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 在 有 趣—— 曾雪萍书画印赏析

雪映萍踪

<p class="ql-block">解智伟 | 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书画是传统文化的外形,有的人把自已的作品镶金嵌玉,弄得秾丽光鲜,虽盛妆堂皇,却不好看;曾雪萍粗服乱头,却不掩国色,捉襟见肘处趣味横生,别是一种美学面貌。</p><p class="ql-block">18世纪法国美学家夏尔·巴德曾经把科学和艺术相比较,认为科学主要诉诸理智,艺术主要诉诸趣味。趣味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审美元素,它以鲜明的个性化赋予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也以独特的创造力拓展了人们的智性空间。曾雪萍书画作品的全部价值就在一个“趣”上。</p><p class="ql-block"><b>一、笔趣</b></p><p class="ql-block">后世论书,“趣”是判定书法优劣的一个极为重要标准。“趣”作为一种审美愉悦,是由笔势产生出来的审美味道,传王羲之在《笔势论》里说:“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曾雪萍每作一放纵,如足之趣骤,字字不算珠玑,但笔笔却是笔趣横生,似笨鸟欲飞,憨态可掬。</p><p class="ql-block"><b>二、墨趣</b></p><p class="ql-block">所谓“墨趣”,是水与墨产生的一种变化,墨分五色,更能分出趣味的高低,曾雪萍的绘画在黑白之间,摆脱了形似的羁绊,计白当黑,经营出自已的趣味空间,穷微入神、从容妍玩,玩出了自已的趣味化的视觉表达。</p><p class="ql-block"><b>三、情趣</b></p><p class="ql-block">虞酥《论书表》云:“字之美恶,书之真伪,剖判体趣,机息务闲。”所谓“剖判体趣”,不是单指分析判断书体情趣,还强调了书写主体的审美情怀。审美情趣是书画家们面对人间烟火的美学态度,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曾雪萍的作品在审美情趣有逆向生成的三个特点:一是从成人情趣向儿童趣味转移;二是从纯艺术趣味向现实生活趣味转移;三是从简单的谐趣向复杂的多向度的悲剧性的情趣转移。</p><p class="ql-block"><b>四、意趣</b></p><p class="ql-block">智慧的灵光在作品中生动成趣,曾雪萍机智地推开了艺术这扇窗,让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尚未体验的智性空间和充满感性的有趣生活。这里的意趣既不是情趣也不是意味,而是智性的境界,曾雪萍的“我墨随心”是灵魂的写意,从意象到意境,一派意趣盎然,如凤游云汉、鸟入长林,主题深远又和悦近人。生活因有趣而欢笑。</p><p class="ql-block">冰冷的艺术是索然无味的,是标本,是帖,是一种范式,而人却是多元趣味的生命体,是生活喜剧的主角。好的艺术是秩序的解构,在曾雪萍“我墨随心”作品展开展之际,我们更欢迎他这样的书画家用艺术趣味来观照灵魂,观照现实、观照生活、观照自身。</p><p class="ql-block"> (作者为为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