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21日,暑假西北游第21天。</p><p class="ql-block">上午阳光正好,我们带着对远方的期待,从银川启程。车轮滚滚,170公里的路程,像是与过去的一场温柔告别,而后我们踏入了乌海的土地。在这里,成吉思汗雕象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让我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乌海成吉思汗雕塑</p><p class="ql-block">甘德尔山上的成吉思汗雕像位于中国内蒙古乌海市,是一座高达88.95米的巨型铜像,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单体雕像,兼具纪念性与旅游价值。</p> <p class="ql-block">告别乌海,我又向着阿拉善地质公园进发,近200公里的路途,是风景的渐变,也是心灵的沉淀。当那片奇异的地貌映入眼帘,我瞬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色彩在这里肆意挥酒,与七彩丹霞相比也毫不逊色,每一寸土地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晨从银川出发,沿途可见贺兰山余脉与戈壁交织的苍茫景色。进入公园后,金色沙丘如海浪般起伏,风蚀痕迹勾勒出“上帝画下的曲线”,瞬间打破对沙漠的刻板印象。</span>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是全球唯一以沙漠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由巴丹吉林、腾格里和居延海三大园区组成,被誉为“中国秘境”。这里集沙漠、戈壁、湖泊、胡杨林、岩画等景观于一体,既有“沙漠珠峰”必鲁图峰的壮阔,也有“沙漠千湖”的灵动,更有远古岩画诉说着游牧文明的史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海森楚鲁风蚀地貌区,1.5亿年前的花岗岩被雕琢成蘑菇林与蜂巢岩。盐风化作用形成的洞穴内,盐晶在昼夜温差中反复结晶溶解,将岩石内部掏空成迷宫。我蹲下身,指尖触到岩壁上的六边形蜂窝结构,这与蜂巢的几何美学惊人相似。</p><p class="ql-block">离园时,夕阳将沙丘染成琥珀色。回望那些被风雕刻亿万年的岩层、被盐结晶定格的湖泊、被胡杨守护的古城,忽然明白阿拉善的魔力——它让每个到访者都成为地质史诗的读者,在沙粒与时光的缝隙中,触摸到地球跳动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随后,近300公里的行程,我带着对美景的眷恋,来到了巴彦淖尔。途中,阴山壁画的古朴,如同璀璨的明珠,点缀着我的旅途。这一天,我在风景中穿梭,在历史中漫步,收获了一场丰富而又难忘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阴山一瞥</p><p class="ql-block">王昌龄诗</p><p class="ql-block">秦时明月汉时关,</p><p class="ql-block">万里长征人未还。</p><p class="ql-block">但使龙城飞将在,</p><p class="ql-block">不教胡马度阴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阴山岩画分布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中旗、后旗及磴口县等地的阴山山脉,东西跨度300公里,南北宽70公里,现存5万余幅岩画,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岩画群之一。其创作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至近代,历经万年风雨,被誉为“千里画廊”和“留在岩石上的史记”。</p><p class="ql-block"> 阴山岩画记录了匈奴、敕勒、鲜卑、回鹘、党项、蒙古等民族的生产生活,是研究北方游牧文明的重要资料。例如,青铜时代的车辆图案与鄂尔多斯青铜器艺术遥相呼应,印证了当时畜牧经济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甘肃博物馆展出的部分阴山岩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