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弹奏钢琴,准备重温几段特别的旋律。第一首是《樱花简谱音符》,屏幕上跳动的音符是“67176764/31343317”,让我想起那些温柔绽放的樱花。接下来要听的,是另一段完全不同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很快,《鬼子进村》的简谱音符出现在屏幕上,音符“6764343/43117676”像是一串密码,背后藏着一段沉重的历史。这首曲子的节奏紧凑,旋律中透露出紧张与压迫感。它诞生于中国抗战时期,是电影《地道战》中的经典配乐,有人回忆起小时候看这部电影的场景,感慨音乐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切换到了另一首作品——肖斯塔科维奇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这段音乐从7分27秒开始,屏幕上显示着“12155/23266”的简谱音符。它与《鬼子进村》完全不同,旋律宏大而深沉,是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围城战期间创作的。它不仅是音乐,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在战火中不屈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指挥家捷杰耶夫正带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奏这首交响巨作。这首曲子与《鬼子进村》虽然都与战争有关,但风格迥异,一个是民族抗战的缩影,一个是西方交响乐的巅峰之作。却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与文化。来自不同的时空,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它们不该被混淆,当然更不该被遗忘。</p>