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老街

自在诗光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83971880</p><p class="ql-block">作 者:自在诗光</p><p class="ql-block">图 片:网络(诚谢)</p> <p class="ql-block">  顶着末伏夏阳的热辣,乘着初秋微风轻轻的温柔,去逛逛嘉定安亭古镇,美美地抓住暮夏的小尾巴,游走在藏着历史文化瑰宝的石板路老街,度过夏秋之交,一个有意义的小日常。既好玩又涨知识;既消遣又健步走;既寻访古迹又欣赏小桥人家;既在夏韵嗅烟火,又在初秋尝美食,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  老早就有一个小计划,想着在魔都60后的三伏天,探访安亭老街的,怎奈七天活动内容排得满满的。再加上魔都持续高温,像被放进了大蒸笼,潮闷湿热汗黏糊糊,不敢轻易出门,以身试烤哇。这回行啦,立秋之后,虽然,末伏脾气仍执拗,炽烈的夏阳倾泻着金光。但是,掺和着初秋微风,潮气的湿漉漉感觉减少许多,身体也跟着舒服起来,脚下的步子也变得轻快了。</p> <p class="ql-block">  安亭老街的石牌坊网上很火呢,安亭泾南北穿过古镇,老街被东西一分为二。江南水乡的路桥街,严泗桥横跨安亭泾,只有11.6长,6米宽的古石桥。高3.7米,拱顶跨径4.4米,却成了嘉定与昆山的界桥。历史文化的沉积,在桥上有楹联为证,“十字河分两县界,百厘市聚四方人”。安亭老街古石桥十余座,桥头几乎刻有楹联,走上桥仿佛穿回千百年的历史之河,竟然,有一座“大桥”,单孔跨度达41米,宽4.5米,高6米,拱券跨径11米。不由得佩服古人建桥智慧,设计理念的超前性。最有意思的地方,它是一桥同时镌刻“南浦桥”和“六泉桥”两个名字,不知为何如此命名?</p> <p class="ql-block">  安亭老街因安亭泾而建成,河埠头连接着古镇前世今生,曾是嘉定、昆山、青浦三县,水上商贸中抠神经,人间烟火在这里穿梭。而今,仍保留前街后河的风貌,来安亭老街是必到一游的特色景观。粉墙黛瓦雕花木窗,剥落了漆的朱红廊柱,古银杏树荫蔽的飞檐翘角,菩提寺的香火,都在提示着,老街的前世,人丁气旺,商贸兴隆,市井生活繁荣。沿着老街一侧半个多小时能走完,过桥再走另一侧返回。夏秋之即游客闲人并不多。永安塔被正午的大太阳烤“冒了油”,永安桥面的石块路热气直往腿上窜。紧忙找到崇巷手工糕点店,买上海棠糕垫肚子,拿块安亭印糕解解馋,看着红糖糯米芝麻糕,再美美地慢慢品尝。</p> <p class="ql-block">  逛累了走饿了,沿老街挂红笼的酒幌,边走边打听,找到一家叫“初栖地”馆子歇息,点两个特色小菜,桂花马蹄,蛤蜊炖蛋,等候上菜时,拿出安亭印糕中,福禄寿喜中带喜字的咬下一小口,柔滑软糯正适咱这年龄。饮茗解渴,听曲腔美,赏景河碧,江南水乡的三伏夏末,独特韵浓的享受。一会儿,菜上来了。雪白的马蹄,脆嫩清甜,淡黄的桂花芬芳,淡雅悦目,连夹几筷。蛤蜊炖蛋更是鲜美嫩滑,清淡营养饱腹。应该说,在夏秋之时,到安亭老街游玩,真是来对了,不枉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