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国洋闻散记(11)‍

Jin Si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大巴扎</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期十二天的土耳其蓝色之旅即将结束。应广大团友之请,导游决定带着游客逛逛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Grand Bazaar),顺便带点伴手礼回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封闭式市场之一,位于伊斯坦布尔老城区,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旅游打卡地。始建于1455年,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建造,最初是为了服务周边的清真寺和皇宫,后逐步扩建,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导游在大门口稍稍介绍,市场占地约30万平方米,拥有61条街道,4400多家商铺,迷宫般的布局充满异域风情。叮嘱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个入口。我们一小时后在这里集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两个老人穿市场而过,除了糖果等甜品,感觉好像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没有一点购买欲望。倒是送外卖的小哥引起夫人的兴趣。只见他手托一盘子,盘中十来杯红茶穿梭在商铺之间,身手敏捷,健步如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拦住他,用英语说a cup of tea (一杯茶)。他摆了摆左手,笑着离开。后来我发现许多店主手持玻璃茶杯,很惬意地边喝茶边聊天。应该是他们叫的外卖,我们没法享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对土耳其红茶并不感到稀奇在酒店的自助餐厅几乎每天都能喝到。老婆是看上了那款玻璃杯盏,小巧玲珑,方便带在车上使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大巴扎,经过一栋白色建筑,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市政厅。不是门前立着一杆土耳其国旗,我们根本想像不到这么平凡的建筑能是政府所在地。这不,我们的乡政府也比它气派很多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锡尔凯吉火车站</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锡尔凯吉车站由普鲁士建筑师奥古斯特·雅斯蒙德设计,始建于1888年,1890年正式投入使用,曾是东方快车的终点站,1977年5月19日最后一列巴黎至伊斯坦布尔列车到站后,直通东方快车完全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火车站融合了法国新艺术派元素和土耳其建筑风格,有拜占庭教堂、奥斯曼苏丹宫殿、塞尔柱拱形窗户、西方大教堂彩色玻璃等各种来自东西方的建筑元素,车站大门左右长条的红砖和彩色玻璃极具魅力,候车大厅既有伊斯兰风格,也有新艺术派痕迹,窗户玻璃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时赶巧车站铁路博物馆闭馆,只能在候车室和铁路站台上走走停停,看看拍拍。车站还在正常使用,是伊斯坦布尔两个主要火车站之一,主要承担城际和通勤铁路运输任务,因此游玩时必须注意自身安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内设有东方快车餐厅,作为东方快车的终点站,这里曾是上流阶层人士聚集的场所,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和故事。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曾在这个车站下车,入住佩拉宫酒店,并写下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后成为同名电影的取景地,使得该车站更是声名大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车站对面建有地铁,锡尔凯吉站已成为市民怀旧和休闲度假胜地。当然也成了观光客必须打卡的网红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独立大街</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独立大街是伊斯坦布尔步行街(Istiklal Avenue)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一侧的贝伊奥卢区,起始于塔克西姆广场,延伸至加拉塔区的杜乃尔附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初是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的重要街道,被称为“grand rue de Pera”,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欧洲使馆、豪宅和剧院聚集地,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独立大街”,象征着独立自由,表现出面向现代化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街道全长约1.4公里,街道两旁建筑风格多样,保留了新古典主义、哥特式和装饰艺术风格等痕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标志性的鲜红色怀旧有轨电车从街道中间穿过,是伊斯坦布尔独特的城市景观,也是游客们喜爱的体验项目之一。但我们已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感受那份温馨和浪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独立大道还是购物天堂,云集众多知名品牌,从国际奢侈品牌到本土特色小店应有尽有。珠宝店、乐器店、书店等,以及当地的皮革制品店、地毯店比比皆是。对于囊中羞涩的老人来说只能看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圣安东尼教堂</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街口一张古老的铁艺石门吸引了我们的眼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圣安东尼教堂。在95%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清真寺随处可见,天主教堂却是我们头次邂逅。于是,我们步入教堂大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堂里只有一位当地人在礼拜,十分宁静。我们轻手轻脚步入大礼拜堂,坐在最后一排长櫈上坐下,仔细打量堂内装饰。高高的穹顶上绘着圣母像,四周的窗户装着色彩斑斓的玻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见朝拜者起身走向殿堂前方,我们也轻轻起来跟上,边走边慢慢欣赏着墙上的油画和雕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堂内有 雕塑家Luigi Bresciani 所做的镀金木雕圣安东尼像,还有众多描绘圣经故事和宗教人物的壁画,虽然我不懂宗教,但人物形象刻画细腻,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金色的阳光透过精美的彩色玻璃窗,照在教堂地面和墙壁上形成五光十色的光影,美轮美奂。夫人重新坐在椅子上,仰望穹顶,沐浴着夕阳,我按下快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再次走上独立大道,回到塔克西姆广场,夕阳已渐渐西沉,在广场上投下行色匆匆的行人身影。西北角的塔克西姆清真寺清晰可见,两座宣礼塔直插云天,蓝色的寺庙圆顶清辉映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场南端的共和国纪念碑被铁栏围住,正在维修。此碑1928年由意大利雕塑家皮埃特罗·卡诺尼卡设计,为纪念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五周年设立。高11米,底座采用多种大理石,浮雕展现了土耳其独立战争等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碑前塑有土耳其国父是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与他的战友们并肩同行的群雕。他们充满信心,日夜矗立在独立大道前,注视着土耳其与全人类一道发展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越塔克西姆广场,我们来到一家上海人开的中餐馆。老板热情周到,把我们安排在二楼入席。两张大圆桌大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中国胃还是喜爱中国菜。明天就要离开土耳其,飞往生我养我的故乡,大家都无比激动,巳无心享用这顿丰盛的最后的晚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