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提起台风,我作为一个北方人,一个居住远离海边的人,对其又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每天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知道它是一种风力12级以上、破坏力很强的大风;说陌生,是我没见过台风、台风为什么还有名字?谁给它起的?有什么奥秘和规定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一无所知。今天,看到一个资料,对台风有了一个粗浅认识,想和美友们共同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全球共有140个台风名字,循环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资料记载:为了方便传播,积极做好防台风工作,早在二十世纪初,澳大利亚气象预报员,就开始为台风起名。为了避免混乱,1977年,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决定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从2000年1月1日起使用新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台风委员会成员国由14个国家和地区组成,他们是: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新加坡、泰国、越南和美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台风委员会,让每个成员国提供10个台风名字,共有140个台风,这140个台风名字循环使用;每年使用一个成员国或地区提供的10个台风名字;谁先谁后,按成员英文首字母顺序排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台风起名的奥秘与文化多样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40个台风名字,由14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台风的名字,涵盖了神话、自然、星座和动植物等内容,其奥秘折射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体现出了地域文化特色。中国台风命名,把传统神话融入自然之力,如“悟空”“海神”“电母”,意欲借助神话人物,辟邪祛灾,实现美好愿望;日本命名台风,多采用星座,如“摩羯”“天兔”“天秤”;东南亚一些国家爱用动植物命名,如“鹦鹉”“圣帕(淡水鱼)”“塔巴”;还有的成员国给台风取名,愿意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起一些食品、水果名作为台风的名字。2025年的8号台风“竹节草”,源自越南,取自一种草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台风太“凶”,其名字会被移除或以旧换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资料记载:不是所有台风名字,都能一直使用。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重大灾害,它的名字会被从名单中永久移除,再由原提交国提补一个新名字。如,2013年的台风“海燕”,登录菲律宾时造成重大灾害,成为史上最强的台风之一,之后,被拉黑,由中国提交的“白鹿”替代。2019年,台风“利奇马”登录中国造成1400余万人受灾,后用“竹节草”更替了台风“利奇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外,如果嫌台风名字发音不好,或有重名、没有特色等原因,还可以由提出国主动提出更换。台风移除或更换,具有一定流程。先是相关成员国提出建议,而后台风委员会进行商讨和投票,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从列表中移除旧台风名称,换上新的台风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台风的凶猛、破坏力与名字无关,名字仅仅是表示台风的一个符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学不知道,通过学习,我感到台风也是一种文化。从台风的形成到人们对台风的认识,从给台风命名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从对台风的认识到采取的防台风措施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台风这个令人观止的风暴,其背后蕴含着科学、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底蕴。(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注:(1)美篇自作参考了《快乐老人报》有关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图片来自于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