念馆毗邻的是同心清真大寺。清真大寺坐落在一块高地上,是宁夏现存历史最久、规模较大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寺院始建于明末清初,主体建筑修造在一个占地三千五百平方米的高大砖砌台基之上,所建的礼拜殿和照壁等,把汉族传统木结构建筑技巧与伊斯兰砖雕装饰工艺融为一体,体现了回汉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礼拜殿,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 清真大寺是一处见证了红色历史的宗教场所。1936年10月20日,陕甘宁省委在这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11月初,准备进行山城堡战役的三大主力红军都转移到同心地区。11月12日,三大主力红军在清真大寺西南角的河滩上,召开了万人军民联欢大会。来自一方面军的彭德怀、二方面军的贺龙、任弼时、四方面军的朱德、张国焘等一百多位高级将领参加了联欢大会。其盛况正如萧克将军所言:红军长征陕甘宁,三军会聚同心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