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运河美篇③

星月神

<p class="ql-block">扬州古运河是江苏省扬州市核心文化景观,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86年吴王天差开凿的邗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你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扬州段全长160公里,其中城区30公里的扬州三湾最为古老,且人文景观密集。</p><p class="ql-block">核心价值:扬州古运河不仅是国家5A景区,更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根基。作为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牵头城市,扬州以“古运河”重生为使命,通过之旅融合推动经济转型,2019年道届运博会,进步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p><p class="ql-block">景观特色:瘦西湖春赏烟柳画桥,夏览明月如霜,秋观琼花绽放,冬品雪韵梅香。</p><p class="ql-block">东关古渡、双瓮址与古运河相映成趣,见证隨唐盛景。</p><p class="ql-block">黑莓小镇:202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p><p class="ql-block">保护与传承:扬州通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建成),生态修复工程及文旅结合,将古运河从历史记忆转化为现代生活场景。博物馆以“三塔映三湾”为特色,系统展示运河生态,科技文化。</p> <p class="ql-block">1号馆的巨形沙盘是大运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汴河沉船残骸是大运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二。</p> <p class="ql-block">汴河沉船残骸。</p> <p class="ql-block">汴河沉船残骸。</p> <p class="ql-block">扬州因运河而兴,经历了三次发展高峰;西汉时期成为盐铁贸易中心;唐代借运河枢纽地位成为“扬一益二”的商贸重镇;清代因盐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主柱。2014年,扬州牵头推动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首个入选世界遗产的活态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亇省,直辖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亇遗产点,全长27004千米(含遗这河道1011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还续时间最久的运河,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p><p class="ql-block">其历史渊源与运河治理密切相关,三塔与古运河,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共同构成“三湾”核心文化景观,展现了扬州千年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一一扬州城唯一明代古塔,始建于明代,塔高接近50米,位于文峰寺内,是扬州著名地标。其南侧的大运塔与天中塔形成直线排列,共同构成古运河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大运塔一一2020年建成,高112.3米,是扬州首座以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结合的现代化秀明钢塔。位于大运河博物馆内,以现代材料演绎唐风古韵,是运河沿线最年轻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天中塔一一扬州天中塔是高旻寺的核心建筑,始建于清顺治八牟(1651年),由漕运总督吴惟华主持建造,旨在镇锁运河,消除水患。现存天中塔为20世纪90年代复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72米,八面九层,塔身镶嵌硋《法华经》,顶部鎏金铜刹由仰莲、相轮、宝珠组成。与大运塔、文峰塔构成“三塔映三湾”运河文化地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